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一場聯合抵制自營類鋼鐵電商的運動,正在鋼貿行業聲勢浩大地進行中,呈現蔓延之勢。
鋼鐵圈子里的“Uber事件”
今年上半年,整個鋼鐵行業互聯網化進行地如火如荼,以自營為主要模式的某網、鋼銀等國內鋼鐵電商宣布擴大自營范圍和加大自營規模。然而,就在本周,從山東、天津、安陽、邯鄲、唐山、重慶等地相繼傳出部分鋼廠發文嚴禁旗下銷售公司、協議戶與某網、鋼銀合作,否則將采取措施甚至取消其協議戶資格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上、微信圈、QQ群里以及鋼貿市場都在討論傳播這件事情。更有甚者對鋼為網、鋼鋼網等非自營類的第三方鋼鐵電商平臺也暫緩合作了。
記者試圖與疑似發出內部“禁止合作”通知的河北鋼鐵、永鋒鋼鐵、中鐵建工等企業核實,但均未能獲得正面回復,但鋼廠的“既不否認、也不確定”的態度,更是讓這件事情撲朔迷離;與此同時,記者也試圖聯系置身于輿論中心的某網、鋼銀公司,這些公司卻是諱莫如深,讓此事更是有霧里看花終隔一層的感覺。
是被滅掉的鋼貿商的反擊嗎?
記者還記得本月初在北京參加冶金研究院會議時,某網聯合創始人王常輝在報告上宣布,某網在上海一年就干掉了5000家以上的鋼貿商,這次是感受到危機的鋼貿商垂死的反擊嗎?
業內的傳播和議論已經不受控制。市場上、網絡上、微信圈子中,猜測禁止合作事件的聲音不斷,且快速發酵;從某網、鋼銀利用自營業務搞惡性價格競爭、擾亂鋼材市場,發展到鋼鐵電商平臺正在利用自營業務有計劃地“消滅”傳統鋼貿企業,但其背后的劍,真的只是指向鋼貿商嗎?一時間,關于電商自營模式擾亂市場秩序,鋼鐵電商沖擊、覆滅傳統鋼貿業模式的聲音高漲。
鋼材市場本身就這么大,在產能過剩的壓力下,競爭本就激烈,但好歹大家都處在統一平行線上;然而鋼鐵電商,攜帶“燒錢搶市場”意愿而來,以自營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切入,以較低價格從鋼廠拿資源,在市場上與自己的用戶進行價格競爭,非但沒有幫助用戶經營市場,反而加入競爭,使得市場平衡進一步向惡性方向轉化。“原本合作的兄弟單位,做著做著,突然發現做成了仇人,相互抵制打壓就成了必然的事情”,當記者采訪一家參與向鋼廠施壓的山東代理商時,他是這樣表示的。
因為難以跟電商平臺進行補貼式的價格競爭,鋼鐵電商平臺以“燒錢”為代價在線下市場圈地,已經引起了手中有現貨庫存的鋼廠協議戶的嚴重不滿;同時這些自營類鋼鐵電商通過挖傳統貿易商大量的業務員,間接導致傳統鋼貿商的客戶流失到電商平臺手中,被逼入墻角的代理商協議戶不得不聯合起來向鋼廠施壓。部分鋼廠也意識到電商平臺利用補貼式的自營持續打壓市場價格體系,已經影響到線下市場的運行軌跡,最終是想通過對終端采購的控制,獲得與鋼廠的議價權,從而使鋼廠失去在產業鏈上的優勢地位。
“先干掉大的協議戶、代理商,掐斷鋼廠的傳統分銷渠道而代之,從而左右鋼廠價格;進而再以價格優勢消滅中小商戶;不要忘記,在此前的蜜月期合作中,這類電商平臺已經無聲無息地控制了你的上游、滲透進你的客戶群,價格競爭一起,中小商戶在缺少大戶的傳統補貼結算優惠下必死無疑;在這個階段,他們重點拋橄欖枝的對象是加工及物流倉儲企業,最終控制整個鋼貿環節,手握鋼材深加工、物流倉儲、終端資源,反向向上控制鋼廠的生產、定價、銷售,甚至于上游鋼廠的直銷渠道都將面臨擠壓。”某長期關注、研究鋼鐵電子商務的互聯網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這次鋼為網和鋼鋼網這一類非自營類的第三方鋼鐵電商應該是屬于被誤傷的。”
有計劃性砸價,針對性打壓代理大戶,或蔓延至小戶,最終直指鋼廠
