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29日,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B2B行業分會指導,B2B行業專業媒體托比網主辦,騰訊企點、京東新通路、鋼銀電商、云鳥科技協辦的“第三屆中國B2B電子商務大會”在上海舉行。此次會議以“沉淀、價值、融合”為主題,旨在與B2B行業人共同回顧歷史并探討未來的發展方向。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上海鋼聯兼鋼銀電商董事長朱軍紅、阿里巴巴集團B2B副總裁劉菲、中商惠民董事長張一春、博恩科技董事長熊新翔、達晨創投合伙人傅忠紅等行業大咖、投資大咖參與了此次會議并發表了精彩演講。
以下是陳龍的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們公司叫做震坤行工業超市,我們做的是服務制造業零散小產品商,這幾年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也有一些體會,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我想我們是很簡單的兩件事:提升供應鏈效率,降低制造業成本。
我們一切做的事情都是圍繞這兩點開始的。關于到底怎么做這樣的產品,我們有很多糾結,我們的做法跟做大宗商品的朋友們思路不太一樣,我們基本的說法是要考慮一件事,產品的渠道價值。我認為不同的產品,產品的大小不同,金額不同,產品的渠道價值是不一樣的。
大宗產品渠道價值相對比較少,中間的渠道實際上是很難賺到錢的,這也是為什么做大宗產品的廠家毛利率特別低的原因,因為你的產品屬性決定了渠道價值特別低。但是一些小的產品,它是必須要經過渠道的,就像你家里買一瓶醬油,一瓶醋肯定要到超市去買,對一個工廠也是一樣的,對一個制造業也是一樣的,不可能賣零星的小東西,它也希望通過一個渠道,世界上最大的企業沃爾馬也是賣小東西,也存在這樣的市場,產品不同,渠道價值不同,我們選的這些小產品,我是認為越是小產品渠道價值越大,越是大產品渠道價值越低,也很難實現盈利。
在這方面小產品我們認為是怎么做比較合適呢?是自營超市型比較合適,你用撮合的方式客戶會很麻煩,你讓客戶在撮合的平臺上買一把螺絲刀找一個廠家,買不同的東西不同的廠家合同很多,這樣會很麻煩,他需要找一家反而是效率最高的,小產品我們認為用自營的超市的模式比較好的,效率是高的,成本是低的。另外企業比較大宗的產品,價格比較高的產品,我認為采用平臺入駐的方式,采用撮合的方式是比較合適的,這是關于撮合和自營的思考,提醒大家思考一下你做的產品的渠道價值到底怎么樣。
另外一點,我們這幾年的考慮,單純的互聯網建一個網站,對整個企業服務的價值并不高,實際上B2B的服務,更多的是一個強連接,我說強連接什么意思呢?我們的系統需要對客戶對接,如果客戶到你的網站下訂單,到你內部的訂單到你的網站輸入是很煩瑣的過程,我們的系統對接,包括內部的管理審批等等效率就高了很多,所以我認為是強連接,這是一種系統對接的方式。甚至另外針對一些小型的制造業,針對一些小的貿易公司,我們甚至可以給它提供免費的SaaS的軟件服務,這樣可以更方便,在連接的環節我認為是強連接的方式反而是效率更高的,從而實現價格透明,訂購方便快捷等。
第三點,我們在考慮怎么樣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效果,在提升供應鏈效率這一塊,我們有兩個做法。
第一個做法是什么呢?怎么利用好互聯網+傳感器+智能終端管理庫存。也就是說讓每個產品連上網,讓客戶做到它使用產品實現無人化倉儲管理,客戶的需求可以根據授權的人刷卡引用,實時在線的管理方式,這樣的方式效率更高。甚至可以做到整個產品徹底外包,自己不用管了,選擇好供應商就可以了,甚至不用下單的方式。另外在供應鏈這塊,效率提升方面,這是我們客戶自己做的成本的降低的例子,成本下降30%。在智能倉儲這塊做了工作以后,聯合部署管理或者是共享的物流倉儲的體系。什么意思呢?我們要不斷的思考整個供應鏈效率的提升,產品的多次搬運都能產生成本的提升,自己搞倉庫自己搞物流,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我的倉庫給他共享了,你不用建一個房子了,你來租一個床位你的成本極大的下降,這個下降最起碼打對折,共享倉儲的物流是提升工業供應鏈效率很大的方面。另外我們在各個區域建立我們的區域服務中心,我的區域服務中心干什么事呢,就近的客戶共享我的倉庫,就近的小型貿易公司可以共享我的倉庫,讓小型貿易公司做到零庫存,這是關于供應鏈效率提升這方面我們關于共享倉儲的思考。
另外一個思考是關于產品,我們前面有朋友說賺產品的差價是比較LOW的事,我認為做B2B這個行業,如果你不能賺產品差價,你是非常危險的,你怎么去盈利呢?
