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日前宋華教授在參加金融科技峰會上的主題演講。
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參加這個會議,也非常感謝主辦方和承辦方組織了如此好的會議。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話題,就是共同進化的產融生態服務平臺。供應鏈金融,最近這幾年獲得了所有實業界各行各業的高度關注,但是我們談供應鏈金融的時候,我想還是要談一個最基本的話題,就是我們如何看待供應鏈金融。
所有的微觀金融無外乎是一座天平,天平的底座一定是風險控制,因為金融的本質就是信用與風險控制,脫離了這個最基本的東西所有的金融都不存在。而支撐這個風險控制的關鍵又在哪里呢,而在天平的梁,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息。因為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主體,任何一個要素的信息缺失,它就馬上會產生風險。正是因為這個信息的把握才能支撐出風險控制最核心的柱,這個柱就是金融的信用。天平的兩端,一端是資金,一端是資產。
今天隨著中國科技進一步的發展,我們資金籌集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點沒有錯,這也是前幾年互聯網金融的一個特征,但是在今天的中國,我們稀缺的不是資金,而是缺優質資產。所以我經常講互聯網金融,我個人有一點說得不對,我認為大部分做互聯網金融,在今天都是騙人的,因為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資產支撐,這個金融一定要出問題。而供應鏈金融最本質的思想,首先要有優質資產,我有好一套供應鏈,一套好的產業作為基礎,我再去對接資金,這就是今天的供應鏈金融。所以供應鏈金融和以往的金融不一樣,沒有產業基礎,供應鏈金融就是空殼。
怎么樣做好做實供應鏈金融,今天想說一個話題,就是三個三。做好供應鏈金融的企業,第一要有三種境界,第二要落實三個路徑,第三要防范三個風險。
第一個三就是要有三種境界,做供應鏈金融的一定要打造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既是我的,也是你的。
做供應鏈金融首先要有這樣的精神,一個是目標不一樣,通過我們的供應鏈打造供應鏈金融,來解決上下游企業的資金問題,穩定交易關系。這是第一層境界達到的目標。而這個目標要實現落腳點在哪里,就是業務上要協調上下游的運營,要產生協同,沒有協同就不可能有供應鏈金融。
第二個在信息上面也發生了改變,就是要強調B2B的信息互聯,今天如果信息互聯不能聯上,供應鏈金融純粹是胡說八道,所以一定是強調信息互聯,技術部分的整合。當然它可能產生的風險是面上的風險。我舉一個例子,海爾和日日順物流跟中信銀行的供應鏈金融問題,它解決了中小經銷商的問題。消費者說供應方這方好做,但是經銷商這方特別難做,因為大部分的經銷商是輕資產的,再加上規模相對小,資產實力不夠。
海爾公司之所以聚焦供應鏈金融,人單合一,是因為智慧工廠直接面對經銷商,可問題是海爾的資金要求、財務要求非常的規范,它要求經銷商要事先打錢,如果不打資金,就沒有交易。這既不利于海爾也不利于經銷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開拓創新的所謂的貨押模式。
目前這個對于經銷商的融資已經做到年化4,大大降低了經銷商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海爾實現人單合一。當然我有一次跟他們講,如果銀行做得好,我們最后才可以做到零利率,就是將經銷商進一步的篩選,在優選的經銷商中利用銀行。這是第一個境界,就是信息的互聯,所有經銷商日常競銷的數據,它的庫存狀態銀行都可以分享,而且銀行本身也要作出調整。如果沒有這樣的協同和信息的共享是做不到的,換句話說今天的供應鏈金融第一個境界一定是所有信息互聯,如果不在線,問題就出來了。如果要做到這個境界,我客觀認為國內的商業銀行需要改革。
今天的商業銀行在供應鏈金融面前有一點落寞。為什么落寞,因為今天的體制要改革,現在銀行最大的體制問題,就是征信標準要改。因為銀行一般征信的時候,要交二三十項材料,經銷商哪來這么多完整材料給你,很多經銷商連完整的財務報表都沒有。還有一個問題,銀行本身的體制問題。第三個問題,就是數據,今天銀行就是要求企業實時給它推送數據,真正懂數據的又是支行,想要的數據人拿不到數據,不懂數據的人拿了一堆數據。如果不改革很難解決這些問題。
