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報告由托比網研究團隊在多年數據積累、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撰寫而成,以期對我國現階段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整體呈現和全景式解讀。本報告主要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現況“、”紡織服裝行業借力B2B電子商務模式現狀分析“、”紡織服裝行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現狀分析”、“未來趨勢”四個部分組成,以求教于服紡行業的從業者、分析師。本報告歡迎轉載,轉載請嚴格注明出處,違者必糾。B2B相關其他行業研究報告請向托比網索取,公眾號:A18611348041 。托比研究團隊將對B2B各行各業做全面的分析報告,比如鋼材、化工、服紡、印刷等等,敬請期待。
紡織行業作為工業領域中重要的制造產業,也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產業之一,為我國經濟的騰飛和社會勞動力的就業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在“互聯網+”的時代風口下,紡織行業本身產業鏈較長,細分領域多,并且各個環節相對孤立導致信息不對稱、效率不高等問題浮現,急需要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推動整個行業轉型和升級。B2B電子商務模式為我國的紡織行業提供了生產方式的轉型、商業模式的革新、發展理念的升級、經營思路的變革、區域重心的轉移的升級與改造。
本報告由托比網研究團隊在多年數據積累、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撰寫而成,將分為三個方面來共同探討我國紡織服裝B2B行業的發展狀況。
從紡織行業的原材料說起,大致可以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兩大類構成,其中棉花和化纖作為紡織行業原材料是影響著整個行業主要利潤。
圖一:“十二五”期間我國棉花、化纖、紗、布產量增長趨勢
我國在過去五年中,棉花和化纖的產量均處于同比增長速度遞減的狀況。以棉花為例,我國棉花產量從2010年的597萬噸在2011年、2012年連續上漲為684萬噸,但從2013年開始我國棉花產量持續出現下跌直至2015年的全年561萬噸,出現了負增長態勢。說明我國紡織行業原材料供應不足或者說質量普遍太低,價格偏貴不足以形成與國外進口原材料形成競爭優勢。另外,在整個紡織行業中,紗線和棉布的生產可以說建構了整個紡織行業的一個核心產物,但事實是也出現了產量同比增長放緩的趨勢并且個別分行業比如布坯的年產量在2014/2015年跌破0增長出現了負的增長狀況。
圖二:2015年6月—2016年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內銷、出口情況
作為紡織行業三大類終端消費品:服裝、家用紡織品、工業用紡織品來說,和我們的生活最為密切相關的無疑是服裝服飾的消費,根據圖二關于我國最新的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織品銷售增長率和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率呈現的趨勢我們可以得知,我國紡織行業的終端類產品的內需放緩、出口出現斷崖式的下跌,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不僅與整個的國際市場需求乏力以及國內整個的消費環境和經濟疲軟有關,當然與我國相對落后的生產技術和設計也有密切的關聯。
圖三:2012—2015年我國紡織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利潤情況
從主營收入來看我國的紡織行業在2015年已經突破了4萬億并且利潤在2千億元以上但整個行業的增速在逐漸放緩,“十二五”期間我國紡織業整體的增速下降將近5個百分點。
圖四:2013—2015年我國紡織行業資本注入情況
根據托比網的觀察,從2014年以后我國的紡織行業整體的資本注入出現了拐角上升。根據我國紡織行業企業開展B2B的獲投融資來看自2014年資本市場也開始大范圍的投資。
通過以上對我國紡織行業的主要生產指標和經濟指標考察之后,托比研究團隊可以用5個關鍵詞來概括我國紡織行業的基本現況,行業整體發展速度放緩,個別重要原材料的生產出現了負增長,在終端消費品的輸出上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內需的消費也有了一定的回落,可以說我國紡織行業的基本面不容樂觀,但是資本市場卻信心恢復,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狀況,說明這個行業的再次煥發活力的急迫性與必要性的存在。
