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的產業互聯網第一階段B2B新零售,第二階段供應鏈協同,第三階段就是生態圈的形成過程。它不僅僅是一個交易環節優化的問題,而是產業互聯網與生產場景和使用場景高度協同的核心問題。”近日,在托比網、AMT企源、上海市中小企業研發外包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產業互聯網領袖峰會"上托比網記者對歐冶云商總裁金文海進行了專訪。
鋼鐵電商行業正在良性發展
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從鋼廠到最終用戶構成了鋼鐵相關產業鏈的特點,也沒有更多的國外成熟經驗可以借鑒。哪種發展模式最好?金文海表示,其實各種各樣的模式都有機會,目前產業互聯網處在良性的發展階段。很多鋼廠的平臺和零售做起來了,鋼廠營銷人員的能效極大提高,中小用戶觸達的效果也好了,同時有數據支撐情況下的產能安排、智能定價,無形當中提高了上下游的溝通效率。
6月28日,歐冶云商對外宣布完成總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股權融資。據金文海透露,“2019上半年,歐冶云商平臺GMV將近1億噸,實現了單月連續盈利。鋼鐵電商平臺對盈利數據十分看重,因為它意味著平臺前期的投入與現在的回報逐漸成正比,平臺進入到了良性發展階段。總體來講,“互聯網+鋼鐵”的發展已經不是2012、2013年‘鋼鐵電商‘的概念,我們重新對很多事情產生了新的認知,而這些認知也得到了驗證。”
二方轉三方需先舍后得
歐冶云商作為二方轉三方的典型標桿,據金文海介紹,關鍵在于首先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二方轉三方就是失和得的過程,舍我才能成就大我。二方轉三方一定是二方原有的資源優勢和整個業界共享的過程,這個過程當中未必有短期收益,而最終成功需要同時具備長遠的眼光、寬廣的胸懷和專業的能力。歐冶云商就是秉承開放的理念,首先是開放2000多家優秀客戶資源給鋼鐵行業使用;其次在必要情況下,也利用寶武品牌和資源優勢與寶武體系外的鋼廠和客戶共同使用;再次,原寶武的物流設施等也開放為行業所用,這就是歐冶云商秉承的“沒有競爭對手,只有合作伙伴”的理念。
共享、共建的概念已經逐漸成為產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核心理念。“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做電廠的話,那么所有的鋼廠都是你的朋友,因為你是基礎設施的提供商。另外,你需要提供無可替代的服務,定位于機場而不是航空公司。歐冶云商定位于大宗商品交易的服務者,沒有說為特定的客戶服務,這樣才能形成生態圈,這是我們的價值所在,也得到了行業認可。”
數字化、智慧化是鋼鐵電商的下半場
“產業鏈升級的大戲已經拉開序幕,下半場最大的事情就是數字化和智慧化,互聯網技術和產業技術的提升一定是重要的催化劑”,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在7月22日智慧制造寶鋼股份寶山基地現場會上提到,未來是智慧時代,未來鋼鐵是基于智慧化的生態圈鋼鐵。智慧是基礎,是構建整個商業模式的技術前提和基礎。通過智慧化,形成供應商、用戶、投資者、員工等共同構成的網絡化生態圈。
“歐冶云商為客戶提供數字化的工具,使得產需匹配,用戶的交易過程更加高效。而且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平臺進行PaaS、SaaS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這是相當大的一部分投入。另外,因為5G和IoT技術的出現,可以觸達到原來不能觸達的信息,我們未來更多考慮這類面向未來的投資,以及與信息平臺的合作、物流設施的投資等。”
關于鋼鐵電商行業的未來,金文海表示,“鋼鐵產業鏈的概念非常多,B2B、B2C、B2B2C、大B、小B等等,每個說法也許都有其適用的場景,結合自身的稟賦、能力和機遇,都會有成功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在探索過程中回歸初心、回歸本源。細化到鋼鐵產業鏈的場景中來,首先是鋼鐵行業的生產方,第二是買鋼材的最終用戶,平臺如何幫助他們?平臺提出的所有的解決方案都必須回到產業鏈場景中去檢驗對錯。概念性的熱詞可以啟發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但是回過頭來,結合時間和空間,太早會變成先烈,太晚就是落后。在產業深耕了三十多年,也聽到過很多概念,但是不管怎么樣,貼近產業鏈場景本身,為用戶創造價值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