我現在有個感覺,好像打著互聯網的旗幟,什么事都敢做,而且打著顛覆的旗號。
我覺得,一件事要能做成,首先是要合乎邏輯的。當然,合乎邏輯的事不一定能做成,但不合乎邏輯的事肯定做不成。
最近,我看了不少行業的B端,也發現B端隱藏著巨大的機會。一個B端電商的成功,一定是有價值的,我就從價值著手分析一下。
什么是B端?除了C端,都是B端。現在把所有的B端都叫B2B,我認為是有問題的。
一個完整的渠道鏈,大約有四個環節:廠家(F)→代理商(B)→零售(R)→消費者(C)。
所謂C端,就是所有目標都指向消費者(C)。
所謂B端,實際就是F、B、C三者的組合。組合模式并不多。
今天要說的是,各類B端電商,到底有什么樣的價值?
繞過代理商(B)的B2B有價值嗎?
繞過代理商有B2B,實際上是F2R。在藥品行業,我見過這類B端。
傳統藥品的渠道環節,是廠家→批發→零售→患者。省市縣都有藥品批發,藥品零售是診所、醫院、藥店。這是傳統線下渠道。
藥品F2R,就是平臺繞過各級藥品批發,直達零售。零售端在APP上下單,半天內迅速送達。由于藥品在國內有一些知名集散地,藥品F2R平臺迅速組織貨源,效率很高。
農藥行業我也見過F2R,比較典型的是農一網。但只適合做常規藥。
快消品行業也有F2R,比如京東新通路、阿里1688。
F2R的B端模式有沒有價值?我認為有。但是繞過了代理商環節,也就失去了推廣能力,特別是新品的推廣能力。代理商作為推廣商,是不能代理SKU過多的,而零售環節本身是不具備推廣能力的。
F2R模式,如果產品不依賴于平臺做推廣,我認為邏輯是成立的,也是有價值的。當然,如果都要求平臺做推廣,則另當別論。
繞過零售(R)的B2B有價值嗎?
有人可能會問,繞過零售還是B端嗎?因為零售的后端就是消費者了。在理論上講,這是對的。但是,在中國恰恰就有這么奇怪的事。
以農資和農牧行業為例,農資是農業生產資料。我們知道,在教科書上,生產資料是沒有零售的。但是,現在中國的農資和農牧其實是按消費品的模式在做營銷,所以是有零售環節的,這也是這兩個涉農行業的跨國公司,雖然技術力量了得,但仍然不適應中國市場的原因。
中國的涉農行業最近發生了很大變化,就是土地集中,養殖大戶多了,還原了農資和農牧的生產資料本質。但是,目前仍然處于過渡階段。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類B端電商,繞過農資和農牧的零售環節,直達農戶或養殖戶。這類電商,仍然可以視為B端電商,它的特征和邏輯都是B端邏輯。
也許未來中國涉農行業的零售端會消失,但目前繞過零售的B端仍然是有價值的,而且可能正是B端消失了零售環節。
不繞過任何渠道環節的B端有價值嗎?
在有些人眼中,電商就會省掉某個環節,否則不足以彰顯其價值,也無法節省毛利空間。我熟悉一家企業做電商,竟然比傳統還多了一個環節,最初我還積極參與了,利用O2O的模式還增加不少銷量。后來我發現,這種模式是有問題的,哪有電商還增加渠道環節的呢?
快消品行業的B2R模式,就沒有省掉任何環節。那么,這種B端有價值嗎?我認為有。
B2R平臺,它的第一個價值是訪銷,訪銷提高了效率,這是第一個價值;訪銷從程序上繞過了二批,這個價值比較低;B2R平臺,一定是眾多代理商共用平臺,如果沒有統倉統配,它的價值是大打折扣的,如果實行統倉統配則意義非凡。
B2R模式的B端,它的價值不是創造毛利空間,而是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約。
消滅二批的B2B有價值嗎?
說實話,我真沒有想到會有以消滅二批為基本出發點的B端,因為B端消滅二批只是“捎帶”做的事,根本沒有必要刻意去做。
既然有人做了,我就說說二批。
在深度分銷之前,二批正是一個分銷環節,還真不容易繞過去,真有一批靠二批為業的生意人。
深度分銷的目標,就是突破二批,直供終端。深度分銷成為趨勢后,以二批為業的生意人整體消失了。
現在,二批為什么再次出現了呢?一方面,現在人力成本高,深度分銷基本不做了;另一方面,現在的二批,多數是以零售為主,兼做二批。
二批最近受到重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受行業封頂,銷量下滑的影響,廠家和代理商坎級政策的力度加大,這給了二批大量吸收壓貨的機會,有些零售店二批拿貨比從代理商拿貨還便宜。
當二批的存在,不再是以二批為業,只是批零兼營的副業時,二批的毛利空間只是坎級政策的結果時,以消滅二批為目標的B端電商,我認為價值極低。
竄貨的B2B有價值嗎?
竄貨一度是B端的主流,我沒想到。厚顏直說自己是竄貨的B端,我更沒想到。但是,既然出現了竄貨B端,我就說說。
竄貨B端的出現,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目前廠家坎級政策太大了,極不合理。目前廠家的坎級政策,不僅二批回潮,而且是B端竄貨能夠泛濫的重要原因,但我認為這個過程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二是B端找不到突破口,只有拿低價竄貨吸引客源,做GMV。
GMV,這是C端帶來的邏輯。B端初期,風投也看GMV。但現在的風向變了,風投已經基本不看B端的GMV了,因為相對于C端的風投獲取,B端是批發,太容易了,也太容易做假了。
B端不看GMV了,坎級政策導致的竄貨又不長期支持低價,所以要有穩定的流量,補貼是必然的,也一定是不持久的。
竄貨本來就對渠道沒價值,竄貨B端又很難持久,我也就根本沒列入觀察對象,但作為一種現象,我還是要說一說。
--結束END--
投稿請發送至: 郵箱/tougao@2b.cn QQ/2799880133 微信/shawe_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