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比網消息,工業機器人O2O平臺機器人在線(www.imrobotic.com)完成首輪融資,融資額度達到千萬級人民幣。本輪融資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進行,三家戰略投資者分別是上海民銖股權投資管理中心、徐州海倫哲專用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明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機器人在線創始人俞俊承對托比網記者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創立新互聯網項目、拓展銷售市場、壯大客服團隊,以強化工業機器人專業屬性發展需求,不斷提升競爭力,為后期戰略升級籌備完善的資源。”
據托比網記者了解,參與本輪投資洽談的不僅有眾多傳統資本圈的投資人,還有與機器人行業相關的其他眾多支持者,最終選定的三家公司都具有機器人行業背景。俞俊承表示:“資本圈給我們的條件很誘人,但我們更注重的是資源互補。這三家公司能在我們的后續互聯網產品升級和服務體系升級上提供強有力的行業資源。”
俞俊承從不認為自己只是在單純地做O2O,機器人在線能夠在早期吸引諸多資源型投資者進行合投,是因為模式有著無限的魅力。
俞俊承表示,機器人在線融資成功一方面得益于機器人市場整體上升推動,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推廣和品牌認知在各行業都有一定的認識,這樣的基礎讓平臺優勢得以發揮;另一方面,機器人在線對行業技術和發展方向的準確把握也是一大因素。
“在整個中國制造業機器換人的大潮中,我們依托多年的機器人行業從業經驗,結合傳媒與互聯網背景,打造了這樣一個以互聯網為傳播形式,以線下資源為依托的專業平臺”,俞俊承表示,工業機器人是高端生產的方向,推動著中國制造向智能化方面邁進,但其產品與服務都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這就決定了服務于機器人行業的互聯網平臺,要想在服務模式中不斷創新以符合市場需求,不僅需要深入地了解整個機器人行業的運營思想,同時也需要具備深厚的技術根基。
據了解,俞俊承最早就職于中國領先的B2B商務平臺慧聰網,2005年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機器人事業部。期間,俞俊承還留美兩年攻讀MBA。2013年俞俊承回國后,正逢互聯網電商市場進入2.0時代,在俞俊承看來,一邊是實現機器人產品供應鏈互聯網化和大數據化的時機已然成熟,一邊是國內沒有技術專業、符合行業需求的互聯網平臺與其相輔相成。在慧聰網與ABB機器人的從業經歷讓俞俊承敏銳地捕捉到了行業的細微變化,從而最終選擇了機器人行業作為切入口,創立了機器人在線,并將“互聯網+機器人”模式的運營平臺付諸實踐,開始了他的“助力中國智能制造”之路。
從2014年初“機器人在線”團隊核心成員僅為創始人俞俊承與聯合創始人顏陳峰二人,到2014年7月“機器人在線”平臺功能及產品開發基本確定,并上線第一版本的“機器人在線”,開始進入市場推廣階段,“機器人在線”把戰略重心放在了品牌市場推廣、市場營銷方面,同時兼顧平臺及產品功能的優化和完善。此時,“機器人在線”也基本確定了主要經營項目:機器人在線會員+企業站建設+微站建設/微信運營。
公開資料顯示,在這一時期內,“機器人在線”獲得了KUKA、Yaskawa、Kawasaki、OTC、UR、Hyundai、Adept、NACHI、Eroft、Fronius等機器人和設備廠商,以及德梅柯、遠榮機器人等眾多集成商和綠的諧波、KEBA等零部件廠商的認可,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俞俊承表示,這樣的成績不僅是建立在“機器人在線”優秀的互聯網技術開發能力上,更在于其擁有清晰的商業理念與模式、專業的行業認知與完善的平臺服務體驗。
“直至現在,縱觀整個機器人行業,但凡微信公眾號有上線‘微官網’的機器人公司,其微官網建站基本都出自‘機器人在線’,同時其微信公眾號也大多是‘機器人在線’代為運營。” 俞俊承表示,平臺在之前一年多的創業歷程中,在沒有融資的前提下,完成了網站架構的確立和商業模式的蛻變,并實現了自我造血的能力。“我們并沒有依靠融資 燒錢砸開市場,而是靠自己先在市場里摸索前行,走出一條合適的路,這樣的歷練過程也增強了我們整體團隊的適應能力與創新能力。”
在俞俊承看來,機器人行業的互聯網化并不像大眾消費品那么簡單,還會涉及到金融、品質控制、支付方式等細節,但他和他的團隊堅信,一切的阻礙都只是前進路上的墊腳石,他們終將覆傳統的工業機器人行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