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消息 七公里向i黑馬獨家透露,獲得啟明創投領投,真順基金跟投的500萬美元A輪投資。公司方表示,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地域擴張。此前它曾獲真順基金的700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
“七公里”隸屬于陜西奇志共利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部位于西安,研發和運營在北京,是一家基于saas和倉儲物流體系的農資B2B電子商務平臺,核心團隊由深耕農村十余年的農資營銷專家,以及來自阿里、美團、去哪兒網的技術和銷售高管組成。
與農資行業傳統三級批發模式不同,七公里通過“SAAS+7MALL(商城)+TMS(倉儲物流)”三大系統打造“廠家——小B門店——農戶”的7KM模式,使得小B采購總成本平均節省15%,貨流速度平均提升50%以上,同時形成了結構性數據沉淀,改變了整個農資流通過程中無任何數據的落后現狀。
目前,七公里擁有近3000家小B門店,覆蓋陜西、河南、河北三個市場。2016年5月單月訂單數2100筆,交易額過億,其中有毛利的自營產品占比不斷提升。
七公里CEO王飛表示,2016年內將業務擴展到10個省份,豐富SKU數量,增加自營商品的銷售,并在化肥基礎上擴充其他農資產品,增加客戶量和平臺交易額。
i黑馬:您在農資行業打拼了十三年,當初為什么選擇這個行業?
王飛:2000年,我第一次創業時是做營銷策劃公司,主要面向快消品客戶。到2003年,我決定專注于某個行業,調研后選擇了農資(化肥、農藥、種子、小型農機具、飼料等)行業。每年的農資市場總量超萬億,有“標品”、“絕對剛需”、“上下游分散”三大特點,但促銷手段幾乎空白,連海報、易拉寶宣傳都沒有,可開發的空間特別大,于是我們就從農資營銷策劃開始做起,慢慢打到了內部。
i黑馬:農資這個行業有哪些痛點?
王飛:第一,廠家——批發商——零售門店(小B)——農戶的層層加價的方式使得銷售鏈條較長,貨物流轉速度很慢,單批次周轉天數高達20--30天,也導致廠家營銷費用變高、物流配送費用變高,最終推高了售價。
第二,整個行業沒有任何數據沉淀,化肥、農藥、種子到現在都沒有條碼,貨物出廠后就相當于和品牌方失聯了,小B更是傳統的手工記賬,他們在銷售、采購、庫存管理上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而且沒有適合這個群體的工具可以使用。
第三,農村是個熟人社會,每個小B周圍都有超過兩三百家的農戶,但小B對客戶的管理還停留在記憶力識別階段,這其中存在用互聯網協助小B做好CRM的機會。
i黑馬:七公里是怎樣解決這些痛點的?
王飛:首先,我們建立了廠家——小B門店——農民的鏈條模式,使小B可以直接采購到廠價產品,并通過智能訂單匹配讓廠家直接發貨給小B,降低了物流成本,使貨物流轉速度平均提升50%以上。
其次,我們建立了基于saas和倉儲物流體系的商城APP,小B用我們的APP可以實現線上的采購、銷售、支付,以及整個庫存的盤點、CRM的管理等,從而做到科學規范地管理自己的門店和客戶。
最關鍵的,我覺得我們實現了從廠家發貨到零售給C端客戶的全面的大數據沉淀,甚至廠家也可以從大數據分析中提煉用戶畫像,改進產品與服務,實現精準營銷。
i黑馬:很多做產業的B2B電商會涉及消費分期、技術服務等增值服務,七公里目前有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王飛:所有的產業B2B其實都是可以做金融的,但是它一定是基于一段時間扎實的數據積累之后才能能夠進行的,我們目前還處在戰略規劃階段。另外農技方面公司會依據市場以及作物情況給小B系統的技術培訓,但具體的技術服務還是由小B完成。
i黑馬:七公里未來的發展規劃是什么?
王飛:未來我們會繼續深耕農資電商,業務領域上,我們會由化肥產品延伸到農藥、種子等品類;市場范圍上,計劃在2017年內由目前的3個省擴展到全國;具體交易上,希望兩年內平臺交易金額突破100億元、合作小B數量超過5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