表一:我國紡織行業主要政策匯總
政策 | 要點 |
國務院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4號) | 引導紡織產業開展境外合作;繼續發展紡織服裝傳統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產業,鞏固傳統優勢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 紡織品參加中國標準走出去工程 |
國務院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 | 加快推動紡織等產業轉型升級,瞄準國際標準和細分市場需求,從提高產品功效、性能、適用性、可靠性和外觀設計水平入手,全方位提高消費品質量 |
國務院關于信息化建設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 | 加快紡織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 |
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國發〔2015〕28號) | 加快紡織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促進紡織等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 推進高新技術纖維和新一代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的產業化及應用。加快發展產業用紡織品。推動高端紡機和配件自主化。支持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 |
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 穩定國內外市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施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區域布局、加快自主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競爭力等 |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 | 通過引導社會投資、財政資金支持等多種方式,重點支持在輕工、紡織、電子信息等領域建設一批產品研發、檢驗檢測、技術推廣等公共服務平臺。 |
在過去的一年(2015年)是中國B2B爆發的元年,國家政策層出不斷,在不同側面上也助推了這一情景的發生,比如說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互聯網+戰略的落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等等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使我國的紡織行業在生產方式的轉型、商業模式的革新、發展理念的升級、經營思路的變革、區域重心的轉移都有了較大的調整。在整個國家推動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具體政策中,遠的不說,在最近的幾年,分別從智能化、電子商務化、跨境電商等等都給予了清晰的引領。
圖五:2007—2015年我國互聯網使用情況
如果說,國家宏觀政策是推動紡織行業的升級轉型的必要條件,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移動互聯的全民使用就提供了天時的角色。在2015年末,我國互聯網的普及率突破了50%,并且手機網民已經占據了整個網民數量的90%。
圖六:我國企業互聯網使用情況
中國已經完全進入了一個互聯網化,移動信息化的時代,中國將近有7000多萬家中小型企業的數量其中在今天將會有突破90%的互聯網的使用率,這些企業通過網絡進行營銷、宣傳、傳播等等,而作為中國的第二產業的工業在2015年時運用互聯網的使用率幾乎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第三產業保持一致,更甚的是制造業的互聯網的使用率已經超過了服務業的批零住售等,紡織行業作為制造業中的重要構成受到互聯網先天的影響之大更是必不可少。
可以說,這種互聯網技術的成熟運用也使得我國紡織行業在開展B2B的業務模式之時,更加青睞于手機應用端的使用,他所提供的不僅僅是碎片化和個性化的消費者的習慣使然,更是網站自身考慮便捷化和智能化運用的一種運營模式。事實上,在我接下去和大家所分享的國內紡織行業開展B2B的業務狀況之時,移動端的使用也的確成為了他們商業運作的一種最重要的載體。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整個紡織行業受整個宏觀經濟的影響,處于下行階段,整個行業基本面不容樂觀,行業急需要轉型和升級,而托比網對未來有足夠的信心,國家政策積極推動,互聯網發展,資本市場的景氣恢復都為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做好了準備,留給大家需要做的就是積極擁抱互聯網,積極發展B2B。
