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的時代大背景下,傳統行業紛紛觸網已經變成了新常態。而鋼鐵行業更是在觸網的過程中,表現不俗。據了解,鋼鐵行業已經位居大宗商品B2B電商之首。行業滲透率甚至超過盤踞著阿里、京東兩大巨頭的零售消費品領域。點擊鼠標就能買到鋼材,讓鋼鐵的交易變得越來越簡單。
《2015~2016中國鋼鐵電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大大小小的鋼鐵電商平臺便已超過300家,在全國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企業總數中占比48%左右。其中,近兩年內新建與正在發力的鋼鐵電商平臺數量占到了57%。
短短數年的時間就讓鋼鐵電商走到了風口上,傳統的貿易模式迅速轉化為線上交易。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得益于2012年的鋼貿危機。這場金融危機導致信用瓦解,全行業一片蕭條,鋼企、經銷商、流通商不約而同地開始主動“觸網”,建立起各自的鋼鐵電商平臺。
在國內鋼鐵電商數量以井噴之勢發展的同時,但平臺參差不齊、魚龍混雜也廣遭詬病,只燒錢不賺錢似乎成為了這個行業的常態。眾多業內人士將此背后根本原因歸結為鋼鐵行業本身產能過剩。
2016年,對于鋼鐵平臺來說,也是一個豐收年。包括找鋼網、剛銀電商在內的多家平臺均報出盈利消息。但是這并非就能夠斷定2017年鋼鐵平臺會繼續保持一個很好的成績單。
超過300家鋼鐵電商擁擠入局讓行業競爭壓力不斷加大。這也讓鋼鐵電商業務已經從行情資訊、在線交易轉移到供應鏈金融、云倉儲等深層次業務上,新的競爭將是以秒計算,也將更加殘酷,如何在競爭白熱化的階段脫穎而出成了各家鋼鐵電商需要解決的問題。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認為,雖然整個行業的“燒錢期”并未過去,但至少有一點可以明確,鋼鐵電商的“行業邏輯”是可行的,這條路是走得通的。這樣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從鋼鐵平臺的交易量和滲透率來看,鋼鐵電商平臺前景的確巨大。
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鋼鐵電商交易量約為7500萬噸,交易額約為2000億元;2015年,這個數據則為13348萬噸和3011億元。2016年這個數據還在不斷擴大。而根據一份國海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鋼鐵電商的滲透率達到近19%,而有色、化工的電商滲透率均在5%以下。
鋼鐵電商的平臺快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有很直接的關系。標準化體系的搭建和IT的快速迭代大大提升了平臺的運營效率。平臺也從開始的發布行情資訊、在線交易轉移到供應鏈金融、云倉儲等深層次業務的打造上來,加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以及拓展可以盈利的業務點。
鋼鐵電商對于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的深度融合,顯然能夠為鋼鐵B2B的發展打下堅定的基石。鋼鐵電商平臺想要實現對產業的生態化整合,就要對海量數據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數據價值的挖掘是一個熱門話題,我們會保持對此高度關注,也不排斥任何合作。”郟燕萍如是說道。
盈利模式的打造每個公司都想得很遠,然而當下比較棘手的問題,在于當下信貸收緊的大背景下,信用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鋼鐵企業,如果只想要通過撮合交易而無法解決信用問題,顯然盈利并不具有可持續性的。
郟燕萍在接受采訪時相當坦誠,她表示信貸收緊問題是無法回避的,自2012年以來只有越來越緊,就算是行業比較好的2016年情況也沒有回轉?!拔覀冏龅囊皇翘岣哔Y金的效率,通過技術手段和定制化解決方案促進供應鏈體系優化,融資方式優化以及物流優化,從而使原來呆滯在各個環節的資金加速流動,進而減少整個鏈條的資金占用。二是通過對供應鏈核心環節的增信,吸引一些低成本資金進入?!?/p>
即便在信用問題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鋼鐵行業冗長的產業鏈也難以保證每家平臺都能夠盈利。
據了解,鋼鐵產業鏈包括信息、廣告、會員、交易、物流加工配送、金融、OEM等九個環節,只有通過電商平臺打通整個產業鏈各個環節,才能創造盈利。而且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平臺一定要有規模,沒有規模,也就沒有能力收費,很難做供應鏈。
2016年,正如其他的物流平臺,鋼鐵電商們也逐漸意識到,提供金融服務將為公司帶來不菲利潤。
鋼鐵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鋼材作為生命周期較長的基礎性產品,需要龐大的資金以保證其生產、流通和交易的順利進行。其次,在鋼鐵行業供應鏈上,除核心的鋼鐵生產企業外,其上下游還聚集著眾多關聯企業,當前經濟形勢下,這些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也都很大,對金融服務需求較為迫切,都對供應鏈金融服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顯然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