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企業在智能硬件上的突飛猛進以及中國電子制造業的迅猛發展,未來中國市場對于IC電子元器件,尤其是核心的芯片,需求將會繼續增加。物聯網、芯片半導體領域,國產替代和技術升級同步進行,給整個生態里的企業帶來了諸多發展機會。
在過去的2018年,IC電子元器件分銷龍頭科通芯城正式完成了業務的戰略轉型,從主營IC元器件分銷升級成為“IC元器件電商+硬蛋AIoT平臺”雙業務驅動模式。
隨著國內企業在智能硬件上的突飛猛進以及中國電子制造業的迅猛發展,未來中國市場對于IC電子元器件,尤其是核心的芯片,需求將會繼續增加。物聯網、芯片半導體領域,國產替代和技術升級同步進行,給整個生態里的企業帶來了諸多發展機會。
據WSTS(全球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預測,2018年世界半導體市場規模為4771.01億美元,較2017年的4122.2億美元增長15.7%。
布局芯片產業
分銷IC電子元器件業務,科通芯城已經做到了老大的位置,連續8年位居行列第一,合作企業包括英特爾、微軟、賽靈思等。對于科通芯城而言,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銷售IC電子元器件,供給國內用戶,這一模式已經將效率發揮到了極致。要繼續擴大銷售,就必須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
政策扶持、市場推動和資本誘惑下,“雙創”給小微企業帶來了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伴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傳統行業也紛紛開始了“互聯網+”、“AI+”的融合升級。
中興事件之后,技術和專利壁壘給信息產業帶來的諸多瓶頸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然而芯片消費卻嚴重依賴進口,芯片國產化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芯開始備受關注,地平線、寒武紀等初創芯片硬件企業更是在短短幾年間內就成長為獨角獸公司。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物聯網行業細分市場需求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2017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已經由2010年的1850億元升至11605億元,預計將在2020年達到1.5萬億元。在物聯網成熟階段,物聯網產
業鏈中“芯片或終端”“集成或應用及數據運營”環節的價值量占比分別為30%和40%。
在這種背景之下,科通芯城過去數年積極布局國內芯片產業的策略終于迎來了發力期。
硬蛋AIoT平臺
如果說藍籌企業是科通芯城的目標獵物,那么成立硬蛋AIoT平臺便是科通芯城覆蓋小微企業的一步棋,且很可能成為集團業務未來的戰略突破點。
2015年,科通芯城決定孵化一個服務新興企業的平臺——硬蛋科技,“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平臺,通過前期免費提供一些硬件的服務,未來讓這些企業能夠通過科通芯城來采買元器件。”硬蛋科技公關副總裁王剛說。
以芯片領域為例,2018年5月份,硬蛋與IMEC歐洲微電子中心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建立IMEC硬蛋微電子創新中心,要打造世界超一流的從芯片設計、制造到應用的全產業平臺。在IMEC硬蛋微電子創新中心這個芯片全產業鏈平臺,芯片公司不僅做好自己的設計便可同硬蛋進行產業鏈的合作,而且可以在硬蛋平臺內找到大量的應用場景和客戶;而對于硬蛋平臺內的創業公司而言,則能夠找到大量廉價的、貼近客戶需求的芯片供應商,讓他們創業的難度大大減少。
這種雙贏的模式,改善了硬蛋的獲客成本。科通芯城董事長、硬蛋科技創始人康敬偉向記者表示,硬蛋AIoT平臺目前已經匯聚了國內最多的IoT(物聯網)項目,合作的客戶包括優必選、豐田等。
此外,硬蛋已經在起到向科通芯城“導流”的作用。2019年1月16日,硬蛋科技宣布與豐田達成戰略合作,攜手打造智能汽車生態系統。有了豐田的背書,硬蛋接下來進入日本市場將如虎添翼。康敬偉向記者表示,2019年,日本將是硬蛋和科通主要的目標攻占市場。根據科通芯城方面提供給記者的最新資料,目前松下和尼康皆是科通芯城的供應商客戶。
通過扶持本土創新物聯網公司和芯片公司,科通芯城一方面拓展了新的業務范圍,將自身在半導體領域深耕的經驗服務于現有的客戶,從而創造價值。另一方面,科通芯城還對上述公司進行少數股權投資,獲取股權投資的收益。以2015年硬蛋培育的易造機器人為例,科通芯城持股10%,據了解,易造計劃在2019年申請IPO,爭取到2020年成為國內最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機器人社區及供應鏈商。
數據護城河
用戶數據正在成為互聯網公司的資產之一,這不再是一件新鮮事兒。通過硬蛋對物聯網和芯片企業的支持,科通芯城正在轉型,從以前的賣硬件,轉向賣服務,包括AI解決方案、供應鏈管理和芯片IP設計等,而轉型依賴的核心便是數據。
2015年,張勇接任阿里巴巴CEO后首次發表公開演講中說道:“我們從來沒有把自己僅僅看作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是一家數據企業,一個數據平臺。”康敬偉則說:“數據將是科通芯城和硬蛋科技最大的護城河。”
科通芯城通過硬蛋科技平臺支持IOT創新企業,提前抓住了潛在的IC電子元器件需求。“硬蛋平臺上有新興企業的新興技術或者產品數據,分析能應用到什么樣的行業里面去;科通有大企業的需求,大企業需要什么合作客戶,我這里便能做到有針對性的目標推薦。”康敬偉說。
隨著硬蛋創新平臺的日益成熟,用戶數據的價值轉化逐漸明朗。根據用戶一致和普遍需求,科通芯城還能夠提供各種AI應用的解決方案——包括芯片模塊等。“我們跟阿里沒有任何的區別,他們抓的是消費者的數據,我們抓的是企業客戶需求的數據。”康敬偉說。目前,科通芯城在掃地機器人、刷臉支付、智能倉儲機器人等領域已經積累了諸多真實客戶。
從2018年報表來看,科通芯城的戰略轉型效果開始凸顯。從第一季度起IC元器件銷售便開始恢復了增長,硬蛋平臺升級為AIoT企業服務平臺也帶來了額外的服務收益,截至目前披露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集團收入達到10.85億元。科通芯城預測,2018年,通過硬蛋AIoT平臺來銷售芯片及具備專利技術的AI模塊,并且通過技術和供應鏈金融等服務,其獲得的盈利將貢獻集團50%的業績。
“所有的新興行業離不開芯片,每家企業都會用芯片,不管用多用少,只要用了芯片,就會產生數據,通過覆蓋芯片來覆蓋中國所有核心的新興行業,也就是說,我這里積累了整個中國所有核心新興行業的數據。”康敬偉說,“如果我們能有足夠大的覆蓋率,等于我們就是中國新興產業的指數公司,這就是我們的商業邏輯。”
康敬偉表示:“今天科通芯城已經覆蓋了全球最大的100家半導體企業的50%,目標是未來2到3年把覆蓋率擴張到70%到80%。”從財報來看,2018年,科通芯城的戰略轉型已經基本完成,開始進入收入結構性變革的重要階段。2019年,來自硬蛋的收入能達到集團總收入比例的多寡,或者說來自服務的收入占比能達到多少,將影響科通芯城未來的估值水平和市值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