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粗放式的能源消耗和利用給人類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惡劣影響日益顯現。改變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已成為共識。在此背景下,服務我國電力信息化逾20年的遠光軟件,在2013 年先后成立遠光共創、遠光智和卓源兩家下屬公司,以專注燃料智能一體化管控市場拓展。
“智能的物聯網產品出現不僅僅是技術升級的體現,還預示著產業轉型升級、競爭格局改變時代的到來。”遠光共創總經理汪平娓娓道來,“燃煤對于火電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燃料智能化作為工業4.0的代表應用,將推動發電企業戰略轉型。燃料智能化管理的春天已經到來!”
“智”造轉型 擋不住的趨勢
燃煤占火力發電總成本的70%。燃料管理的效能與效益成為企業成本利潤核心的重點。然而,人們普遍對燃料智能化認識不高,認為燃料管理技術含量低、工作環境差,導致管理手段落后,設備老化。以國電蘭州范坪電廠為例,電廠設在山上,煤場在山下,山上到煤場的路線坡度近90度角、距離近千米,以往工作人員每天要從山下背煤樣上山化驗。“耗時費力,而且易出現灰色地帶。”汪平介紹,火電企業紛紛探索新的燃料管理模式,軟件廠商和設備廠商也在迅速跟進客戶需求。但是,受限于原有業務,廠商往往缺乏全局意識,忽視業務和數據的互聯互通。
遠光軟件早期就已經涉足燃料管理的MIS系統(管理信息系統)。但是,燃料管理涉及生產運行業務,又涉及管理業務,火電企業如果只依靠單一的信息化系統無法突破解決燃料管理瓶頸。遠光軟件決心打造軟硬一體化的發電集團燃料智能化管理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實現降本增效的管理目標。“信息化是企業的經,工業化是緯。只有兩者交織,才能真正實現燃料管理智能化。”汪平說。
智能生產打通燃煤管控鏈條
“工業4.0時代,產品最大的特性就是實現智能互聯,這使得產品的價值和功能實現了良性循環。智能的核心是監測、控制、優化和自動。這恰恰是遠光燃料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的核心競爭力。當然,燃料專家和光電一體化、自動化領域的專家團隊也是我們不可替代的核心優勢!”汪平一語道破。
據其介紹,遠光燃料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由智能化前置生產設備(PE)、運行監控系統(ICS)和業務管理系統(CICS)三部分構成,首次將自動化生產線理念引入燃料管理,創建“三線一流”(即運輸線、樣品線、燃料線、業務流)的業務研究模型。并采用調度監控中心+運維操作站的管理模式,引進物聯網技術、傳感技術、光電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實現集燃料管理業務、設備運行監控、數字化生產設備控制于一體,推行無人值守作業,有效實現計量、采樣、制樣、存樣、取樣、棄樣、化驗等過程的全程無人干預。
汪平以國電集團下屬某電廠為例,在成功實施燃料智能化解決方案的燃料電子商務子系統后,煤炭供應商的平均報價較先前采購價降低20元/噸。按照電廠每年消耗360萬噸燃煤來算,系統每年可為電廠節省7200余萬元。
在汪平看來,如果不解決現場前置設備智能化問題,就無法真正實現燃料智能化,設備智能化是燃料智能化的先決條件。然而,很多火電廠的大量設備不具備自動化、智能化功能。設備智能化成為火電企業實施燃料智能化的關鍵。汪平透露,遠光軟件通過自主研發和并購具有豐富的設備智能化經驗的企業來完善其設備智能化業務。“能夠同時做好管理軟件和智能化設備是遠光軟件的一大優勢,因為現在大部分做管理軟件的企業缺乏做設備的經驗,而做設備的企業往往對管理軟件缺乏了解。”
標桿應用驅動燃煤管控市場
“燃料管理,真的‘智能’了!”9月24日,在蘭州舉辦的國電集團公司燃料系統領導人員培訓班暨燃料智能化建設推進會上,考察完遠光軟件燃料智能化解決方案在范坪電廠的應用效果后,很多火電企業負責人紛紛感慨“這是一次對傳統燃料管理的革命與革新”。
盡管燃料智能化市場潛力巨大已成為業界共識,但是汪平認為,作為一個較新的理念,用戶的理解和接受需要經歷一個過程。為此,遠光軟件積極向用戶灌輸“三線一流”的燃料業務創新研究思路,并進行深入淺出的方案技術講解,幫助用戶樹立燃料智能化建設的決心和信心。
在這方面,標桿項目的示范效果也許更具價值。目前,范坪電廠燃料智能化標桿項目已經得到國電集團的高度重視,國電集團總經理陳飛虎、副總經理米樹華都曾到范坪電廠給予指導和建議。
記者了解到,遠光燃料智能化解決方案已經在國電集團燃料智能化項目中先后中標多家下屬單位,在國電范坪、國電石衡、國電費縣、國電東勝等電廠的建設中,遠光燃料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應用均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比如,在國電集團東勝電廠項目中,遠光軟件幫助客戶實現了以下價值:第一,入廠煤計量、采樣、制樣、存樣、取樣、棄樣、化驗的一體化布局,減少煤樣傳送環節;第二,實現入爐煤計量信息自動采集和傳輸,保證質量和價格信息的及時、準確;第三,實時掌握庫存煤炭的分類分堆存放情況以及各堆場煤炭的礦別、量、質、價等關鍵信息,為摻燒和存儲管理提供數據支持;第四,在煤樣采制、傳輸、存儲、化驗等過程中有效隔離人為因素,確保煤樣的真實性、代表性;第五,通過建設燃料智能化管控中心將分散的燃料設備和業務環節進行集中管理。
談及未來,汪平展望,遠光軟件希望通過燃料智能化系統建設,把分散的燃料生產設備與業務過程按業務流統一起來,結合無人值守和自動化生產線理念,建設一個設備智能化的集中管控系統,形成統一標準的業務管理體系。“遠光軟件已經實現從軟件到硬件的大跨界,我們的行業邊界還會繼續擴展,不僅在電廠,還會進入煤炭、礦山等領域,重塑整個燃料管理價值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