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很可能成為產業互聯網的政策元年,如何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給出了方向: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各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大量有關產業互聯網的政策,產業互聯網將迎來規模性的發展。
為更好的理解“十四五”國家產業互聯網政策,助力產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4月27日,托比網與京東科技集團聯合舉辦“產業數字化 數字產業化——‘十四五’國家產業互聯網政策小型研討會”。會議由托比網創始人劉寧波主持。
托比網創始人劉寧波主持會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員李廣乾受邀與會,重點解讀了“十四五”相關政策,他表示,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從2020年的7.8%上升到10%,數字經濟發展指標已經被納入“十四五”經濟發展主要目標。數字經濟的重點產業包括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產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員李廣乾作政策解讀
李廣乾認為,數字經濟諸多重要產業都有不同的業務場景和技術場景與產業互聯網交疊,表明產業互聯網有長足的發展空間。比如在云計算端,由于產業頭部企業越來越多參與交易平臺結算,或者主動搭建交易平臺,企業端內部ERP系統和外部交易平臺的數據交換采用混合云的模式實現可能更為有效;在大數據端,產業互聯網企業將越來越重視買賣雙方在平臺上各個環節的互動動作,通過更多的數據埋點采集數據,從而對業務場景和運營加以指導;比如區塊鏈,鏈主企業將區塊鏈引入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將便于幫助多層級的供應鏈保障更加順滑。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首席數據官劉暉在研討會上做《數智化如何推動供應鏈升級》主題演講。劉暉認為以智能供應鏈為代表的數智化供應鏈,將通過技術和數據手段重構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現代化,從而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國家新的增長極。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首席數據官劉暉分享演講
企業互聯網交易離不開企業支付與供應鏈金融支持,京東科技企業支付產品部副總經理郜曉東和京東科技集團企業金融產品部門王彩娥分別做了題為《產業互聯網下的企業支付》和《供應鏈金融服務產業數字化》的行業分享,并與會者深入交流,系統討論如何賦能產業數字化。
銅道聯合創始人歐陽格分享演講
銅道聯合創始人歐陽格作為特邀嘉賓,以銅道十多年的發展經歷,做了企業案例分享,就如何理解產業的線上化和價值,以及銅道在支付方面的嘗試進行精彩分享。銅道電商集團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專注大宗商品產業互聯網電商平臺的綜合服務商,為用戶提供商品交易、結算、資訊、供應鏈風控管理、數字云倉等服務。
研討會現場
托比網創始人劉寧波表示,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需要國家政策支持,對政策的了解將為企業發展提供方向。托比網作為專業性的第三方服務機構,未來將為行業提供更多的學習和交流機會。
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中化能源、華能智鏈、歐冶云商、浙商證券、震坤行、匯通達、綠智匯、脈鏈、賽鼎科技、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參會人數近百人。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