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意”的關鍵
隨著政策明晰,醫藥B2B商機爆發,目前已經成為最具投資價值的領域,引來傳統企業如國裕商城,以及互聯網巨頭京東、阿里等競相角逐。
但是對于醫藥B2B,也有人認為它并不是一門好生意,至少是難做的“好生意”,原因有二:一是各地衛生醫療機構都建有非營利性的藥品集中采購平臺,全省公立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和藥品供應商在平臺上完成藥品采購,所以以OTC為主的零售市場,例如小型零售藥店、非公立醫療機構等;二是即使對于零售市場,它們還是習慣打電話采購并討價還價,而B2B是網絡訂貨且明碼標價,沒有砍價的空間,它們就失去了參與的興趣。
我國傳統的醫藥流通鏈條效率低、成本高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藥企到最終的零售藥店,中間需要經過總代理、中間代理、配送公司等環節,流通環節占零售藥店進貨成本的55%以上。某醫藥B2B平臺創始人也因此公開表示,如果醫藥B2B能對傳統的批發行業供應鏈進行改造和優化的話,那醫藥B2B就會是一門好生意。
在此背景下,個別擁有醫藥行業背景的醫藥B2B平臺利用自身專業優勢,開始在破解線下整合難題上進行大膽嘗試。
醫統天下率先破題
藥品終端網在連續融資之后,決定2016年在全國建立分支機構,大舉擴張,藥藥好等B證平臺也都在積極擴大版圖。至此,筆者從兩類B2B平臺中發現,A證企業正在調理有序的積極完善布局,B證企業正在積極拓展版圖。
同為第一梯隊的醫統天下則早已搶先破題,邁出實質性步伐。在全國建立分支機構,目前,醫統天下已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成立了30個事業部,擁有150余家城市服務站,近2000名地面推廣人員,這些資源都是醫統天下發展的一大重要利器。
據知情人士透露,醫統天下是站在戰略高度對線下資源整合,既要從面上鋪開——在全國建立分支機構,更要從點上深耕細作,務求打造出醫統獨有的競爭優勢,在2016年初收購要聯科技就是這一思路的體現。
要聯的優勢是其在河南已有成熟模式與市場布局,醫統天下將要聯科技的成熟模型,快速復制到全國各地,為當地的藥廠、藥店、藥批帶來真正的實惠與價值,從而為實施全國戰略布局奠定良好的基礎。
目前看來,醫統天下與要聯科技在人才輸出與技術上融合上表現堪稱完美,所以在市場上動作不斷,已開展“鋪設綠色通道,共建陽光藥房”系列活動,整合了多家優質藥批商以及藥店終端企業。對此,醫統天下相關負責人表示,醫統天下收購要聯科技后,“1+1>2”效應顯現,進一步提升了醫統天下服務終端市場的能力。
業內人士表示,在如何整合線下資源方面,醫統天下率先破題,做出了有益的嘗試,而且效果明顯,為整個醫藥B2B行業的發展起了標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