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時,我學的專業是網絡安全和無線傳感器方面的。在校期間,我就參與了很多項目的開發。比如用于成飛的 XX 飛機相關軟件,還有車牌識別和瞳孔識別相關的產品。因為參與這些政府和企業項目,讓我在學生時代就有機會了解很多行業和領域,不僅錘煉了我技術的成長,其實對我打開視野也很有裨益。
創業機會其實來的很偶然。 08 年的時候,老師帶領我們一個三人的項目組,幫一個企業做一個旅游類的軟件。開發快要完工的時候,這個公司因為種種原因,放棄了這個項目。但是作為軟件編寫者的我們,卻覺得這個產品很有價值。于是大家說,要不我們自己拿來運營一下?說干就干,我們又拉上了一個對市場比較有感覺的同學,就這么一起“創業”了。
當時我們用學校的服務器部署了軟件,這個產品的業務邏輯類似于早期的攜程,是把一些中小型酒店 BD 到網站上來,幫他們賣出去,我們提成。我們切入這個市場是比較早的,當時這種類型的業務還沒有什么競品。
最開始,我們的收費方式是,在銷售額中提成 5% 。但是一段時間的運營后,我們發現 BD 面臨很大的困境。商戶都不怎么愿意跟我們玩,這種類型的酒店利潤率本來就不高。我們花了一周時間走訪各個酒店老板,經過實際調研,改變了盈利策略。首先,把收費變成了免費,不收推廣費用和提成。其次,我們談成了一個 Deal ,比如幫酒店賣出三間夜,酒店可以送一間夜,并且由我們自主網站定價,賣出來的差額算我們的收入。這樣的方式一推出, 70% 的老板就都很順利的接受了。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做增量,沒有成本,而且大部分酒店都不會經常客滿,他們覺得空著也是空著,拿出來贈送也沒有損失。
把商戶端的問題解決了之后,我們就開始攻堅推廣這一塊。當時也沒別的辦法和資源,我們三個人就通宵去各種論壇發帖灌水。大概兩周之后,看到了初步的成效,學校周邊有個小旅館就打電話給我,說有人通過我們定過房間。大概又過了半個月,單量就有明顯的起色了。一年之后,我們在小圈子里有了一定的口碑。
等到我快畢業的時候,我們創業的旅游網站的流水已經很穩定了,也不需要牽扯很多精力。這時候,我們面臨是找工作還是繼續運營這個網站的抉擇。
雖然網站業務已經走上軌道,但是因為畢竟沒有經歷過面試找工作這個過程,還是有好奇心和好勝心,于是我們也去面試了。結果四個人都找到了很不錯的公司,我拿到了阿里巴巴的 offer 。于是我們幾個商量,先去大公司鍛煉學習一下,過半年再重新投入到創業中。
但事實跟我們想的不一樣,一進入公司,各自在自己的領域里越做越深,也就不思歸去了。可能最開始每周都討論一下旅游網站的創業項目,但是后面越來越少,最后我們都沒有回去再做這個網站,把這個事情無限期的放下了。這個事情其實給后來做投資的我一個提醒,創業一定不能是 part time 的,一定是全情投入的。
我在阿里一做五年,都圍繞著產品,我覺得那五年也是業界產品經理氛圍最濃厚的時候,每個周末都有機會參加各種產品沙龍和學習,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就這么努力了五年,直到 2014 年開始接觸了投資,又打開了新的視角,后來就跨入了投資領域。
剛進入投資行業的時候,我認為這是時間比較自由,比較輕松的一個行業。但用不了多久,我就發現這是一個高體力強度,高項目密度的行業。
在紅杉滿兩年的時候,我回顧了一下,發現自己第一年看了八百個項目,第二年看了一千個項目。
轉行做投資的第一年,我覺得雖然看了許多業務,了解了一些行業,但是我還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投資邏輯。所以我開始去理自己做過看過的項目,進行分析和挖掘,并畫出一張規律圖。
2009-2010年,需求和供給彼此還不充分對稱的時候,是電商發展的一個巨大機會,淘寶和其他電商平臺得以爆發。
2012年電商發展起來后,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和移動社交興起。
2013年,一個是基于移動設備可以將電商和線下業務結合起來,二是人們需要更多樣的社交氛圍和場景, O2O 迎來風口。
2015年,C端業務成熟起來之后, B 端成了短板,所以是企業服務的風口。
2016 年,類似雙 11 這樣的大型線上活動達到巨大的規模,沒有一個平臺可以說自己的可伸縮性能滿足全網的服務器需求,所以有了云計算的機會。
17 年,人工智能是熱門。
我認為在這一輪又一輪的風口下,有內在的邏輯。在這些風口下,也都出來了一些不錯的獨角獸公司。縱觀現在大多數的現象級的公司,也都是在當時屬于它的風口下爆發出來的。所以,可以說把握風口,才能成就獨角獸。我在選擇投資某個行業的時候,我會去關注當時的風口。
第一個:好的 CEO 都是他們所在行業里的專家。這樣,他才會對這個行業內在的運行邏輯,上下游,都有深刻的認識。
第二個,這個公司的融資能力。CEO 或者管理層對融資節奏,上市計劃,里程設置都有一個比較好的安排。融資的節奏把握得好,比較穩步的擴大公司規模,在規模上形成一定的壁壘,并且降低成本。
第三個,這個公司數據分析和運用的能力。當發現 CEO 對數據比較重視,有專門的團隊在做數據分析,他本人對數據也非常關注,他會對成本,收入,銷售細節的數據都掌握的非常好。
第四個, CEO 講故事的水平。好 CEO 能把故事講的非常生動,前因后果講清楚,并且對未來,對市場,對機會都能講的非常有邏輯。
第五個,CEO 善于設定目標,并且善于根據目標設定激勵,能把團隊聚攏在目標下,自驅動的向目標努力。
我堅信,一個好的公司,能給用戶提供價值,能改變它所在的領域,能帶動周邊生態。
下一個風口在哪?
B 端服務的升級,會帶來新的機會。企業服務,垂直類業務(汽車,醫療),大數據,制造端智能化,安全領域……都是比較有機會的領域。
應屆生能不能做投資行業?
可以。對應屆生來說,劣勢是對行業,對投資本身的不熟悉,優勢是學習能力強。,其實投資本來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需要把一個行業里所有的公司,上下游,供應鏈都進行一次摸底,才能在比較全面的信息下做分析。
現在是企業服務市場的寒冬嗎?
我認為現在還有很多機會。因為還有很多需求是微軟, IBM , Oracle 和 SAP 等這一批公司服務能力無法來滿足的,比如新型互聯網公司和傳統公司的互聯網業務。而且這些公司的服務價格非常高。對于國內中型企業和新型互聯網企業難以接受,是一個比較大的機會。
沒有融資經驗,怎么做融資計劃書。
融資計劃書也不一定有定式。它其實只需要包含這些本質的內容:你的業務是什么,你的業務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你這個領域的空間有多大,你的強項是什么,你準備怎么做,你要多少錢。當然如果對一些問題沒有想清楚,也可以找 SA 去幫助你梳理。
從產品到投資,你是怎么實現這么大的跨越的?
其實,我沒覺得自己經歷了一個很大的跨越,我做產品的時候就接觸了很多商業模式,行業,業務,客戶,這對我以后做投資都是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