紡織業作為工業領域中經濟地位極為重要的行業,也與它自身整個產業鏈的流程中與其他行業的強關聯性有關。首先紗線行業、布坯行業、紡織行業的三類終端消費行業構成了整個紡織行業的一個核心,以它們為核心來看上游,可以涉及大農業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當然也涉及到了石化領域甚至國家經濟命脈的煉油行業;以它們為核心來看下游不僅僅有時尚高雅的娛樂行業也有和我們的息息相關的房地產行業;另外整體來看物流和金融在產業鏈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紡織行業與其他行業的有著較強的聯性。
在紗線行業中,大致分為原料提供,紗線提供,紗線需求三個部分。在原料的提供環節,原料可以分為化學纖維和天然纖維。其中天然纖維主要是棉、麻、毛、絲,它們從原產地的產出到采購商的收購之間存在較長的分銷環節,并且質量還不一定保證。在紗線提供環節,由于原材料的不同導致生產工藝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纖維加工商、棉紡加工商、麻紡加工商、毛紡加工商、絲紡加工商,而且紗線主要是通過層級分銷商進行下游的分銷。在紗線需求環節,紗線的采購者包括應用于民用和工業用布匹制造,也包括直接銷售終端。
在布料行業中,大致分為紡織原料商,面料的制造商,布料的采購商環節。在不同的環節有不同的痛點。其中坯布的制造商和成品面料商之間,存在面料的非標品化問題這就需要生產過程的規范化和標簽化的技術開發,另外在印染環節存在污染嚴重的問題。在成品面料的分銷環節一方面由于分銷的環節長會攤薄利潤并且傳統的分銷方式也不易于采購商去準確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布料,也使得成品面料商產生了庫存的壓力。整個分行業形成了找布難,買布貴的局面,另外布料中介的存在也說明了線下布料行業的嚴重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在服裝行業中,主要分為原料市場、服裝生產和服裝公司等。原料市場相當于傳統的服裝面料商,服裝生產商相當于服裝工廠,服裝品牌商相當于服裝公司。服裝公司有輕重模式之分,重模式的服裝公司有自己的服裝技術團隊和服裝加工廠,輕模式的服裝公司主要是運作服裝品牌。在整個服裝產業鏈條中服裝的生產商與面料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導致賣布難、買布難,另外服裝的分銷渠道長、環節多,推動成本上升,從而攤薄利潤,以后在渠道的扁平化成為服裝分銷環節的未來趨勢。
通過以上的分析,在紗線行業、布料行業、服裝行業都存在不同的痛點,托比研究認為這些痛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信息不對稱、渠道流程長、產品類目多。這些痛點急需解決。
有痛點就有解決方案。可以說,紡織行業天然具有與B2B結合的特征。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紡織行業產品SKU多,相對SKU豐富適合B2B的電商交易,行業信息不對稱,決策成本較高,兩端需要一個B2B平臺進行銜接,在整個的紡織行業的鏈條長,流通效率低下,這些由于信息不對稱效率低是B2B發展的必要條件,另外就是紡織行業充分市場化,競爭加劇,這些海量的競爭用戶需要B2B的自由貿易。
總而言之,紡織行業接入B2B電子商務之后,B2B電商縮短了紡織行業的交易次數和物流次數,打造柔性供應鏈提高了整個行業的流通效率;其次,B2B電商解決紡織行業找貨難的問題,提供前段采購者和后端供應商,打破信息鼓搗的局面;最后B2B電商通過服務的切入,引領了紡織行業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產生。
目前我國紡織行業中的企業B2B布局又呈現了一個如火如荼的趨勢,眾多企業瞄準行業痛點,都有所布局。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紡織企業在運用B2B模式布局平臺時對于整個產業鏈的劃分來看在上游原材料中主要集中在棉花和蠶絲,中游大部分集中在面料和布坯,且這一部分企業眾多,另外就是各類的綜合類企業比如說輕紡城和紡織網等等,從終端消費的產品來看以服裝流通為主。
從圖表上來說,資本市場對我國紡織行業的B2B企業也有所青睞,從投資的企業經營類目來看有上游原材料B2B平臺,也有下游的衣聯網、貨先生、貨多多、一起火電商、千家萬紡、辛巴達供應鏈等終端產品的制造商和分銷商,但最主要的還是集中在布料和面料的投資上。
