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與人、人與組織、人與社會的連接方式,本質在于提高社會運行效率。
不管是互聯網+傳統,還是傳統+互聯網,一場效率之變正在發生。交通、出行、零售正在因互聯網發生巨大的變革,生活級的痛點被一 一 突破。
然而在國務院“雙創”理念指導下,如果國家運行的最大主體政府組織和有關機構沒有規模化的參與進來,一切都顯得蒼白。可喜的是我們看到杭州等一批政府機構正在積極探索互聯網+效率的變革,用互聯網解決傳統政府采購的難點、痛點尋求效率的突破。
傳統采購幾大痛點 急需破冰
對于傳統政企,采購領域存諸多痛點:
1)成本高
2)不透明
3)效率低
傳統采購模式一般在線下進行,價格不透明,易滋生腐敗;而低價競標的招投標方式,也讓供應商以低價位標準供應,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交易信息溝通不暢,很難準確地滿足客戶需求,供應鏈的效率也受影響。相比傳統政企采購模式,互聯網讓政府、企業采購更加高效,信息變得更加對稱。互聯網技術帶來變革,解決了傳統企業的弊端。企業通過信息化采購,可以實現陽光、高效、低成本運作。
如何破冰?路徑就是:政企采購電商化。
看一個案例:
2016年起,阿里巴巴天貓商城和京東商城兩家特大型電商,正式進駐杭州市政府采購網上大賣場。根據政府采購的政策、預算、品目要求及標準,天貓和京東的首批辦公用品、耗材等3萬件商品先行入駐。兩大電商承諾:提供的商品價格不高于市場平均價及其在非政府采購渠道的價格,并在其售價基礎上再予以折扣優惠,進一步讓利政府采購。以前,政府采購的價格、質量、效率常常被人詬病,這都是政府采購不夠市場化導致的。”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副主任羅克非介紹。通過兩大電商海量商品和大數據運營能力,政府采購真正充分競爭,實現了“隨要隨買、價格可比、公開透明”,從而降低了采購成本。
財政部門、采購機構(單位)和電商實現采購全流程信息共享,實時監控。網上采購的每個動作都留下痕跡,防范了廉政風險。財政部門則通過大數據對商品成交量、價格等進行指標分析,規范預算編制和資產配置,有效防止浪費,節約財政資金。為提升供貨質量,杭州正在探索了電商信用星級評定體系。
自營電商受青睞
一個月前,2016-2017年度杭州市政府采購網上賣場項目入圍供應商結果公布,京東落戶杭州政采,成為杭州市政府采購電商供應商。從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涉及辦公用品、耗材、辦公設備和家電等多個品類,預計年采購額將達到5000萬元。
而在此之前,京東已先后中標廣州市政府、上海市政府、長沙線上圖書館等多個政府和事業單位的采購標的。2015年5月,廣州政府采購領域2015年最大招標項目結果出爐,京東成為中標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電子商城供貨資格商重要成員。同月,京東通過法定采購流程入圍上海政府采購耗材及數碼產品項目,正式成為上海政府采購電子集市供應商。12月,由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文廣新局主辦,長沙市圖書館承辦、國內最大的自營B2C電商平臺京東商城協辦的“長沙人‘惠’讀書”活動中,長沙圖書館通過京東智采平臺(JD-VOP),對接京東圖書商品,成為長沙探索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典范。
在政府、企業采購的選項中,自營電商正在成為香饃饃。
據最新發布的《企業網購報告》,中國企業網購市場主要有自營式和開放式兩種商業模式,其中,自營模式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年增速超過100%。
隨著企業網購市場的發展,供應鏈整合正在深層推進,開放式模式表現出局限性,而自營式電商由于能夠高效控制產品、技術平臺、物流、服務等諸多環節,競爭優勢正逐步顯現。數據顯示,京東在自營式企業網購市場已經占據四成份額。自營式模式的優勢在于其是一個在線交易的完整生態,從商品選購到付款、再到物流和安裝售后這一系列服務都可以實現,具有更好的用戶體驗。而開放模式電商對產品缺乏把控,不能提供完整的供應鏈支撐。
聚木成林,政府、企業采購信息化依然任重道遠
傳統政府、企業采購從傳統到互聯目前依然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從階段上看,修跑道依然是當下的重要任務。只有跑道修好了,平臺健全了,運動員,裁判,觀眾、各參與者,才能真正參與進來,實現規模化效率的提升。
政府、企業采購信息化建設需要依靠多方面力量共同合作推動。可喜的是,我們看到一些組織和機構已經在加速這樣的工作進程。早在7月份,京東聯合百強企業客戶代表、頂級品牌供應商、核心ISV、商用服務商等合作伙伴,共同發起成立了“企業采購信息化產業聯盟”。
伴隨著政府、企業采購電商化市場開始進入加速期,采購市場須建立起適合企業級客戶的產品、技術平臺、物流、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滿足企業采購需求的支持體系,通過多方推動,共同推動企業客戶采購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實現合作共贏。可以預見的是,在2016年,將有更多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加入電商化采購大軍,一場效率的優化正有序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