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二十余年為是消費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以終端用戶為中心,以消費為主線,迅速滲透進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已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消費習慣。中國從消費互聯網正加速邁向產業互聯網,各傳統行業尤其是農業、金融、制造、醫療、教育等都在與互聯網加速融合,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與多樣化及大數據云計算能力的發展,互聯網勢必將邁向從改變消費者個體的行為到改變各行業、政府乃至社會的“產業互聯網”時代。
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
經過二十余年的蓬勃發展,消費互聯網在面對一般消費者的新聞資訊、電子商務、社交網絡、搜索引擎、休閑娛樂等行業形成了模式化的發展態勢,市場已趨于穩定與飽和。近年來互聯網對產業的影響正在凸顯,互聯網主體已經逐漸滲透到企業和全產業鏈條、全生命周期,產業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隨著“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提出,互聯網將從改變消費者個體行為,走向改變各個行業、政府乃至全社會。未來互聯網將以生產者為中心,改變產業生產者行為,體現在互聯網對產業的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改造,從而降低成本、提升生產者運營效率。
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
產業互聯網有別于消費互聯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用戶主體不同,消費互聯網主要針對個人用戶提升消費過程的體驗,而產業互聯網主要以生產者為主要用戶,通過在生產、交易、融資和流通等各個環節的網絡滲透從而達到提升效率節約能源等作用;另一方面是發展動因不同,消費互聯網得以迅速發展主要是由于人們的生活體驗在閱讀、出行、娛樂等諸多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使其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而產業互聯網將通過生產、資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得到推進。
產業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有別于消費互聯網的“眼球經濟”,而是以“價值經濟”為主,即通過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尋求全新的管理與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創造出不僅限于流量的更高價值的產業形態。
政策推動產業互聯網發展
從黨的“十五大”提出“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到“十六大”提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再到“十七大”提出“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我國信息化與工業化的相互推動取得巨大成果,為互聯網的產業應用打下良好基礎。《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中指出“深化大中型企業電子商務應用,促進大宗原材料網上交易、工業產品網上定制、上下游關聯企業業務協同發展,創新組織結構和經營模式”;《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加速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增強各行業創新能力,構筑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和新動能”,“促進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能源、服務、農業等領域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還部署了“互聯網+”創業創新、“互聯網+”協同制造、“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智慧能源、“互聯網+”普惠金融、“互聯網+”益民服務、“互聯網+”高效物流、“互聯網+”電子商務、“互聯網+”便捷交通、“互聯網+”綠色生態、“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十一項重點行動。
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當前中國經濟當前面臨著產能過剩、耗能過大、服務業水平不高,服務成本卻居高不下等諸多挑戰,產業互聯網對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意義尤為重大。產業互聯網化的美好前景將為中國信息通信產業與技術的創新開辟巨大的市場。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信息通信技術在未來二十年年,有可能像電、汽車、抗菌素等工業革命重大發明一樣,成為塑造企業、社會、國家最重要的力量。未來產業互聯網中的龍頭企業將影響到信息、交易、定價、流通各個環節大數據的把控,而產業鏈在互聯網化過程中能否有效把控和使用上述資源關系到國家核心競爭力,關系到國家安全,同時產業互聯網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
互聯網對各產業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環節進行改造,使信息高效流通,從而形成更高的生產、資源配置以及交易效率。效率的提升將對整個社會有益,GE白皮書測算在航空、電力、醫療保健、鐵路、油氣五個領域提高1%的效率,未來15年中預計可節省近3000億美元。那么產業互聯網如何重塑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的呢? 例如農業領域,通過智慧農業,互聯網將通過精確農業、農業物聯網、互聯網云服務、大數據分析等來解決我國農業生產中精播、精施、精準控制、全程溯源等瓶頸問題,源頭上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環境污染問題,實現農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生產目標;通過農業信息化,介入到農業大數據、農業物聯網、農業移動互聯應用、種植業投入品平臺、農業地理信息系統等領域,并探索提供以數據分析為基礎的產品組合,增強農產品消費者的客戶體驗和客戶粘性;通過農資電商,將從農資生產、流通、營銷、服務各方面影響農業生產中的農資供應,進而變革農資生產商和農戶之間的關系;通過農業互聯網金融,農業龍頭企業可以建立起以農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的農業互聯網金融平臺,為全產業上下游提供金融的投融資、網上支付等服務。農業互聯網金融將貫穿于農資銷售和購買、農業生產全過程、農產品銷售過程的每個過程。產業互聯網對農業的重構就是通過信息流打通各個環節形成一個完善的農業互聯網生態圈, 這里信息極度開放和對稱,整個產業鏈共生、共贏、互利。
產業規模造就的巨大想象空間
市場規模永遠是創業者和投資人關心的首要問題,而這些傳統產業在這個問題上給予投資人一個個令人興奮的答案和數字,目前較為火熱的B2B行業,如鋼鐵、能源、建材、化工、農業、電子行業等,每個都是萬億級、甚至是十萬億級的市場規模。以十萬億級的化工行業為例,其中石油化工、塑料化工、精細化工三個子行業都擁有萬億級的市場。因此,沒有人會懷疑這些行業能夠孕育出百億級的平臺型公司,更是存在千億級獨角獸的想象空間。
產業互聯網本質是利用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結構并提升各行業整體的生產運營效率,未來將是互聯網真正改變社會、改變企業、改變每一個人生活最關鍵的時候,是屬于產業互聯網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