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最近水果的價格持續上漲,但水果消費的需求和市場始終在快速提升。墨西哥的牛油果、新西蘭奇異果、進口車厘子等口感美味、外觀靚麗的“洋水果大軍”正在躍上消費者的餐桌。
想要贏得市場份額,國內水果種植業必須要想辦法提升“質和量”的雙高標準。其中,海升集團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始終站在了整個行業的前列,非常值得學習。
海升集團一直是國內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的水果種植典范。這家創辦于1996年、早期以蘋果濃縮汁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十年前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蘋果濃縮汁生產商和供應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海升集團開始籌劃向鮮果種植領域轉型,目前已經在全國建立63個果蔬種植基地,總種植面積超過8萬畝,成功打造了單品類擴規模,多品類全產業鏈的多維度發展模式。
但隨著海升集團種植規模的快速擴大,隨著機械化、自動化以及物聯網的設備用的越來越多,海升集團發現,單純依靠EXCEL統計各條業務鏈數據、匯總工作已經遠遠不夠了,公司需要一套先進的信息化系統,解決信息流通、數據共享的問題,讓整體的經營分析更加準確清晰。
海升希望能夠構建一個農業大數據中臺,把不斷擴大的業務版圖內的各種業務數據,按統一的方式接入中臺系統,之后通過統一化的數據技術服務反哺業務,讓企業的各個業務都能夠共享同一套數據資產,從而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農業建設,這也成為了海升集團與阿里云的共識。
但農事數據的多樣化和復雜性遠超阿里云數據專家們的想象:在農業生產中,氣象、土壤、植物、農事操作、農業投入品、產出都是關鍵變量,都需要詳細記錄,特別是海升集團,多年來積累的這些農事數據是企業最為寶貴的數據資產,必須要深度融入農業大數據中臺。為了構建出優秀的農業大數據中臺,阿里云與海升集團反復推敲、嘗試、打磨、改進,最終將后者數據報表中的選種育種、育苗、選址建園、種植管理、農機管理、采后分選、倉配、物流、營銷等業務系統多源數據實現融合入庫,進入了農業大數據中臺的數據庫中。隨著數據中臺將海升集團的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統一整合,以及農業大數據中臺在云上的順利構建,海升集團完成了數據標準化和數據系統化上云。
隨著海升集團農業大數據中臺的成功建設,農業大腦的建設得以順利展開。
首先,與之前采用“田間收集,集中錄入,Excel承載”不同,基于農業大腦的數據管理功能,海升集團得以更為規范的進行數據錄入、表單管理工作,更為直觀的對匯總數據進行查看和進行GIS圖管理。田間工程師等一線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方便的手機端APP應用,直接錄入基礎信息、施肥、園藝、農機與農事、采后、用工、生物資產、農事環境、產量預估、建園、苗圃等方面的詳細信息。同時,通過與一線自動化、機械化設備的直接對接,多種數據可以直接通過數據管理功能進入農業大數據中臺,減少了手工錄入的錯誤、延遲等問題。
不僅如此,隨著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廣泛應用,農業大腦構建了全鏈路農業IoT數據傳感網,通過連通氣象站、土壤墑情儀、田間攝像頭、無人機和農機監控設備,農業大腦實現了農場全鏈路數據IoT設備采集和自動化上傳,種植作物得到了“全生命周期數據感知”的加持,進一步提高了田間數據的采集效率和準確率。其次,作為農業大腦重要組成部分的農事管理功能,囊括了種植業生產中的灌溉、施肥、植保、園藝管理四大主要工作,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展示農事作業分基地、地塊、品類、種植年份在四大農事作業方面的主要作業內容及變化趨勢。這就相當于為海升集團的田間工程師提供了一個“全局細顆粒度視角”的數據展現、對比和監控。
不僅如此,在構建農業大腦時,阿里云與海升集團同時在向“以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式輔助指導種植決策”的方向嘗試:首先,通過調用外部氣象數據接口,農業大腦的氣象預測功能每天可以實時獲得未來15天的氣溫、風力風向、降雨和相對濕度四大核心氣象數據。同時,提供過去10年當地的歷史氣溫、濕度、日照、風速等天氣數據,通過將預測數據與歷史數據的對比,田間工程師可以對未來的天氣情況作出更加準確的預判和及時應對。
其次,在方案管理功能中,由于可以在確定了作物物侯期之后,根據樹齡、樹種、樹木歷史施肥記錄、葉片檢測報告等多個維度篩選合適的歷史種植方案,農事管理幫助田間工程師挖掘出最優化的種植方案,結合田間工程師對肥料配方等方面項目的調整,即可生成建議的種植方案,這實際上構建了基于歷史數據和規格化的農事決策和預警引擎,對灌溉、施肥、施藥等農事操作給出初步的參考建議與種植方案,這一功能的實現為未來構建農事智能輔助決策引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阿里云移動農事管理應用和DATAV農事數據信息大屏
以農事管理為核心,阿里云與海升集團共同完成了農業大腦I期項目的建設,有效提高了海升集團農業種植的可視化、流程化水平,特別是通過農業大數據中臺,實現了數據的系統化上云,從而解決了長期困擾海升集團的數據整合與歷史數據整合問題,讓農業生產第一次有了一張清晰、準確、實時的“數字地圖”,而整個農業大腦I期項目上線應用,預估能夠幫助海升集團在種植生產中,每畝地生產成本將減少200元,總成本節省約2000萬元。
目前阿里云與海升集團已經開始了第二階段的合作:實現農業種植的機器智能決策,讓AI成為海升集團的田間工程師。未來,利用農業大數據中臺和農業大腦,海升集團的種植經驗、知識和決策體系,將可以成為一種可復制、可輸出的數字化產品和智能服務,除了傳統的在全國各地投資建設種植基地,對于想提高種植業水平的地方政府、種植企業,不僅可以從海升集團輸入優勢品種、種植基地的建設經驗、農業機械的使用與管理方法,還可以輸入包含了種植管理、農事操作、(基于農事智能輔助決策引擎)種植方案設計的農業大腦——海升集團將從單純的種植業企業,轉變為包含了現代化種植技術體系的種植業產業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成為國內乃至全球能夠對外賦能的種植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