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9年后,資本對平臺的態度逐漸降溫,這種轉變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平臺的發展前景?對石油石化電商平臺又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日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恒業資本創始合伙人、HCR慧辰資訊獨立董事江一。他有LP(有限合伙人)、GP(普通合伙人)、PE(私募基金)、VC(風險投資)的工作經歷,對資本在平臺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平臺上市的前景等都有深刻的理解。在他看來,資本在電商平臺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作用不同,當平臺發展到已形成一定交易規模的階段后,資本的作用相對有限,對于石油石化電商平臺的長期發展,除了與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相關外,主要核心的制約因素在創始團隊是否具有戰略前瞻性和執行力。
中國經濟時報:在平臺形成的過程中,從早期沖流量,到流量達到一定水平,再到后期形成一定的商業模式,這三個階段資本將分別發揮什么樣的作用,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江一:既然談到了平臺,那就跟大家還是把平臺的邏輯講清楚,發揮什么作用就一目了然了。“平臺是一種基于外部供應商和顧客之間的價值創造互動的商業模式”。在這個定義中,有幾個關鍵詞:外部供應商和顧客、價值創造、互動、商業模式。平臺涉及兩個主體:外部供應商(生產者)和顧客(消費者)。平臺將生產者和消費者連接起來,并能夠讓他們交換價值。
這三個階段,資本對第一階段的作用就是縮短平臺搭建和聚合流量的時間。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比較重要的影響就是規模效應重構成本結構和雙邊和多邊平臺的壁壘構建。其他的助力就不是太大了,主要還是靠創業團隊本身。
影響平臺發展的核心影響因素可以分兩條線來考慮,行業是供給創造需求,還是需求拉動供給?如果是供給創造需求,就要看看產能,如果是需求拉動供給,就要看行業發展的天花板,比如銷量與單價相乘后的基數、行業監管的情況,以及第三方的數據。具體來看,影響平臺發展的因素及其評價標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品牌效應:可以獲得更高的定價權和更低的銷售費用;規模效應:可以使得收入增速大于成本增速,這其中要考慮硬收規模上漲、邊際成本下降等因素;網絡效應:客戶數增長和遞減的邊際成本要優于同行業;轉化成本:復購率(NPS)是否高、石油擁有較低的營銷費用;產品成本:成本結構是否相比同行業有更高的毛利率、有更低的費用率;利潤率:關注壁壘不清晰時要避免過早追求利潤的短視。
中國經濟時報:石油石化電商平臺比鋼鐵電商平臺發展晚幾年,您如何看待這類電商平臺的發展前景,它的發展空間在哪里?制約因素有哪些?
江一:石油石化行業和鋼鐵一樣,都是大宗商品,技術革新、經濟周期、全球化這三大驅動力,是推動這類平臺發展浪潮的核心。制約因素主要還是創始團隊本身,是否具有戰略前瞻性和執行力,戰略思考當中最核心的是遠見。遠見是戰略判斷的前提和假設,是戰略前瞻性的基礎。從未來看現在的企業有戰略,從現在順著往前走的企業沒戰略。做事情前先想一下三五年以后產業格局會怎么演化,“以終為始”才是戰略思考。其實很多人都在講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我覺得,如果你沒到百億元自營規模,宏觀的影響其實你不用考慮,想太多了,環境面前人人都一樣。
中國經濟時報:包括石油石化電商平臺在內的一些電商平臺,將上市作為發展的目標,上市對于平臺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江一:上市對平臺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固定的融資渠道;得到更多的融資機會;獲得創業資本或持續發展資本募集資金以解決發展資金短缺;在行業內擴展或跨行業發展;增加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得到人才競爭的優勢;取得更多的“政策”優惠和競爭地位。
中國經濟時報:當前石油石化電商平臺多包含在上市公司的某一個板塊中,您認為未來出現獨立上市的電商將在什么時間節點上,要具備哪些條件?
江一:石油石化電商平臺中要出現獨立的上市公司應當具備三個標準,首先是經營方面:盈虧平衡;其次宏觀環境方面:融資寬松;再次財務方面:1-2年內能報材料是最好的,即1-2年能達科創板或NASDQ的上市標準的。
文章內圖片來源托比網及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