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在產業互聯網浪潮背景下,B2B作為實體經濟在轉型過程中所要經歷或者參與的一種重要商業模式,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動作,仍值得關注。
伴隨產業互聯網浪潮到來、數字經濟時代來臨,B2B作為一種平臺型商業模式正在助推著參與產業鏈中各企業的互聯網化轉型,與此同時,數字經濟的智慧內核正在不斷地升級現有平臺型B2B企業在降本、提效、擴市場的原有功能,使其在服務流通體系變革的同時,將效率、體驗、市占率的落地執行變得可衡量、可操作、可評判,最終,將這類平臺型模式的企業推向到生態型/服務型的商業模式陣營。
融資事件87起,同比增長31.8%,披露金額186.9億元,同比增長13.2%
圖1:2019上半年B2B行業獲投事件及金額情況
圖片來源:托比網
托比研究統計,2019上半年共有79家B2B企業獲得融資,較2018同期61家相比,增長29.5%;其中2019上半年共發生融資事件87起,較2018同期66起相比,增長31.8%。在87起事件中,共計披露融資金額約186.9億人民幣(其中不含18起未透露融資金額的獲投事件),較2018同期165.1億元(其中不含6起未透露融資金額的獲投事件)相比,增長13.2%。
進一步將2019上半年發生的88起融資事件分月統計發現:1月、4月、5月等三個月份企業融資事件較多,超過月度平均值15起,特別是5月份,單月就發生23起;另外,從已披露的月度融資金額來看,1月、3月、6月等月份的金額各遠遠高于月度融資金額均值31.15億元人民幣。
總體來講,1月份成為2019上半年B2B行業發生融資數量較多且融資金額最多月份,6月份成為融資數量最少但金額較多的月份,因為6月份雖有7家平臺企業發生融資,但歐冶云商20.2億元戰略融資、震坤行1.6億美元D輪融資的表現拉高了月度融資的表現,并成為上半年獲投融資額度中較高的企業。
表1:2019上半年融資金額TOP10企業的投融資情況(按披露時間排序)
圖表來源:托比網
生鮮供應鏈領域成為發生獲投事件最多的賽道,而吸金最多領域為物流賽道
上述79家企業,共分布在18個領域,其中農業、汽車、工業、建材、物流成為發生投融資事件最多的前五領域。
在農業領域中,包含餐飲食材供應鏈、生鮮配送、土地流轉、農產品交易等16家企業,其中餐飲食材供應鏈領域有一畝田、又樂商城、通贏天下、味之家、有醬料、餐北斗供應鏈等6家企業,生鮮供應鏈領域有果聯科技、四海漁倉、大希地、找牛網、龍蛋蛋、飛熊領鮮、九曳供應鏈、萊上菜等8家企業,土地流轉領域有來買地,農產品交易領域有超糧網;
汽車領域主要分為汽配、整車以及汽車后市場服務等9家企業,其中汽配領域有好汽配、三頭六臂、康眾汽配、和汽養車、巴圖魯等5家企業,整車領域有什馬出行、優車庫等2家企業,汽車后市場服務領域有車主邦、愛車小屋等2家企業;
在工業品領域中,包含工程機械、零部件、MRO等8家企業,其中工程機械領域有機械之家、掌握工程機械、眾能聯合、拓拉思等4家企業,零部件領域有海智在線、云工廠等2家企業,MRO領域有震坤行、萬千緊固件等2家企業;
在建材領域中,包含建材(家居)供應鏈、裝修供需服務等6家企業,其中建材家居供應鏈領域有亞美利加、中裝速配、眾家聯、賣到非洲網、掌上輔材等5家企業,裝修供需服務領域有工匯有活;
而物流領域中的獲投企業,其職能包含了車貨匹配、倉儲服務、與提供智慧軟件的供應鏈服務,共計有14家企業:運去哪、聚盟物流、卡行天下、壹米滴答、準時達、運個貨、地上鐵、億家速配、貨拉拉、唯捷城配、鴨嘴獸、易代儲、閃電倉、佰米職能。
如果比較各細分領域的融資金額,則排名前五分別是物流、汽車、鋼鐵、工業、快消領域,其中物流領域共計披露吸金額度達到75.71億元人民幣,成為上半年B2B領域中吸金最多的領域。
