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長江商學院“數智有道、鏈接無界”企業參訪走進匯通達暨“新二元時代的機遇與挑戰”主題分享會成功舉辦,長江商學院校友、匯通達總裁徐秀賢,匯通達副總裁、匯通數科CEO孫超,同與會嘉賓就企業數字化轉型、下沉市場的布局機遇展開分享與討論。
下好數字化“先手棋” 匯通達構建商業模式差異化
長江商學院校友、匯通達總裁徐秀賢
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勢在必行。《“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因此,企業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長江商學院校友、匯通達總裁徐秀賢在致辭時,分享了匯通達在自身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以及在服務零售行業全鏈路數字化方面的打法和思路。
徐秀賢表示,匯通達過去十年發展中,經歷過3次轉型升級,從服務渠道到服務客戶,從服務單一品類到服務六大行業,從管理數字化到S2Sb2C全鏈路產業服務的數字化,從而實現交易+SaaS服務相互促進的“飛輪效應”。
以上伴隨著匯通達商業模式、業務模式的轉型升級。匯通達下好了數字化“先手棋”的同時,也沉淀了助力鄉村流通振興的關鍵經驗和關鍵能力,形成了商業模式的差異化。
面對市場容量大、行業格局分散、渠道效率較低的下沉市場,匯通達一手做供應鏈服務,一方面做數字化的企業服務的對象是傳統的零售店,為其提供一站式的商家解決方案。目前,匯通達全鏈路數字化服務已獲得市場和客戶的高度認可,也成為匯通達的商業壁壘之一。
中小企業數字化“勢在必行” 匯通達驅動產業全鏈路數字化
匯通達副總裁、匯通數科CEO孫超
我國下沉市場下沉零售市場潛力巨大但高度分散,每一個顆粒單位需求呈碎片化,整體市場數字化程度較為低下。對此,匯通達副總裁、匯通數科CEO孫超在《如何抓住下沉市場機遇做好戰略布局》主題演講中,分享了匯通達服務零售全鏈路企業數字化方面,如何以智能化、生態化的思路構建農村市場 “新商路”。
孫超表示,基于農村市場高度碎片化、熟人經濟明顯的特征,匯通達通過產業互聯網+數智零售的方式驅動下沉市場。匯通達聚焦鄉鎮小店的數字化賦能,打造8大場景5云服務的行業SaaS解決方案,幫助零售店解決供應鏈、銷售渠道、會員營銷、經營效率低等多種開店難題,幫助會員店提升經營能力;同時基于數字化,工廠的商品和數據可直達b端從而滲透到C端,形成全鏈路閉環服務模式,即上 “頂天”——與廠家、品牌深度合作,下“立地”——觸達門店終端、消費者,從而實現了從B2b短鏈,到F2B2C產業全鏈路的數字化服務延展。
數字化不只是帶來一些新的工具、手段變化,更重要的是數字化導致商業環境發生重大的變化,影響整個的商業邏輯發生新的重大變化。孫超認為,匯通達的企業數字化服務邏輯和出發點第一是服務于商業模式的優化,第二是驅動企業的經營增長。因此,匯通達基于小店SaaS服務,逐漸向上游經銷商、品牌延伸,為上游企業提供零售行業整體的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涵蓋企業S2B2C全渠道電商,O2O門店數字化,智能巡店、展陳、安防,CRM會員運營以及數字營銷五大關鍵業務領域。
至此,匯通達以科技賦能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為宗旨,構建了覆蓋全鏈路、全場景、全用戶、全角色、全閉環的交易+服務型產業互聯網平臺,驅動工廠端的數字化升級,驅動經銷商向服務商轉型,幫助鏈路上的企業把數字化和科技轉變為企業生產力。
下沉市場亟待數字化 匯通達差異化競爭優勢明顯
數據顯示,我國中小企業中79%的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的初級階段,而大型企業超過半數企業步入到了應用踐行和深度應用階段。中小企業囿于各類資源限制,整體呈現出的數字化轉型水平較低。但中小企業具有業務聚焦、機制靈活、決策高效的優勢,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如果能過及時轉變觀念,找準價值切口,就可以獲取切實的經濟效益。
針對亟待數字化升級的下沉市場來說,匯通達不同于電商平臺直接取代渠道和零售門店、直達消費者的模式,而是針對下沉市場具備“三高”屬性(售后服務需求、客戶體驗要求、客單價)、無法被完全線上化的品類,為終端小店提供供應鏈采購和SaaS服務。區別于行業其他SaaS服務商,匯通達的SaaS產品設計簡明,更契合下沉市場的需求,強調線下服務能力以及交易和服務業務協同。
按交易規模,匯通達在下沉零售市場服務B端客戶的交易平臺中市占率排名第一,是下沉零售市場B端服務第一大交易平臺。此前,交銀國際發布研報,認為“在鄉村振興政策背景下,匯通達作為服務下沉市場數字化轉型的優質標的,管理層經驗豐富,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