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29日,第四屆中國B2B電子商務大會暨寧波首屆產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于寧波舉行。此次會議主題為“破壁、淬火、創變”,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B2B行業分會提供戰略指導,寧波市經信委、寧波市商務委、寧波市口岸打私辦、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托比網承辦,云啟資本創始合伙人毛丞宇、易久批創始人王朝成、聯動支付行業應用中心總經理霍偉、e簽寶聯合創始人張晉、找油網CEO呂健、云鳥科技創始人韓毅、康眾汽配總裁商寶國、銅道聯合創始人歐陽格以及托比網分析師張旭寧等行業先鋒參與了此次論壇并發表了精彩演講。
以下為托比網分析師張旭寧的演講實錄: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也很榮幸有機會和大家共同解讀2017中國B2B行業發展報告。
這次報告在寫作的過程中繼續延用了2015、2016年的整體框架,包含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行業交易與營收規模、行業的創投狀況、從業人員表現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等。另外,今年的報告正式推出了B2B行業發展曲線,我們希望通過曲線的呈現,幫助行業人、投資人更清楚的認清當下和預判未來。
可以看到在過去五年,中國GDP增速已經從7%放緩到6%左右,并且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節能環保政策的不斷落地和深入推進,中國經濟增速將繼續保持在中高速發展階段,預計2017全年GDP增速在6.5%左右。與GDP增速相對應的是,中國電商市場的增速依然保持強勁勢頭。同樣在過去五年,中國電商市場的整體增速維穩在20%以上,而且有70%的增速是由B2B市場來貢獻的,預計2017全年B2B市場交易規模將會達到19萬億元人民幣,其增速將會首次超過中國電商市場整體增速,跑贏中國GDP增速四倍左右。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我們有信心繼續看好中國B2B市場將會出現的高速增長狀態呢?
這里面有三點:第一,國家層面的支持。包括產業園政策的繼續落地、中國制造2025體系的完善、供應鏈文件的下發以及國企混改的示范效應等等;第二,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自2015年開始,貢獻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已經從第二產業轉換成了第三產業,其中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增速顯著提升,消費互聯網經濟已經徹底滲透到產業互聯網中,生產性服務業正越來越受到各類市場的重視;第三,B2B商業模式固有的“降本、提效、擴市場”的價值正在產業互聯網浪潮中不斷受到重視和驗證成功,無論是國家層面的百萬企業上云工程的開展還是二級市場上以上海鋼聯為代表的鋼鐵電商業的連續盈利及營收規模不斷擴大的利好消息都正在標志著一種新經濟時代的到來。
正是基于以上幾點原因,我們會繼續看好B2B商業模式。
另外我們通過上圖可以看到,整個B2B市場的營收規模將在今年會有突破性增長,達到2519億元人民幣左右,而且增速會企穩回升到42.1%,超過2016年12個百分點。
我們認為今年B2B行業的營收之所以出現大幅上漲主要得益于三點:
第一,傳統企業內部開始孵化和搭建B2B平臺, 比如說今年七月份央企電商聯盟的成立,一批優秀的B2B企業如國網商城、歐冶云商等會直接提升B2B市場的整體營收;第二,托比研究統計的樣本量增加,加入了快塑網、化塑匯、中農網等平臺的營收數據;第三,B2B上市公司的企業營收也有了高幅度增長。比如說上海鋼聯在2016年營收是412.79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就達到了516.90億元,我們預計今年會達到689.20億元,同比增速會在67%左右。同樣歐冶云商、阿里巴巴B2B、慧聰網各B2B上市公司根據最新財報的數據來看,營收都將有大幅度增長。
接下來我們進入B2B的創投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B2B市場的獲投事件依然延續自2015年起就發生的下降趨勢,而且下降幅度并未放緩,2016年增速下降是8.3%,今年我們預計獲投事件起數的下降速度是8.5%。但從近兩年獲投金額上來講,卻出現了大幅度上升,2016年達到了170億元,比2015年增加54億元,2017年預計達到197億元,比2016年增加26億元左右。這種現象表明,目前資本在投入B2B市場時會更加理性,細分行業部分已獲得大額融資的企業將繼續獲投。圖片的右邊是托比研究整理的今年關注B2B行業較為密切的前十大投資機構,他們依次分別為經緯中國、鐘鼎創投、源碼資本、普洛斯、成為資本、君上資本、DCM中國、復星集團、達晨創投、創新工場等,覆蓋領域包括汽車、物流、工業、建材、醫藥、紡服等行業。
