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托比網美國產業互聯網一期游學私享會在北京舉辦,萬米商云CEO鄧一波、美國供應鏈專家朱毅、托比網分析師張旭寧、托比網CEO申飛等以“平臺戰略研討”為主題進行了分享,北京四聯創業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廖承濤、震坤行工業超市CEO陳龍、工控貓副總裁王維、中金支付總經理史佳樂、開思時代合伙人陳智豪、買化塑創始人郭喜鴻等等30多位企業高管和創始人參與了討論。
萬米商云CEO鄧一波
1. 產業互聯網是基于產業園的企業信息化+企業數字化+上下游連接的數字化三個要素基礎之上的。
2. 企業的信息化基于兩點考慮:一是幫企業省錢,就是提升效率,把需要大量人力處理的崗位,通過工具和技術去替代,這個直接去做;二是幫企業掙錢,例如銷售環節的數字化來說,目前許多內部使用的ERP軟件往往不能夠提供清晰的客戶畫像,而最懂行業的往往是傳統企業本身,第一步,無論是通過自己的方式還是與外部服務商合作來搭建系統,企業都要連接業務,第一時間感知與客戶的互動;第二步,把這套系統開放給行業,形成一款小型的SaaS工具,幫助下游企業進行信息化,自己親身使用的系統對于下游客戶來說也更加便捷。此時對于傳統企業的IT部門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花錢的部門,反而能為企業贏得利潤。
美國供應鏈專家朱毅
1. 我們今天的競爭者不是行業里而在行業之外,產業互聯網關注的領域不僅僅是占比只到5%,可以進行信息配對業務的領域,而需要放開到更廣闊的視角來看。
2. 全球115家獨角獸企業其中70%為平臺型企業,現在平臺型業務模式定位是:數據+網絡+解決方案+(金融?),其中金融是不是平臺的必要組成部分現在還不確定,但是對于國內的平臺而言,金融服務將是有力的加持;此外,數據技術領先的B2B公司比其他公司多出8%的回報且收入成長也高出五倍。
3. 平臺模式的三個訴求是:1.從資源控制到資源調度,因此自營模式與之相違背,平臺不應該介入分銷代理業務。2.從內部優化到外部交互,外部的資源永遠比內部要多,很多時候不要自己研發而是從外部找答案。3.從聚焦客戶價值到生態圈價值,從供應商到合作伙伴等等,最終的價值定位有所不同。
4. 平臺就是一組維護健康的互聯規則構建的開放體系,其價值源自其聯接的供需雙方的交互活動。
托比網分析師張旭寧
影響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不單單只聚焦在中美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差異,也應有更多的非商業因素考慮。因為但凡涉及到供應鏈體系的上游產業,牽動的絕非是能像引導、改變消費者習慣那樣創新、變革、顛覆,其中會涉及到更多制度層面的利益問題。除此之外,固安捷在北美的成功一方面是有近90年的沉淀,另一方面也經歷了國家經濟的變化,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整體推進。
托比網CEO申飛
1. 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一上市之前就開始做并購準備。并購的結果和目的是并入營收,釋放成本,但是現實結果往往是營收和成本都并進來了。所以并購是否是有意義的?尤其在合伙人模型中,究竟是否能夠有能力經營?這需要認真思考。
2. 有一類比較特別的市場是基于地理位置因素劃分出來的本地服務型市場。例如區域型便利店,往往是原有的場景沒有變化,而通過分析周圍人群的特征提供更有競爭力更高匹配度的貨品來實現;同樣,批發市場和產業園也有地理位置鎖死的問題,它的服務半徑和客戶群體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地理因素對于產業的影響加大,很多時候我們大數據需要把地理數據的權重上調。
3. 無論是工業品還是快消品,我們真正在做的事情其實是要幫助平臺的買家的買家上線,才會讓平臺賺錢。用單純貨品低價去撬動客戶略顯乏力,只有在塑造了幫助客戶擴大營收的語境后,才能和中小企業的訴求相匹配。只有抓住了你的客戶的客戶才能真正的讓飛輪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