第二個境界,我稱之為是我的是你的,你的更是你的。我經常講今天做供應鏈金融開始出現一個危險的趨向,把人家的貿易和物流搶過來,你動人家的耐勞,人家就革你的命。第二層境界的目標就是要降低產業的交易成本,要建立協同專業化,這是第二個境界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方面。
怎樣協同專業化,同樣也是如下幾個方面:
一個是業務上協調所有的相關方產業的利益協同。
二是信息不再是B2B的產業互聯,這是支撐不了第二個目標,必須要強調多方信息的連通,要建立產業云。當然這時候的風險已經不再是上下游的面上風險,而是網絡風險。這是我們將來中國做供應鏈金融第二個境界。當然今天也有很多企業試圖做這個目標,比如我舉一個例子,廣東的怡亞通,同樣是做流通,他做品牌跨界這塊一直到實業的門店,我們的很多產品,特別是到一二線城市沒有問題,但是到四五線的時候就很困難的。這里面涵蓋了經銷、金融、增值服務,這就試圖往第二個境界發展,非常欣喜的可以看到剛才說的樂商也正在走這一步。
第三個境界,這是最高的一種境界。通俗的表現是我們的,也是大家的。要重構產業競爭力,實現產業有序可持續的發展。這就是是我們的,也是大家的。
要做到這一點,要實現什么?
第一,在業務上要實現政府企業行業相融合的產業,這樣才能發展。我們今天供應鏈金融很大的約束是在我們的制度和政策,所以我經常講一句話,不要說去中心化,現在中國協同中心化都很難做到,海關有相關的數據,稅務有稅務的數據,商檢有商檢的數據,每個部門都把數據抱在手里,很難去中心化。
第二是要建立產業云、政務云以及私有云有效結合的綜合平臺,包括了體系風險和體制風險。當然今天也看到一些企業正在試圖重構產業,比如阿里的農村淘寶,農村產業整個的建構。包括農業合作組織的建立,農產品的預先定單,包括農具的采購融資等等,這才是一整套的東西,才分散原來小農的生產方式。這是重構產業的一種做法。第一個話題就是今天的供應鏈金融,第一就是要逐漸實現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顯然很不容易。
第二個,怎樣實現這三種境界,要落實三種路徑。
第一個路徑,就是今天的基本功要實現O2O,就是智能化。
線上線下的概念是什么,要夯實供應鏈基礎。
一個是人力,所有的鞋服類生產企業、客戶,所有過程的人力怎樣有效的組成,人力表現在哪里,我怎么組織。
二是需求端,您怎樣準確的抓住客戶的需求。
三是客戶關系。不同類型的客戶所關注的價值需要我們用什么樣的業務方式連接它。
當然還有供應商采購與關系管理,服務關系管理,現金流管理,這是供應鏈管理最基本的六大流程,而這六大流程是線上的。線下也有六大流程,一個是交易信息,物流信息,資金信息,信用信息管理,知識信息管理,環境信息管理。產業鏈不同的變化對風險影響是不同的,曾經有人問我,什么樣的行業能做供應鏈金融,什么樣的行業不能做供應鏈金融,這個話我說不出來。大概的原則就是一定是具有長尾需求,如果是詳細的業務就沒有辦法做供應鏈金融,因為本身市場的價值很難實現。這就是我們所講的環境的信息也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打造線上線下六大流程的融合,如果這六大流程融合了,我們的供應鏈不會有盲區,我稱之為是數字供應鏈。
第二個路徑,建立服務化。
我們要知道在掌握試圖架構的時候要掌握服務化。我們認為所有的行業中一定有架構,一定是產業重現,比如我做手機的,還有我是做鞋服,還有做機械設備的,這只是一種產業表現,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供應鏈金融是要抓住后面三者,一個是服務模塊,二是要把握業務流程。
供應鏈金融,一般會在什么地方有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存在。一個是時間上的錯配,收入是有季節的,但是有些加工企業使用是長年的,這就是時間錯配的問題。二是地點上的錯配。比如說情況放在農村就會產生地域上的錯配。三是要素上的錯配。比如整個供應鏈的環境中可能會出現要素上的錯配,比如某個資產要素不匹配,比如冷鏈,就是大量要素的錯配。當然還有資金和庫存的錯配,只有將這些錯配的理念搞明白才可以做好。通過剛才講的業務邏輯遠遠正成數據,用數據支撐信用,用信用最好引導出服務化。
第三個路徑,就是基于虛擬產業集成的協同化。
