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行業資訊】
1.工信部印發《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電子元器件銷售總額達到21000億元;射頻濾波器、高速連接器、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點產品專利布局更加完善;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電子元器件企業,力爭15家企業營收規模突破100億元。實施重點市場應用推廣行動,在智能終端、5G、工業互聯網和數據中心、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行業推動電子元器件差異化應用。
2.深圳: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可參與投資境內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印發《深圳市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辦法》的通知。完善QFLP試點企業業務模式,允許外商投資股權投資管理企業發起設立或受托管理內資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允許內資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發起設立或受托管理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即明確可以采用“外管外”“外管內”“內管外”等多種形式。(證券時報)
3.GGV紀源資本宣布完成雙幣種新基金募集,總規模約200億元人民幣
此次募集的美元基金為 GGV Capital VIII (“Fund VIII”) ,共計14.64億美元;GGV Capital VIII Plus(“Fund VIII Plus”),共計 3.66億美元;GGV 啟航基金三期(“Discovery III”),共計 6.1億美元;以及GGV Capital VIII 創業者基金(“Entrepreneur VIII”) 8000萬美元。
此外,GGV人民幣二期基金即將完成最終關賬,該人民幣基金總募集規模約為34億人民幣。此次基金募集完成后,GGV紀源資本管理的基金總數增至17支,基金管理總規模增至約92億美元。據悉,隨著新基金的募集完成,GGV紀源資本將著重關注消費及新零售、企業服務及云、前沿科技、社交及互聯網服務四大領域。
4.UCloud優刻:預計2020年營業收入24億元到24.6億元,同比增長58.42%到62.39%
云計算科創板上市公司UCloud優刻得發布2020年業績預告稱,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4億元到24.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8.85億元到9.45億元,同比增長58.42%到62.39%。相較2019年全年增速(27.58%)增加30個百分點以上。
5.北京調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價格:120元/次降為80元/次
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官網消息,即日起,對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相關政策進行調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價格由120元/次降為80元/次,混合檢測價格也同步調整。(證券時報)
【國際資訊】
1.高通輸掉反壟斷官司,需向歐盟提供更多商業行為信息
據報道,高通公司今日在一場曠日持久的反壟斷案件中輸掉了一起上訟官司。在上訴之前,歐盟曾要求高通提供有關其商業行為的更多信息。
2015年7月,歐盟正式啟動兩項針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以評估高通是否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強迫消費者使用其芯片。2015年12月,歐盟正式指控高通利用其在手機芯片市場的主導地位打壓競爭對手。
2.Applied Industrial二季度營收下滑9.9%,達7.51億美元,利潤同比轉虧530萬美元
3.三星電子發布2020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三星第四季度營收為61.55萬億韓元(約合555.2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9.88萬億韓元增長2.78%;營業利潤為9.05萬億韓元(約合81.2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16萬億韓元增長26.35%。
【融資動態】按照融資金額排序
1.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提供商【滴滴自動駕駛】完成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
IDG資本領投,CPE、Paulson、中俄投資基金、國泰君安國際、建銀國際等投資機構跟投。與此同時,滴滴自動駕駛已啟動新一輪融資。加上此前2020年5月公開披露的軟銀愿景基金2期領投的超5億美元融資,滴滴自動駕駛公司已在一年內獲得超8億美金投資。
2.能源物聯網EIoT及能源新零售平臺【能鏈】獲1億美元戰略融資
招銀國際領投、洪泰基金旗下國調洪泰等跟投,老股東愉悅資本、蔚來資本繼續追加投資。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此前,能鏈已獲得多輪投資,股東包括中金資本、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青島全球財富中心、日照市財金投資集團等國資背景機構,以及小米集團、愉悅資本、蔚來資本、KIP中國等。
能鏈成立于2016年,總部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是一個能源物聯網EIoT及能源新零售平臺,覆蓋油、電、氫、氣多能源品類,目標是打通能源產業鏈上下游、數字化重構能源生態。
3.數字化工廠全棧式解決方案提供商【新核云】完成1.5億元B+輪融資
同創偉業和IDG資本領投,北極光創投跟投,致遠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資金重點用于產品模塊的研發和銷售渠道的拓展。2014 年成立以來,新核云致力于為離散型制造業提供數字化工廠全棧式解決方案,自始至終聚焦于汽車零部件、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金屬加工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服務,針對工廠在生產、計劃、訂單、采購、庫存、質量等核心業務場景,面向中型和集團型制造企業提供云 ERP+云 MES 產品,幫助企業客戶構建業務協同、數據治理及智能決策能力,為企業智能制造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