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沙發床、冰箱、微波爐等配置一應俱全,司機可通過智能車載終端享受影音娛樂、信息查詢、語音控制等極致科技體驗。
這是三一為個體司機量身定制的“智慧卡車”——三一重卡。
“卡車設計和制造上做到了高智能化,更是率先打破傳統規則,依靠互聯網優勢開創卡車生態新模式,從研發、銷售到服務,所有環節均依托互聯網進行。”三一重卡董事長梁林河說。
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三一供圖
三一重卡還能對近千家服務站進行星級管理,這是三一運用數字化創新的一個產物。
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國工業企業面臨的創新能力不足問題正日趨明顯,數字化轉型已到了一個關鍵時期。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巨頭,三一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再立潮頭,以此助推了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和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由“制造”邁向“智造”。
三一重工“18號廠房”,這個位于長沙的亞洲最大智能化制造車間,擁有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港口機械等多條裝配線,生產的每一臺機械設備,均配備有一個“黑匣子”--“SYMC控制器”,連接了設備上50個至200多個傳感器,專門采集設備運行的“大數據”,包括位置、運行軌跡、油壓、轉速等。
三一智能AI挖掘機。三一供圖
在三一重工企業控制中心,記者看到,由“黑匣子”采集的每一臺設備的實時位置和運行軌跡均在大屏上實時顯現,工作狀態通過三維動畫展現,甚至連泵車每節臂架的展開角度,都一清二楚。
大數據有多聰明?“它可以分析出哪節臂架最容易出問題,并提示設計、生產部門進行改進。”車間負責人說,目前,數字化工廠技術已在三一10多個業務單位得到應用,助推了生產模式的變革。
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表示,智能車間有利于將傳統制造業從人工作業、機械作業、單點的自動化向集成的自動化、數控化、智能化設備作業轉變,對于制造企業提升制造水平、加快轉型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目前,三一有20多萬臺在外設備,都嵌入自主研制的“黑匣子”,采集在外的設備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用于指導服務提升、研發創新以及市場銷售等環節。海量數據也形成了業內著名的三一“挖掘機指數”,為中國宏觀經濟發展走勢提供判斷依據。
搶抓工業互聯網發展機遇,三一還在國內建設首個本土化工業互聯網平臺——根云。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樹根互聯CEO賀東東說,“根云”平臺運用新興的數字技術,針對解決中國制造業企業在物聯網信息化建設中遭遇的資金不足、技術匱乏等痛點,協助企業更加迅速、更加方便實現智能制造的轉型。
目前,樹根互聯的“根云”平臺已是中國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服務覆蓋紡織機械、發電機組、農用機械、數據機床、3D打印等30多個細分行業,正逐步向700多個行業拓展。
三一重工“18號廠房”。 楊華峰 攝
有數據顯示,未來15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11.3萬億元。其中91%的企業計劃采用工業云,37%的上“云”企業希望加大預算,繼續用工業互聯網改造傳統制造業。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對研發、生產、運營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進行有效管理,優化運營、提升利潤,有著比全球工業領域更為迫切的需求。
在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看來,三一成功實現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就會變強、“翻身”,相反就會失敗、“翻船”。“數字化的應用讓制造業受益匪淺,三一重工的人工效率比過去提高了三倍。”
積極推進數字化等戰略,讓三一的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主導產品2018年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穩步提高;公司挖掘機產品整體市占率已經提升到22%以上。
當下,三一從高管到普通員工,都在如饑似渴地學習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知識。
“數字化將改變我們的商業經營模式,三一人掌握數字化技能,就像過去追求質量、服務等一樣追求數字化,讓三一變得更加強大,助推中國由制造大國向智造強國邁進。”梁穩根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