從市場上的反饋來看,2013年以來,國內采取自營業務的鋼鐵電商平臺,就已經開始涉足線下交易;具體來講,就是以托盤或者寄售形式從鋼廠以較低的價格拿貨,然后電商平臺業務員通過其原有的線下鋼貿渠道,再以低于市場價的方式強勢參與市場競爭性交易。熟悉這些平臺操作模式的人士表示,電商自營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控制渠道;先有計劃的從上游大戶入手,一批批針對性的以“低價”手段搶奪線下大戶的下線中小貿易商客戶;按照這種既定業務邏輯,當上游的大戶代理商被擠壓的差不多之時,便要開始進一步將目標瞄準目前他們重點服務的中小貿易商,繼續以低價格與其競爭最終的終端用戶,取而代之,最終實現壟斷整個流通渠道。
隨之而來的,向上,可以左右鋼廠價格,線下則控制整個流通市場甚至是終端市場的價格體系;隨后,在線下流通渠道控制在幾家大型電商平臺之后,新的電商壟斷局面或將形成,當然也不排除平臺之間的“撕逼”行為可能出現。
以自營為主導的鋼鐵電商,平臺化或許是幌子
鋼鐵電商平臺是否應該發展自營業務,親身參與到線下交易鏈條中去,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支持方認為,鋼鐵電商自營,可以有效提升服務質量,降低價格水平;前期中小貿易商甚至十分推崇上海鋼銀、某網等平臺的自營模式,因為通過這些平臺的自營業務,能夠更加快速、低價的實現配貨、調貨;反對方基本上是已經深受其害的大戶代理商,在鋼材市場持續不景氣的現階段,鋼鐵電商為了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依托資本市場的資金支撐,大肆壓低市場成交價,以燒錢、虧損來換取中小商戶、終端的市場份額,目前某網、鋼銀等已經分別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展開此操作。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鋼鐵電商市場正處在初期“圈地”階段,不計成本地搶占更多市場份額才是其階段性主要目的,這也是其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
同時,專家認為,自營鋼鐵電商的流量其實少的可憐,幾乎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平臺已經成為該類鋼鐵電商企業的幌子;更為甚之,電商平臺幾乎就是個空殼,每天公布的平臺交易數據,幾乎80%的量,都是通過自營和直接購買鋼貿商交易底單后,人工通過后臺上傳,直接通過其電商平臺系統達成的交易量不足20%的比例。
“全產業鏈電商平臺、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等一系列的互聯網化宣傳,都僅僅是平臺用于講創業故事,向資本市場實現融資圈錢的砝碼而已。
“凡是與互聯網、特別是電子商務掛鉤的企業,在資本市場都特別受歡迎,很多企業都是如此,一邊打著互聯網電商的幌子在資本市場圈錢,一邊干的活卻完全跟互聯網不沾邊,更何況他們這種模式還沾了點邊呢”,某互聯網分析人士表示。確實,自從總理在年初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計劃之后,各行各業都在大興互聯網無縫對接,互聯網概念已經毫無理由地紅遍了天。
鋼鐵行業:電商應該是扶植、而非顛覆
電商平臺的優劣,最重要的便是銷貨能力,就是能不能幫助用戶銷得動貨;當然不應該是自己去取代用戶來銷貨,畢竟電商平臺的定位是服務,是一種工具,而非實體經營。
當一家鋼鐵電商平臺自身參與線下交易鏈條中去,跟自己客戶搶生意的時候,它違背了互聯網電商經營的初衷。
鋼鐵電商對于鋼鐵行業而言,應該是扶植、服務,不應是顛覆和毀滅。傳統的線下產業,是電商立足之根,倘若背道而馳,電商便是無根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