獲投企業地域分布依然集中北、上、廣等地,其中北京地區排名依然靠后
按照獲投企業的注冊地進行分類,筆者發現,今年上半年獲投企業中,共涉及了14個省份(含直轄市),其中有67.5%的企業位于上海、廣東、北京等地,僅上海地區以22家企業的數量排名第一,緊跟其后的廣東地區19家(深圳8家、廣州8家、東莞2家、珠海1家),但都遠高于北京地區12家數量。
另外根據省份所在行政地域顯示,它們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南地區,以及華中的湖南、湖北,華北的北京、天津,西南的成都等地。另外我們參考2016、2017年發布的投融資報告數據(具體報告見文末‘相關閱讀’), 并結合2018上半年數據,得出:自2017年以來北京地區B2B平臺獲得投融資數量開始出現下降趨勢,并延續至今。當然,北京、上海、廣東、浙江依然牢牢占據著B2B平臺獲投最多地域的美稱。
表2:2019上半年聚集在北、上、廣三地域內的融資企業名錄
圖表來源:托比網
行業輪次整體處于上升成長階段,但僅有少數企業輪次較高
在這79家獲投企業中,融資方式主要分為三類:風險投資的輪次融資、股權及債券融資、產業機構的戰略融資等。其中有3家企業(亞美利加、掌握工程機械、找包材)進行了無前輪次表現的‘戰略融資’,有1家企業(歐冶云商)進行了再次股權融資,有1家企業(上海漢威)進行了被收購,剩余74家企業的融資狀況,進行如下分類后,我們認為基本上可以代表目前B2B行業的投融資狀況。
B輪及以上(B輪系列、C輪系列、D輪系列)占比46%,A輪系列占比28.4%,A輪次之前占比25.7%,如果我們對比2017年度投融資數據(見文末相關閱讀)來看,行業經過近幾年發展,已經出現了一批相對來說商業模式還比較受到投資者較為認可的企業,行業輪次整體處于成長階段。當然,相比消費互聯網的一批企業的融資輪次及速度來講,還是有很大差距,但我們會認為這本身就是產業互聯網企業的融資特色和行業慢特征的原因,比如出現的一些由產業相關企業進行的戰略投資,這在消費互聯網領域也很少見。
如果我們將C輪系列、D輪系列的融資企業的所在領域進行歸類,發現這些企業分布在上述18個領域中的6個賽道,分別是物流、汽配、食材供應鏈、MRO、快消、醫藥領域。這些企業包括卡行天下(D輪之后的戰略融資)、康眾汽配(D+)、易久批(D+)、貨拉拉(D)、壹米滴答(D)、好汽配(D)、震坤行(D)、一畝田(C系列)、巴圖魯(C+)、九曳供應鏈(C+)、餐北斗供應鏈(C)、藥幫忙(C)、運去哪(C)。
但不管怎樣,C輪以上的企業數量只占到了17.6%的比例,在整個行業的發展中仍屬少數,而且在這些企業中,如果按照各企業的經營模式劃分,基本上沒有一家企業有著相似業務,一方面對于企業來講有著格局競爭力的優勢,但或許也表明,面對動輒千億、萬億級的產業賽道,行業內B2B企業的競爭對手卻過于太少,也不得不說明,整個行業的發展還需各友商共同營造產業互聯網的經營條件和交流進步。
關注B2B企業的投資機構較為分散,源碼資本、鐘鼎創投、紅杉資本中國成為投資量TOP3企業
統計顯示,87起投資事件中,共披露投資方有140余家,平均每起融資事件涉及投資方1.61家,而上半年出現的投資機構進行投資次數只發生一次的企業就占據了81.4%(114家),發生兩到三次投資事件的投資方有23家(20家兩次、3家三次),相對來講,投資次數在四到七次的機構成為了今年上半年最關注B2B領域的企業,而這些機構僅為三家:源碼資本、鐘鼎創投、紅杉資本中國。
表3:2019上半年關注B2B企業的TOP3機構及投資情況
圖表來源:托比網
注:本篇報告繼續沿用了托比研究院所使用的行業分類標準,并且文中統計在內的B2B企業均屬于交易型平臺商業模式,除了物流領域,因為我們在物流領域的統計中,涵蓋了提供軟件服務及車貨匹配兩種商業模式的TO B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