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雜的跨境貿易形勢和數字經濟體的大背景下,以數字化賦能跨境中小企業商家是阿里巴巴國際站的核心使命,其中體現在“人貨場”的數字化重構和“跨境供應鏈的持續建設”。
今年,作為跨境B2B第三年參加雙11,商家表現出積極踴躍的態度,同比去年增長500%,百萬級商品奉上。最新數據顯示,阿里國際站雙11首日,會場流量迎來暴漲,較九月均值提升218%,平臺用券量較三月店鋪券日均提升930%。
這不是一個單一環節的爆發,而是整個生態鏈全面完善后的整體爆發,這也充分展示了阿里巴巴國際站探索跨境貿易的C2M正在發揮作用。
所謂C2M,就是在買家和賣家之間建立一個快速交付的場景。其原理簡單可理解為通過大數據為買家提供“千人千面”服務,可以更精準的看到自己想采購的產品,滿足其采買需求。應用這套邏輯,在跨境貿易中,平臺從商家端構建外貿商家直供海外買家的銷售通路,解決訂單的去向問題,實現供需間的精準匹配。Customer也不再是狹義的消費者,而是需求端的采購者。
實際上,在阿里巴巴國際站數字化重構“人、貨、場”中,“場”就是C2M模式最直接的載體,數字化履約則是跨境C2M模式落地的根本保障。
【圖說:阿里國際站C2M流程示意圖】
那么,阿里國際站如何利用C2M模式為賣家提供便利的呢?
阿里國際站經過三年的沉淀一直在為打出這張C2M的牌奠定基礎,在今年8月14阿里國際站再次完善貿易雙方的交易場景,進一步重構跨境貿易的未來生態與價值,幫助中小企業以操作更便捷、發展更高效的模式實現“數字化出海”。
事實上,阿里國際站的C2M是搭載了新推出的“行業大腦”,完成供需間的精準匹配,形成一個私域的“場”,最終致力于賦能商家數字化運營能力。
首先,通過對阿里巴巴站內商品數據的分析及外部市場數據的跟蹤,及時捕捉市場熱點和新品趨勢。
其次,經由行業小二人工篩選和過濾形成行業品商發展策略,應用于商家選品指導、營銷場景搭建和買賣家精準匹配。
然后,依托平臺的數據優勢,將商家數字化,再不斷的整合買家的數據,利用分層分場景這一環,將傳統買家,變成智能買家。
比如家具行業的多功能屬性家具無論是站內的搜索量和詢盤量還是C端電商網站的熱銷量從去年開始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為此,家具小二在3月和9月大促間,反向向商家征集具有按摩、收納、折疊、模塊、升降、智能等功能的家具商品,并在會場開設專門的多功能家具專區。
數據顯示,專區的買家意向是其他區塊商品的2倍以上。而結合站內外增長趨勢形成的新品會場,其買家意向也是遠遠領先于其他橫向會場。
另外,阿里巴巴國際站通過數字化的方式與菜鳥聯合,將中國最大的“海、陸、空、快”運力結合起來。另一方面,整合國內的優質貨代資源,將所有的運輸過程數字化呈現。目前,任何一個賣家在國際站上,只需要將訂單溝通清楚,然后在履約的過程中,借助國際站的數字化供應鏈,就可以將自己的商品運到買家的倉庫中,并且可以時刻觀察物流的運輸軌跡。
阿里巴巴國際站聯席總經理張闊說道,“未來十年,世界跨境貿易的發展趨勢,就是通過數字化人貨場幫助跨境電商賣家抓到更多合適的買家、更匹配的買家,實現貿易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