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晚間,韓、美兩國在爭奪“全球第一”的5G廝殺戰中,韓國比美國搶先一個小時,依托華為的幫助,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開通5G通用網絡的國家。人們終于打破了幻想,親身感受、體驗了5G的快感。但從目前的試用結果看,5G的處女秀似乎有點令人抓狂,普遍有信號不穩、頻繁斷網,連接不上的問題,也沒有實現“5G比4G網速快20倍”的目標。不過,任何新技術在剛剛推出時,問題是難以避免的,但隨著設施及資金的投入,未來,5G對人們生活的改變是可以預見的。
5G場景所帶來的不僅是網速的提升,還會將無線通信應用到更多的地方,讓許多之前停留在理論階段或者某些因為條件限制而剛起步的科技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虛擬現實等。今天,我們圍繞物流三大關鍵要素:車、人、貨展開構畫5G的出現將會對物流行業產生的改變。
我們熟悉的車聯網是以車內網、車載自組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依據特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傳輸標準,通過車與一切事物(V2X,車、路、行人、家以及互聯網等)之間的互聯互通,從而實現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車輛的智能化。
隨著5G的快速發展,5G移動通信網絡將融合大規模天線陣列、超密集組網、終端直通、認知無線電等先進技術,以更加靈活的體系結構解決多樣化應用場景中差異化性能帶來的挑戰。
未來,路網上將進行數字化信息化的改造,紅綠燈不僅發出人眼可見的信號燈,而且可以發出一個5G的無線信號,智能網聯汽車就可以通過傳感器接受這個無線的信號。
近幾年,關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風靡全球,快遞物流企業開始布局。然而,自動駕駛的發展過程始終伴隨著“安全風險大”的詬病,讓人對其產生了幾多擔憂。只有超快的速率和極低的時延才能保證無人駕駛的安全性,而5G的特性對無人駕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5G通信技術具備龐大的帶寬容量和接近零時延的特性,這讓無人駕駛走進現實。
因此,自動駕駛也被認為最具前景的5G應用。有數據預測,到2025年5G連接的汽車將達到5030萬輛,當前,已有不少企業推出5G自動駕駛應用方案,貨車的無人駕駛也將成為大勢所趨。
10億包裹時代的提前到來,對電商背后的物流運轉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但令人高興的是,由于智能科技在貨物掃碼、分類、運送等多個環節的應用,物流運轉的效率實現了大幅提升,消費者收包裹的體驗也逐步提升。
在當下的倉庫中,不僅有智能分揀機器人,而且越來越多的設備正接入網絡。目前,全球已有數十億的聯網終端,未來在5G海量連接能力的支持下,智能倉庫遲早迎來具有數萬億連接的世界。
5G網絡接入海量設備,也將為人工智能系統帶來豐富的數據資源,可以基于此訓練出更好的人工智能模型,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開啟萬物聯網的智能新時代。
聽聽大咖怎么說
面對“來勢洶洶”的5G將給物流業帶來哪些影響,蘇寧科技集團物流研發中心總經理陳堅認為,5G將給物流業帶來3個方面的影響:
一、低延時的網絡傳輸技術,讓物流運作相關的信息更迅捷地觸達設備端、作業端、管理端,讓端到端無縫地鏈接;
二、可能實現萬物互聯,這是物聯網技術的大跨越,更加全面的環境信息將被獲取,原本物流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現在則形成了更具應用價值的“數據鏈”;
三、海量信息的收集,結合更多、更廣、更及時的特點,使人工智能在物流領域有更多的切入點,真正讓技術賦能物流產業。
同樣的現象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秘書長劉建新看來則有不同的理解:
“從2G到3G再到4G時代”,我們見證了消費互聯網從PC電商向社交電商的爆發,傳統流量經濟向共享經濟的裂變,物流運轉高效率的轉移等,而這些所孕育商業的機會都將遠遠低于5G時代。由此可見,5G將為物流業帶來全方位、顛覆性的影響。
5G勢必為未來十年的全球鏈接提供更為堅實的基礎,萬物聯網是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