實際上今天供應鏈金融能做得起來,一定是要將分散的組織協同。供應鏈金融不是對大企業,大企業不需要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是對中小小微企業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千萬不要認為所有的中小和小微企業都是我們融資的對象,不可能。去年我在一個會議上說,世界上該死的人永遠該死,千萬不要伸出上帝的仁慈之手,可能沒等你伸出手,你就已經死了。什么人是需要我們協同,一定是“三無”“三有”的企業。這個企業一定是無資金,二是無強大的資產,三是無強大的數據。“三有”,一是有技術,二有訂單,三有抱負,清晰的商業模式,這種人是需要協同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一定借用信息化的技術建立虛擬的產業集群。這也是我們需要落地的第三個很重要的路徑。
第三個三,就是要防范三種風險。供應鏈金融走到今天,前兩年大家不太關注供應鏈金融的時候,供應鏈金融很好,做得很扎實,但是隨著最近供應鏈金融形成熱潮之后,我已經感到深深的擔憂。因為我最近發一些微博文章的時候發表了一些對供應鏈金融淡淡的憂傷,因為今天蝦子、魚、烏龜、王八等什么都在做供應鏈金融,這是最可怕的。
搞壞了供應鏈金融三種做法是什么,一種是欺詐式的供應鏈金融,我們的金融機構,我們的企業做供應鏈金融,一定要防范合作伙伴中這種人的存在。這種欺詐式表現為什么,今天重點防范的為套利、套匯、套稅。我們必須利用金融科技夯實我們的基礎。
二是欺凌式的供應鏈金融。現在有些大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流氓,伴隨今天供應鏈金融的熱浪之后,我已經看到今天很多大企業在在進一步占據供應商的資金,占完之后就說可以給你資金,這就是徹頭徹尾的流氓。
供應鏈金融有一個衡量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利率,銀行收你的利率到底是多少的。我當時去俄羅斯的時候問過什么樣的利率是合理的,我有一個標準,在這個行業中,在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條件下能夠承受的基本利率是什么?我從來不認為銀行講的四分以上的高利貸,如果我這個行業中維持正常經營條件下,我的利率是一分,如果這個做不到,我都不認為是做供應鏈金融。你們都是利用企業的困難在欺凌。
第三種防范的風險就是欺瞞式的供應鏈金融。畢竟互聯起來了,在這個基礎上有些人就會應用信息不對稱玩假。這個現象很典型,最近這段時間我發現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現象,向銀行融資后再向企業融資,這就是利用金融的不規范,比如不規范的P2P,不規范的小貸公司,通過這個多方借貸,這就是典型的欺瞞式的供應鏈金融。所以必須要防范這三類風險。
最后總結一下,實際上供應鏈金融做好,關鍵是要實現三個“鏈”。一個共贏鏈,如果所有產業不能在你的平臺上實現共贏,共同盈利,供應鏈金融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是最基本的前提。第二個是共營鏈,換句話就是要產生協同,產生信息的協同,這些東西如果不做到很難做到供應鏈金融。當然最后一個是供應鏈共贏鏈,大家都得有輸贏,大家都可以通過供應鏈金融發展。這是今天供應鏈金融的三個核心。
而要做到這三個核心一定要注重風險控制。我把風險控制概括為六化,這是今天做供應鏈金融必須要牢記的原則。
一是業務閉合化,不閉合的業務很難控制風險。
二是交易信息化。
三是收入自償化。這就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包括商品的準入等等。
四是管理垂直化。交易管理與物流管理相結合,我們所的供應鏈金融的審批和供應鏈金融的執行是分開的,還有公司的管理和巡查。
五是風險結構化。目前的供應鏈金融不可能沒有風險,所以必須要用各種手段化解風險,化解風險時必然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風險化解的組合。我們怎么組合,不同的業務組合方法不一樣。還有這個組合中的優先,如果今天做一個供應鏈金融業務,所有的風險都已經不存在,現在只剩下一個手段,就是保險。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你基本上死定了。如果你最后一道環節是保險,你會死無葬身之地。
六是聲譽資產化。如果這些都能夠做好,那供應鏈金融就可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