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再生鋼鐵原料》國家標準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將對提升優質再生鋼鐵原料的品質質量,促進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有效利用國外鐵素資源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對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當前,成都也正在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率先實現“碳達峰”。
在諸多機遇疊加之下,作為成都本土發展壯大的新經濟企業——成都積微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積微物聯)打造的再生資源處置一站式服務平臺——積微循環,不斷筑牢新發展理念的根基,借助新技術優勢,不斷創新發展,業務量持續攀升。今年1-5月各項業務快速增長,平臺成交額突破13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18%;總成交量創45.25萬噸新高,同比增長191%。
積微循環線上平臺
廢鋼基地助推循環生態圈建設
不斷延伸服務領域,為客戶提供公平、陽光、專業的再生資源處置方案,提升再生資源價值、賦予再生資源“新生命”,是積微循環努力的方向。為此,積微循環秉承“物盡其用 用其不盡”的理念,線上應用新技術,打通信息孤島,聯通多個系統,實現再生資源更精細化管理,持續提升廢舊資源信息化管控水平;線下將建設廢鋼基地作為服務延伸和業務推進的重要支撐,不斷根據業務發展情況加快項目推進。
為了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加大對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打造以廢鋼回收、分類、交易、倉儲、物流等為一體的集散中心,經各方高效協同,總占地約兩萬平方米的西昌廢鋼基地于2020年10月成功落地。經過半年的運營,西昌廢鋼基地供貨量從最初的每月2000噸增加到了1萬余噸,實現了快速增長。同時,供貨品種不斷豐富,從最初單一提供剪切廢鋼,到相繼增加了刨花壓塊、鋼筋顆粒、廢鋼壓塊等市場主流料型,還可對外提供加工服務。這標志著積微物聯再生資源處置的線下服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西昌廢鋼基地一角
值得一提的是,6月18日,在涼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書記、釩鈦園區黨工委書記馬輝的見證下,積微物聯、西昌釩鈦園區管委會、西昌市商務外事局三方負責人共同簽約,標志著積微物聯再生鋼鐵資源項目正式落地西昌。根據協議,積微循環將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引入現代物聯網等新技術賦能傳統產業,這不僅有利于為各大鋼廠提供優質、穩定的廢鋼資源,更有助于推進標準化的生產加工,積極構建和完善循環商業生態,實現廢鋼資源在區域和平臺的聚集,強化企業的品牌形象。
“下一步,我們還將根據業務需要,陸續落地更多的廢鋼基地,為客戶提供更專業、更高效、更近距離的再生資源處置服務。積微物聯也將探索在西南地區全面復制推廣該模式,以積極拓展資源,擴大服務范圍,延伸服務領域,更好地服務于產業鏈客戶,努力做強做大再生資源產業。”積微循環負責人說道。
資源覆蓋大幅拓寬
今年3月,積微循環在得知某鋼企有大量的廢舊鈦材亟需尋找新的銷售渠道,實現資源增值的消息后,立即上門開展了業務對接。盡管前期沒有處置廢舊鈦材資源的經驗,但積微循環堅持邊摸索邊完善,組織人員開展了深加工市場調研,詳細分析評估其市場需求狀況,并以新項目為突破口,順利啟動了鈦材加工的新業務。
精益求精,積微循環積極拓展資源
達成合作后,依托平臺優勢、一體化服務優勢,積微循環不僅成功幫助客戶快速實現了平臺銷售,并且使廢舊鈦材的處置實現了有效增值。此外,還依托線下加工優勢,為客戶提供相應的加工等一體化服務。
今年以來,積微循環不斷加大資源開拓力度,豐富資源品類,全力為客戶提供更優質、高效、安全、透明的再生資源處置方案。目前,積微循環平臺已成功上線鋼玉渣、鈦材、鋁鋅渣、報廢資產、鉑金絲、鉑金坩堝、芯棒等稀有資源,實現平臺7個大類、32個小類、近7000+的資源覆蓋。
此外,積微循環還加大市場調研力度,精準分析當前市場形勢及客戶需求,科學預判市場趨勢,合理制定交易底價,靈活調整線上交易資源的數量、類別,實時響應市場走勢,線上交易成交率逐步提高。截止5月底,共發布資源646個,同比增長7%;其中成交資源474個,同比增長18%。
據介紹,積微循環平臺致力于打造分級利用、終端地推、在線交易、大數據分析和運用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截止目前,合作客戶已超3300家,發展勢頭極為迅猛。
提升再生資源信息化管控水平
記者了解到,在交易、裝車、計量、出門、結算、運輸、卸車等流程中,因再生資源多、雜等特殊性,往往涉及多個審核環節、多張數據報表等,業務流程非常繁瑣。“只有應用新技術,才能打通信息孤島,聯通多個系統,實現再生資源由粗放管理轉為精細化管理,提升再生資源信息化管控水平,為客戶帶去全新的體驗,這是我們的重點工作之一!”積微循環負責人如是說道。
為此,經過多輪設計方案的討論和修編后逐步實施,積微物聯全新推出了攀鋼釩廢舊資源信息化管理系統(簡稱“廢舊系統”)。在工作人員的演示操作下,記者看到,裝車、運輸、計量、出門、跨廠區運輸、二次計量、卸車等全流程管理,不用再一項一項地辦單,直接通過線上就能辦結,省時省力省成本。同時,多張管理報表直接在系統呈現,讓業務數據一目了然,解放人工,提升工作準確率及效率。
“廢舊系統”消除了信息孤島,聯通了攀鋼整體產銷系統、物資計量系統、電子出門系統、積微運網、積微循環等系統的數據交互與共享,真正實現了互聯互通、交互共享,極大地提升了再生資源信息化管控水平。該系統上線至今,已幫助攀鋼釩二次資源綜合利用中心累計完成業務量超過500萬噸。
下一步,作為鏈接上下游企業的終端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將在產業鏈中進行線上資源流轉,解決終端信息壁壘,讓再生資源的交易更快、更準、更優,讓客戶在平臺上體驗到更高效、更精準、更貼心的再生資源處置一站式、一體化的極致服務。
行業專家表示,從供給側角度看,鋼鐵行業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責任主體,而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是鋼鐵行業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最佳助推器。抓住機遇、強化創新的積微循環將按照“一總部、多基地、線上線下聯動”的戰略布局,積極引入現代物聯網等新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加快建立引領再生資源行業的“OMO”商業模式,力爭成為大西南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行業的標桿和典范,助力鋼鐵行業早日實現“碳中和”。
積微循環致力于提供再生資源一站式、一體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