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圍繞確定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提升競爭力的重大舉措。企業如何理解數字化轉型,如何應對復雜的社會環境,促使企業在變革的浪潮中逐漸發展起來?北京大學兼職教授,原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通過八問八答的形式,闡述了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問題:
為什么說智能化是方向?
根據中國工程院的研究,中國的制造業乃至全世界的制造業一定是走向智能制造的時代,智能制造是什么樣子呢?最原始的制造的方式,是人操作工具。第二個階段是在人和工具之間加上信息系統。到第三個階段,中間的系統變的更加復雜,在離散型的自動生產線上有很多的斷點,由系統解決斷點問題,形成更高水平的自動化生產線,類似智能車間。中間系統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就到了智能制造的環節。
企業的起點是不一樣的,包括1.0,2.0,2.5,3.0等不同的階段,我認為,智能制造從今天的起點走向終點,歸結起來就是兩條,一是系統逐步替代人,二是各類流程逐步優化,由系統來實現優化的過程。
制造業是這樣,其他行業是不是也是這樣?比如建筑業:當前規范的建筑業是典型的2.0,機械化的行業,在不遠的將來,建筑工人將成為稀缺資源,建筑業數字化轉型,走向自動化。農業:農業機械化、精準農業、農產品工廠化生產、產品溯源等,都是通過數據走向智能,替代人,實現農業一體化的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服務業:通過智慧醫療的方式,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優質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根本性問題,使更多人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
為什么說數字化轉型是路徑?
企業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實現智能化,企業一步一步的提升,都是數字在發揮作用。在三大資源中,數字成為發展的關鍵,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在技術發展中,數字相關技術成為最活躍的領域,制造業第一感受到數字的不是計算機,而是傳感器,所以數字技術最活躍的點在傳感器上,作為工業企業家,充分知道傳感器的使用,就是對數字化轉型掌握了一半。我認為,智能制造、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智慧農業、智慧服務業等相關概念,是數字化轉型最恰當的綜合。
數字化智能化的目標是什么?
在過去20年,互聯網企業的成功使得我們感到必須是像互聯網企業才能成功,而忘記了制造業和互聯網不是同一個領域的產業,遵循著不同的規律。對于企業來說,最核心的不是平臺,數字工具、智能工具的水平和能力,而是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其中,核心競爭力包括勞動生產率、市場占有率、人均利潤率、創新能力、質量、品牌。
數字化轉型的切入點在哪里?
很多相同行業的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切入點是不一樣的。因為盡管用同樣的生產線、生產同樣的產品,市場也在提供同樣的地方,但是,企業的基礎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切入點是不一樣的。產品、生產過程、管理過程、企業整體、供應鏈、生態鏈等各個環節,都可以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切入點。
一個企業的切入點可以是0個,可以是1個,甚至是多個。為什么說是0個?就是當企業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不要做數字化。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做什么?怎么做?是以企業當前要解決的問題和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人、技術、投資等為前提的。另外,找準切入點,并不僅是當前,更要兼顧長遠、全局。
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和特征是什么?
我認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對數字的熟悉程度,對什么是數字,數字如何發揮作用的熟悉程度。一開始講數據,首先會想到互聯網上的數據,通過網絡平臺得到的信息,而不會想到,在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從手工到機械化,從自動化到智能化,數字是起什么作用的?對于這一點,很多企業家都會忽略這個問題。
比如,目前的家居行業面臨著很重要的變革,手工雕刻的家具越來越少,大部分都是通過機器來完成,如何實現這個過程?首先需要形成一條高質量數據鏈,就是將人在雕刻時候的動作和思考變成數據鏈,數據鏈轉化為模型算法的能力。
數字化轉型的特征,比如制造業,一定是數字、材料、能源融合在一起的,一定是工業技術、信息技術融合在一起的,一定是通過模型和傳感器來完成的。
數字化轉型要注意什么?
必須圍繞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或確定的發展方向,切忌為數字而數字、為智能而智能。必須與企業的能力和基礎一致,切忌好高騖遠,好事沒辦好。必須將投入-產出核算放在首位,把握價值、獲取價值、形成正的現金流,切忌將邏輯上、理論上收益作為評價標準。要防止圍著概念轉。智能制造上智能制造、互聯網+上互聯網+、工業互聯網上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上數字化轉型,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是以解決企業的問題,圍繞企業的發展而使用恰當的概念,而不是隨概念而分割項目。
數字化轉型的主要能力有哪些?
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很重要,我認為判斷決策能力是核心,人才和認識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制度創新、產品模式創新等具體的東西。一定要明確企業要做什么事情,達到什么目標,只有好的決策,才會有人來幫你去做。而這個人的核心是明白人,不管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成功與否,最關鍵的東西就是你是否明白業務,然后是價值、數據和融合。
數字化轉型成功與否如何評價?
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與否的評價標準,不是使用數字資源的數量,不是算法的水平、不是人工智能工具的先進與否,不是網絡流量多少,不是計算資源多寡。
我認為評價的標準有直接標準和間接標準。直接標準是指企業經營量化業績,如市場占有率、利潤率、降低的成本等。間接標準是生產力提升了,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位置上升了。
結語
我們正處于變革的年代,變革正處于早期狀態,方向漸成共識、路徑日益清晰。把握本質與規律、順應變革、擁抱未來,避免在混沌中迷失,避免在盲目中失誤。希望各個企業在變革的浪潮中能生存下來,發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