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豬年伊始,互聯網人還在竭力抵御2018殘留的寒冬氣息,但對于易保全創始人劉剛來說,2018卻是收獲頗豐的一年。
這一年,易保全推出保全鏈開放平臺,聯合公證處推出取證保2.0。同時,易保全亮相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入選中國創客50強,入圍工信部2018 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
易保全創始人劉剛
這一路的高歌猛進,離不開創始人劉剛的敏銳嗅覺和前瞻眼光。
2006年至2008年,劉剛擔任世紀互聯CDN事業部技術管理工作,參與部門組建與長期建設,在此累積了大量的技術實施和管理經驗。
2008年至2013年底,劉剛進入第三方支付行業,先后擔任易極付、易寶支付高管,在基礎系統建設、風控管理、數據保護等方面成為資深權威專家。
2014年,區塊鏈逐漸進入國內視野,劉剛敏銳地察覺到區塊鏈應用大有可為。劉剛表示:“未來的世界是數字化的世界,數據的客觀真實性是互聯網發展的基石,是重塑契約精神的助推劑,將電子數據固化為電子證據,才能夠公證客觀地還原數字世界的真實性,才能夠加速整個數字世界的健康發展。”
而這些,都可以區塊鏈來實現,同年4月,劉剛與博恩集團共同出資成立易保全電子數據保全中心,全面進行市場化運作,劉剛擔任CEO兼董事長,同時繼續深造,并獲得天津大學EMBA。
通過區塊鏈技術,易保全自研的“超級哈希摘要鏈”即保全鏈在易保全的兩大產品合同保和原創保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區塊鏈并非萬能,但是在某些領域,比如司法取證、存證,它卻能大大提升傳統行業的效率,降低操作成本。
傳統司法體系是線下的,法院、仲裁、公證等的業務都需要線下辦理。但是信息化的時代,線上化已經成為趨勢。而司法線上化,彼時還是無人試探。電子證據,是一個突破口。
但是相比于白紙黑字的實體信息,電子數據更容易被篡改,如何將電子數據確權、加密固定成電子證據,這成了關鍵問題。
由此,易保全確立了 “區塊鏈+司法+應用”的創新模式,并完成公證處對接,司法區塊鏈V1.0發布。
2015年,易保全對接司法鑒定中心,司法區塊鏈(混合區塊鏈)V2.0發布,通過“區塊鏈+司法+電子簽約”的模式,推出電子簽約領域的君子簽,業務發展至全國所有重要城市。
2016年,易保全與版權局對接,通過“區塊鏈+司法+知識產權保護”的模式,推出知識產權領域的微版權。
2017年,易保全與仲裁委員會對接,司法區塊鏈(保全鏈)V3.0發布, 推出互聯網智能仲裁系統——仲裁寶。
2018年,易保全推出智能催收領域的催大師以及保全鏈對外開放系統。在保全鏈對外開放系統的支持下,易保全“區塊鏈+司法+應用”的模式更加成熟。
保全鏈對外開放系統是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同時結合司法創新,構建的一個存證、增信、鑒真的區塊鏈平臺。
目前,與易保全保全鏈對外開放系統對接的有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仲裁委員會、版權局等司法機構,通過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哈希摘要將同步至各個節點,這樣一來,確保數據不可篡改的同時,更增加了數據的權威性。
劉剛表示:“保全鏈對外開放系統就是土壤,只有這片土壤肥沃了,才能孕育出一大片森林?!?/p>
截止目前,易保全研發的電子數據保全技術已獲得13項發明專利、27項軟件著作權、6項CNAS資格認證,保全數據已突破21億。
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炒幣、投機之外的區塊鏈的確有另一番應用時,“幣圈寒冬”之外的區塊鏈技術,正走向另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