從客觀原因上來說,在我國的紡織行業中,基本上85%的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這類企業在進行產品的購買和銷售時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周轉,但是傳統紡織行業的整體利潤的下滑致使一些金融機構投資度相對較低,使得這些企業開始規劃建立自身的供應鏈金融以及籌劃聯合起來與金融機構有所合作。另外,隨著我國各行業中小企業在開展B2B業務同時供應鏈金融已然成為他們進行商業模式的必要考慮的選項,其中也有不少行業有了成功的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使得紡織行業在借鑒之時犯錯的成本大大的降低,另外就是供應鏈金融本就是互聯網時代中互聯網金融的一種產物,互聯網應用的成熟也為這些中小型紡織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提供了理念的引導、流量的輸入和技術的保障。正是基于以上各種原因,我國紡織企業去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有著必然的趨勢,當這些紡織行業中的核心企業以B2B模式運營的同時。他們通過銀行或者P2P平臺進行一定資金的注入分別為分銷商和供應商提供了更加優質的增值服務,從而增強了企業網站的客戶粘性。
托比研究認為,目前我國的紡織企業在構建供應鏈金融的時候主要采用了自建和合作/投資兩種方式。自建供應鏈金融模式的企業往往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并且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了在線支付、在線融資、倉單質押等增值服務,比如說中國輕紡城。另外一種就是與金融機構合作的模式,這類模式較多,他們通過對接銀行、P2P平臺或其他金融機構主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為企業解決采購、加工、經營過程中所需的臨時性資金周轉需求,主要以存貨質押方式為主。比如嘉欣絲綢通過金蠶網開展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與中國建設銀行聯合推出的e棉通
以上,主要從紡織行業的主要生產指標和經濟指標的兩個維度呈現了我國紡織行業的整體發展的概況,另外在行業運行放緩的態勢下分析了我國現有的紡織企業積極開展B2B業務在紡織行業產業鏈的具體的運作情況,并就紡織行業供應鏈金融的問題作了簡要的分析。
托比研究認為關于紡織服裝B2B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紡織行業B2B供應鏈合力釋放。
縱觀當前國內紡織行業B2B企業,主要集中在棉花、紗線、布料撮合領域以及服裝流通領域,且以布料的撮合最多,各個環節彼此之間相對孤立,整體行業表現為單點發力的特征,而相較于整個產業鏈來說,產業鏈的效能可以通過前后端的資源整合進行發力和釋放。紡織行業B2B企業基本上都找準了適合自身發展的切入點,也形成了區別與其他競爭者的核心優勢,下一步均面臨著如何做大做強的問題,以自身平臺為核心,向行業上下游延伸將是重要的突破口,更大范圍降低行業交易成本,提高信息對稱性,釋放紡織行業的產業鏈效能,實現企業在紡織行業里從只是站穩腳跟到開疆擴土的壯舉。
第二,跨境電商成為紡織行業角逐的下一片藍海。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的生產、消費的出口國,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國紡織行業具有非常好的基礎為發展跨境電商積累了較多的經驗。紡織行業跨境電商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性等重要特征,可以跨越地理的限制實現商品的流通,形成資源要素稟賦的最佳組合。全球采購與全球分銷是眾多紡織企業的經營夢想,目前也有一些紛紛試水實踐。比如打造跨境電商聯盟的百圓褲業,收購韓國跨境電商平臺的森馬等,并且眾多紡織企業明確表示出要進軍跨境電商領域。在未來的十年間,伴隨著國際貿易的開放自由度不斷提高,跨境電子商務日趨成熟與完善,紡織行業的競爭將在跨境電商領域又將展開一番追逐與爭奪
第三,互聯網金融進入紡織行業B2B領域,金融成為各家企業爭奪的高地。
包括供應鏈金融在內的廣義互聯網金融已經在紡織行業B2B領域布局開花,在產業鏈前端基礎原材料市場、后端產品分銷渠道等整個鏈條都有互聯網金融的痕跡和影子,并已成為各個企業的重要發展戰略。從當前的紡織行業發展水平來看,無論是行業數據積累助推供應鏈資金需求與征信體系建立,還是財務手段升級拓寬金融服務模式與強化風控體系,都為紡織行業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通過金融不僅來掌控整個產業鏈上下游業務,還可以獲取更高額度的經濟回報,互聯網金融必將成為紡織行業爭奪的戰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