我們進一步把目光聚焦在2016/2017年獲投B2B平臺的融資輪次分布上。為方便統一比較,我們把平臺的獲投輪次進行了前期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的劃分。其中前期階段包括種子輪到A+輪,成長階段包括Pre-B到D輪,成熟階段包括E輪、戰略投資、并購及上市等。通過統計發現,今年獲投的B2B企業中,輪次分布上前期階段仍是主體,占比約為60%,但是與2016年輪次分布比對發現,2017年的成長階段、成熟階段皆有上升跡象。這種現象表明,雖然我國B2B市場的輪次表現上仍處于前期階段,但發展現狀良好,我們會認為2018年會出現幾家B2B上市公司,未來可期。我們對行業融資事件、融資金額、獲投輪次的簡要對比分析之后,繼續沿用[融資維度] 回看到托比網B2B企業數據庫會得出物流、汽車、快消、工業等行業相對較為成熟。
正是通過上述各維度分析,我們畫出了B2B行業內不同細分領域的發展情況。
通過曲線呈現可以讀到,①工業領域、物流貨代領域、汽車領域正處在膨脹期,發展速度較快,特別是工業領域有望在明年沖上膨脹期的頂點,其實這一點今年我們感受的特別明顯,據我所知,近期還有部分工業企業將披露融資消息;②外貿、醫藥、建材雖然放在萌芽期,并不是說這些行業剛開始受到資本市場關注,我們的邏輯是這些行業先期已經受到資本市場關注,只不過后來冷寂了一段時間,我們預計這些行業會再次抬頭;③針對今年比較火的快消行業,我們會認為行業會在明年由于競爭的激烈,新創企業的資本關注度會有所降低;④我們認為只有鋼鐵行業在經過市場的淬火與歷練后,已經進入更加穩健發展路徑。由于時間關系,具體闡述請大家參考報告的詳細內容。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三部分關于B2B行業從業人員調查結果的解讀。這是托比網進行的第五次B2B行業從業人員調查問卷反饋情況。
在這里和大家匯報的是,今年調查問卷從樣本數量上來講,共600多份,較2016年有所增加,當然我們還是認為較少。不過有意思的是,今年參與調查問卷的從業人員卻是以高管為主,所以我們對調查問卷的結果以及其中對商業模式的選擇會更加相信。
通過圖片顯示,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信心指數較2016年有顯著下降,近60個點。我們認為創投企業經過一輪調整,對行業認知,公司前景的預期都有顯著下調, 這與2017年B2B行業創投界均向頭部企業集中有關,也與交易型B2B平臺仍在探索穩定有效的盈利模式有關,但是我們同樣會相信今年的信心指數應該到了谷底,明年有望回升,正如上文所講到的明年有望出現3-5家B2B上市公司。此次調查共形成15個描摹要素,包括年齡、性別、學歷、職位、薪資、工作年限、創立時間、總部地址、企業融資、企業盈利、經濟環境、發展信心、有無裁員、行業發展看法、商業模式選擇等。其中我們在這里重點分析從業人員對行業的整體看法以及比較青睞的商業模式有哪些的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相比2016年行業發展看法的調研數據,最大變化在于2017年認為產生新風口的占比大大降低,同比減少32.6個百分點,說明從業人員對于B2B行業未來的發展偏向謹慎,強化現有商業模式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成為新的考慮重點。另外在商業模式的青睞程度上,整合供應鏈上下游的B2B2.0交易模式、傳統企業轉型深耕產業互聯網模式、SaaS及企業基礎軟件服務商,金融、物流類服務平臺模式成為今年B2B行業從業人員較為青睞的商業模式。整體上我們對擁有深厚產業根基的商業模式以及企業級服務模式較為看好。
最后,我們根據目前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也給出了在接下去的一年,行業內有可能出現的現象。
首先,我們會認為B2B行業的發展會被一種新的商業形態所推動,這種形態我們稱之為產業金控。所謂產業金控(CVC)是指非金融公司對有前景的企業或項目進行的風險投資活動。2016年,我們看到供銷大集對快消B2B平臺掌合天下進行了收購,卓爾集團并購中農網等等,今年卓爾集團繼續布局B2B生態圈并購化塑匯,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老一代B2B平臺慧聰網更名慧聰集團,從業務模式角度來講,新慧聰將成為一家產業金控集團,將會推動B2B行業的控股、并購時代的提前到來。
其次,正是在CVC的推動下,發生并購(收購)的部分B2B平臺進行的交易價值是遠低于前期估值,這一現象將會影響到VC、PE對B2B一級市場的投資熱情,這一點在報告中我們有統計2015/2016/2017三年中各年份成立并首次獲投的B2B數量一直在下降的實事可以說明。另外隨著初創企業的首次獲投比下降,也看到細分行業內資本市場向頭部企業聚集的馬太效應 繼續加劇。
當然對于在一級市場上初創B2B企業所面對的融資不足,優秀B2B企業出現馬太效應而言,二級市場上一批B2B平臺的業績則較為優秀,這一點在之前B2B上市公司的營收變化上有了具體說明,我們會認為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我們將會重點看好優秀企業和龍頭股。
最后兩點預測,主要是回歸到國家發展的大環境上,包括企業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應用落地,所以我們認為,未來企業內部、企業間的互聯網化將會進一步加深,大數據及商業智能的運用將會成為企業降本提效的首要考慮要素。
上述就是我和大家匯報的2017中國B2B行業發展報告的全部內容。最后我們托比網衷心希望行業“戒糙戒躁,砥礪前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