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toC端的市場格局逐漸成形,第三方支付逐漸向toB端轉移,一些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大宗商品電商平臺,希望能抓住日趨火熱的市場,深耕互聯網金融支付,通過對平臺上貨物與資金的有效監管和擔保,拓展市場份額。
“1月14日,央行正式啟動了‘斷直連’工作,正式參與到備付金賬戶監管的過程中,第三方支付機構沒有了備付金的資金沉淀收益,大家都在更專注于保障交易客戶的利益。我們希望圍繞在平臺上交易雙方的資金安全需求,拓展市場份額?!鄙虾V袖?a href=http://m.langk.cn/rongz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投資集團、中鋼電商董事長金天安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鋼電商從2011年起就開始布局大宗商品+互聯網,致力于打造大宗商品領域的淘寶+支付寶,目前中鋼電商平臺運營追求兩點:一是交易安全,二是追求線上效率。
與傳統的銀行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的優勢是虛擬賬戶劃撥,并且保留完整的數據鏈。同時提供個性化服務,使得其可以根據被服務企業的市場競爭與業務發展所創新的商業模式,同步定制個性化的支付結算服務,是未來平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核心工具。最近幾年大宗商品交易所和第三方平臺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在交易量攀升的同時,一些交易資金管理亂象常有發生,一些平臺采取公對公打款的方式運作,還有一些平臺甚至讓交易雙方將資金打入到沒有監管的平臺賬戶上。
“大宗商品電商平臺交易金額巨大,產生大量的沉淀資金和支付清算需求,引入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入,一些機構號稱提供第三方存管服務,實質上大部分銀行所做的僅僅是根據平臺的指令提供支付清算服務,所以在這之前爆發了青島港騙貸事件、現貨原油投資騙局,還有一批平臺卷款跑路的事件。”市場分析人士說,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場所往往集合了交易、清算、結算、存管等在內的全部項職能,同時缺乏對資金清、結算環節進行有效管理,一些平臺甚至偽造清算、結算數據、導致投資者無法正常出金,爆發資金風險。
金天安指出,央行參與到備付金賬戶監管,是目前行業最高級別的資金監管。通過第三方支付,即使貨物無法在倉庫中作售前驗證,也能利用擔保支付的功能完成交易,避免過程中的交易風險。
目前,全國大宗商品交易自有第三方支付的有兩家大型交易平臺——一是歐冶云商,另外一家是中鋼電商。前者為中國寶武集團旗下的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后者為上海中鋼投資集團旗下的第三方鋼鐵交易服務平臺。
寶武集團董事長陳德榮曾表示,歐冶云商是兩家有自己支付牌照的平臺之一。歐冶云商將第三方支付與倉儲系統構建的整個網絡體系作為了主要的風控手段。貨款直接打到歐冶云商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系統就會發出指令,使貨權轉到買方企業名下。其核心是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相互驗證與統一,規避了傳統交易方式的風險監管漏洞。
目前,騰訊、螞蟻金服兩大巨頭已經占據toC端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市場分析人士說,在監管收緊和巨頭占據市場絕對性優勢的情況之下,C端市場格局基本已定,第三方支付機構紛紛發力B端和跨境業務,這兩類市場規模巨大、商戶分散且存在大量個性化需求。
據了解,無論是歐冶云商還是中鋼電商,結合第三方支付、倉儲物流系統,兩者都已經形成了全線上的交易閉環,交易數據可以高效驗證,保證整個交易的真實性和安全性。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斷直連”和備付金集中存管等監管措施的不斷加碼,史上最高級別資金監管政策正在逐漸落地,自有第三方支付的平臺或將更具優勢,而第三方支付機構拓展toB端市場已成為一些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機構不約而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