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資金回流市場,A股受此推動連續反彈了3天。與此同時,隨著股指反彈走高,前期套牢盤壓力增大,反彈持續性遭到質疑。部分底部獲利資金對突破上方阻力信心不足逢高離場,因此上周五最高上攻到高位遇阻回落。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市場并沒有出現有力度的殺跌,本周大盤可能會先抑后揚繼續向上反彈。短線震蕩正是調倉換股的大好時機,目前板塊個股走勢分化,對于不同類型的個股一定要區別對待。建議重點關注年報預增的中小盤成長股,在市場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中小市值個股更容易受到各路資金的炒作,是短線資金快速獲利的目標。
由硅谷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協會主辦的人工智能前沿峰會「AI Frontiers」,將于1月11日~12日在加利福尼亞圣克拉拉舉辦。峰會設置六大主題,涵蓋了人工智能的主要前沿方向:自動駕駛、語音人工助手、自然語言處理、物聯網、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框架。Google、微軟、Facebook、Amazon等人工智能前沿公司的頂級科學家將在峰會上分享他們在人工智能研究及應用上的最新成果,Google和Amazon團隊還將開展深度學習軟件的培訓課。
同時,去年12月29日到今年1月4日,神秘AI圍棋選手Master橫掃中日韓職業頂尖棋手,所向披靡,包括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國內棋圣聶衛平、古力九段等豪取60勝1和。1月4日晚,DeepMind確認Master就是AlphaGo升級版。
點評:技術進步的速度始料未及,2017年人工智能或從元年步變現之年。中泰證券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投資路徑有三條:(1)一條是做數據,走場景數據路線,側重積累源端大數據來為人工智能鋪路,上市公司如拓爾思、恒生電子、同花順等;(2)二是走深度學習算法路線,一般是嫁接在具備一定科學家的基礎上,如國內BAT依托人才優勢紛紛布局深度學習技術,第四范式打造的深度學習遷移平臺背后是以首席科學家楊強為代表的智囊團;(3)第三條路徑為布局計算機處理能力硬件支持端,如數據吞吐和處理較強或定制化的GPU、TPU、FPGA、ASIC芯片,代表公司英偉達、同方國芯、士蘭微,而這三者共同點皆為公司所屬于細分行業的龍頭。人工智能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細分行業具備數據、技術研發和場景入口優勢的龍頭個股:如語音領域中的科大訊飛;金融領域推薦金融科技領導者通聯數據、Kenso,消費金融開拓者康耐特;安防圖像領域中的東方網力;依托3D激光傳感的服務機器人巨星科技。
為進一步促進跨領域、跨產業、跨學科交流,推動形成有利于電動汽車發展的產業生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將于1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7)”。本次論壇主題是“提升核心技術、創新引領發展”。將圍繞電動汽車前沿技術與產業發展格局、培育有強大技術支撐能力的電動汽車全球化品牌、電動汽車市場變革與企業的戰略布局、產業發展的政策走勢進行兩天的交流。旨在通過此活動引導企業和社會更加關注技術創新,更加重視市場牽引,推動產業競爭力提升。
2016年12月30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在保持2016~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通過調整完善補貼方法、改進資金撥付方式、提高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門檻、建立健全監管體系等措施,重點提高了補貼的技術門檻,并適當下調了補貼標準。
點評:長城國瑞證券表示,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給行業帶來的影響以及儲能領域相關的投資機會。莫尼塔認為,長期來看依舊看好行業內技術能力領先的龍頭車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動態目錄、細化指標、懲罰制度等的建立將使“騙補”現象減少,規范行業的同時降低對于優質車企補貼的分流;其次,補貼的退坡將加大企業的成本壓力,這使具有規模效應的龍頭企業獲得更大競爭優勢;最后,補貼額度與技術掛鉤程度得到提高,這對具有研發創新優勢的龍頭車企無疑是一個利好。建議關注:比亞迪。
德國工業4.0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制造業的一項重要趨勢,“2017中國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國際峰會”將于1月12日至13日于北京舉行。論壇探討將智能制造作為“中國制造2025”主攻方向,抓住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通過高檔數字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和智能化生產建材,加快可穿戴產品、智能家電、服務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大力推進制造過程的智能化。
點評:東吳證券認為,盡管我國關鍵技術裝備獲積極進展,但仍面臨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裝備受制于人的問題,例如數控機床領域,高端控制中心CNC機床從日德進口。工業機器人領域,機器人本體和伺服,控制器已國產化,但減速機依然被日本的納博和哈默尼克壟斷,關鍵技術突破才能實現全方位智能制造。國海證券則表示,隨著《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出臺,未來有望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國家標準、試驗驗證平臺、公共服務平臺,這些平臺也將服務于標準的推廣。
日前騰訊和上海國際汽車城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借助各自優勢,在自動駕駛、高清地圖和汽車智能網聯標準制定等戰略性領域進行深層次合作,共同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商業化推廣應用。近來,包括美國、日本、中國等國家和地區都在進一步加快無人駕駛領域的布局。美國交通部此前便針對無人駕駛廠商發布指導意見書,無人駕駛法律法規的堅冰也逐漸消融,無人駕駛產業化有望駛入快車道。另外,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已經在這個市場取得很大進展,比如谷歌、蘋果、百度、微軟以及騰訊等。
點評:國海證券表示,隨著蘋果、谷歌為代表的IT巨頭加快無人駕駛的布局,無人駕駛有望加速實現。IT巨頭追求無人駕駛一步到位,以充分發揮其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和高精度地圖方面優勢;特斯拉則代表主流車企思路,以漸進化技術路徑盡快實現無人駕駛商業化。相較于傳統車企,以谷歌和百度為代表IT巨頭與主流車企在無人駕駛汽車方面合作則有更長遠著眼點。未來,無人駕駛汽車要實現高速無人駕駛和完全無人駕駛,特別是要適應復雜城市路況,通過高精度地圖實現線路規劃作用不可或缺,這也凸顯IT巨頭在此方面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