B2B企業你一定要實現產品的差價,并且要確保毛利率是逐漸提升的,隨著你規模的提升,毛利率是提升的,我們的同行美國有一家企業毛利率超過40%,這才叫真正的做B2B,才靠規模化的優勢,靠供應鏈的金融等等其他的手段都是輔助手段。產品的差價保持優勢才是根本。
關于產品我們也做了一些分類,這個分類有什么好處呢?我們知道從哪些產品上賺錢。服務也是一樣的,像超市一樣的,有一些產品是可樂型的產品,什么是可樂型的產品?就去超市買可樂一樣,很難賺錢的,另外一些產品是長尾型的產品,服務要求比較多,數量比較少,但是制造業這個產品有一個好處毛利率是比較高的。另外一個產品的類型,我給它起名叫阿爾迪型產品,是什么意思呢?德國的一個超市叫阿爾迪,它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產品質量超過沃爾馬,價格比它更低,因為品類更少,可樂型的產品只能做低價很難賺錢,但是我們真正盈利的地方是來源于阿爾迪型的產品,做了大量產品的簡化和優化,把SKU的數量減少形成量更大,導致采購成本更低,這樣采購產品的差價,這是我們在這一塊的思考,把阿爾迪型的產品作為重點發展才有可能盈利。
關于產品的簡化、優化包括數據化這一塊,我們經常談論數據,如果你這個產品沒有被編碼,沒有被數據化,你的統計的數據是很難統計的,你統計上數據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我們在這個行業做什么樣的工作呢?我們編了很多很多紅寶書,每一個產品的品類編成一個手冊,編上一個編碼,就像人的身分證號碼一樣,有了這些東西你連上互聯網以后就知道是什么東西了,統計的數據就有價值了,管理起來就方便了,同時也方便我們這個企業制造業和客戶來采購,他們的管理也變得方便了,這個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機制的一件事,這樣統計的數據也變得真正有價值,這是關于產品這一塊,圍繞產品的思考這么幾點。
另外我認為在中國服務制造業這一塊,線下的盈利需要大幅度的提升,中國在服務制造業這一塊,傳統的小型貿易公司的能力是遠遠近不足的,但是我們又不可能完全替代他們,所以我們存在一個什么樣的機會呢?大量的幫助小型的貿易公司提升它的IT能力,提升智能倉儲能力,提升變成一個能做工業超市的能力,這也是我們發展的機會。
所以我們做服務制造業,我們要做終端的工廠,小型的貿易公司要不要做呢?我認為也是要做的,一些優勢的小企業要合作,這些合作有什么好處?一是可以增加你的量,能增加你的量才有可能降低你的成本,在制造業里賺錢,貿易不虧就可以,制造業這塊毛利更高一些才能實現盈利,我們在這個環節怎么做呢?我們在各個區建立區服務中心,我們現在已經有30個左右了,這兩年加速了發展,同時也會逐漸有一些志同道合的貿易公司加盟到我們的體系里面來。當然線下的服務業包括技術支持,這個環節就不多講了。
前面的五點,我認為模式的很多事大家思考都可以互相交流,可以互相學習甚至都復制,但是我認為在互聯網時代,真正更需要思考的一件事就是團隊的管理問題,包括你企業的愿景和價值觀,怎么樣有一個徹底扁平化的組織,一個小團隊的組織,包括共同創業的團隊把夢想實現.
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