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B2B異軍突起,一躍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甚至被預言有可能誕生下一個BAT。
2016年年初,央視知名主持郎永淳辭職加盟找鋼網,引發熱議。而幾天后的1月15日,他又因主持新東家的E輪戰略融資發布會成為焦點。這一次,找鋼網獲得融資達11億元人民幣。
4年前還在為融資頭疼的找鋼網,如今早已獲得了迄今為止B2B行業規模最大的單筆融資。
這并不只是找鋼網的勝利。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B2B分會秘書長劉寧波告訴《瞭望東方周刊》,B2B市場整體的爆發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B2B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互聯網+、供給側改革的政策環境,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的解決,有賴于技術提供的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他說。
IDG資本創始合伙人熊曉鴿,在過去的3年半時間里連續投資了50多家B2B平臺,他預言:下一代BAT將不再是清一色的B2C(面向消費者的)公司,B2B(面向企業的)創業者有更多機會。
B2B市場緣何一躍成為矚目的焦點?
劉寧波告訴本刊記者,B2B市場主要包括大宗產品交易和SaaS企業服務兩部分,B2B電商平臺和企業辦公軟件是其主要業態形式。“2015年后,各路資本魚貫而入,B2B市場異軍突起?!?/p>
中企動力總經理陳鳴飛把B2B市場的爆發稱之為“逆流而上”。在他看來,B2B市場絲毫未受2015年資本市場的影響,反而受到了空前的追捧。
有數據顯示,私募股權投資在2015年扎緊了“口袋”。最具標志性的事件,便是在互聯網領域紅極一時的O2O,一年中共發生了83起天使投資退出事件,其中包括6筆IPO退出及43筆新三板掛牌退出。
但B2B市場卻迎來了“晴天”。
《2015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13.9萬億元,同比增長39%;SaaS領域共有344家創業公司成立、409起融資事件,融資額高達232億元人民幣。
其實,B2B市場的“逆流”,緣起于目前困擾中國經濟的兩大問題。
“產能過剩使得大宗商品交易進入買家市場,善于利用網絡撮合信息的產業垂直電商興起。”廣東粵港通投融資服務中心機構二部總經理荊昕分析稱,“人工成本上升,企業發展遭遇瓶頸,而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效率,一下子激發了企業服務市場?!?/p>
2014年9月,劉育弘參與創辦了化工橡塑交易電商平臺快塑網。在她看來,B2B電商整合了塑化行業上下游資源,消除了信息不對稱的弊病,可以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移動管理平臺紛享逍客廣州分公司總經理白世強則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其公司產品從一開始的企業“移動社交工具”正在轉型為“移動銷售管理平臺”,因為這正是當前企業最大的痛點。
工作人員在查詢電子交易市場的原料交易數據
在劉寧波看來,“B2B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早期往往歷經坎坷,阿里巴巴就是這個行業發展的縮影。”
作為中國最早的B2B業務提供商,阿里巴巴(1688.com)1999年在杭州成立。當時,它還只是一個幫助買賣雙方發布信息并撮合其交易的平臺。
直到2012年阿里巴巴的B2B公司在香港退市,宣告了以信息模式為特征的B2B 1.0時代落幕。而早期的慧聰網、環球資源,也有著類似經歷。
“當時的投資機構,哪有時間理會增長慢、退出周期長的B2B行業。”根據托比網投融資數據庫的統計,2014年之前B2B獲得投融資的,每年不會超過10家。
做銷售出身的白世強,經歷了B2B行業從“默默無聞”到“成為爆款”的全過程。
2012年7月30日白世強加入紛享逍客前,公司的整個團隊還“蝸居”在民宅。為了租一間像樣的辦公室,CEO羅旭甚至賣掉了自己在通州的房子。
“見投資人,只講了10分鐘,產品就被斷定不行,連續6個月都如此碰壁。”白世強說。
然而,資本市場在2015年風云突變,O2O并購潮不斷,B2C市場最終變成了互聯網巨頭間的較量,多數投資機構開始把精力放回原本并不看好的B2B市場。
“紛享逍客”的處境相較之前完全不同了?!巴顿Y機構開始追著要投我們,公司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撥投資人。”白世強說,紛享逍客僅在2015年一年就融資3次,三輪融資金額共計突破1.6億美元,“創造了企業級服務商融資的紀錄”。
BAT(百度、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也將戰火燒到了B2B市場。
2014年12月,阿里巴巴發布免費溝通協同辦公平臺“釘釘”,截至2016年4月,已覆蓋了超過150萬家企業組織;2015年11月,阿里巴巴聯手五礦集團推出五礦阿里鋼鐵平臺,進入大宗商品電商平臺。
2016年4月,騰訊正式發布企業辦公工具“企業微信”,直指阿里“釘釘”。
就在騰訊發布企業微信后,百度也重啟了早年擱置的移動辦公計劃,入局B2B市場。
“這是一座被遺忘的金銀島。”劉寧波說。
在他看來,B2B的商業模式正從信息平臺轉化為電子交易平臺,并逐步向綜合服務平臺演進。“未來,各細分領域都可能誕生一家包括交易、物流、金融等綜合服務的B2B平臺,它們在交易服務的基礎上,延伸出各種增值服務,用大數據和互聯網金融賺錢?!?/p>
其實,B2B平臺最典型的代表阿里巴巴,近年來一直對外宣稱自己是一家數據公司。借助于阿里旗下電商平臺的購物和支付體系、合作伙伴及大數據能力,螞蟻金服推出了“芝麻信用”,并不斷衍生和拓展業務場景,切入信貸業務。
而阿里巴巴B2B事業群決策支持負責人董錚在全球B2B生態峰會的演講中表示,B2B未來的機會有三個方向。
“一是全產業鏈生態合作,利用互聯網的方式從效率上解決線下步驟,打通全產業鏈;二是垂直開放的合作,阿里和五礦的合作開了個頭;三是基于打通的信息流,布局征信和金融業務?!?/p>
SaaS企業服務也“別有洞天”。
“即便在BAT入局的情況下,SaaS企業服務也擁有大把機會?!鼻G昕說,一般都會爭搶大企業客戶,但真正的機會恰恰在于中小企業用戶。
“中小企業發展迅速、決策靈活,并且對于效率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對于SaaS企業服務擁有多樣化的需求?!彼f,中小企業往往因為體量小而被忽視,但各方估計,中國的中小企業用戶早已超千萬,這片集腋成裘的藍海市場先到先得。
小滿科技是一家提供企業級SaaS服務的互聯網公司,他們的產品選擇外貿細分行業切入市場,避開了與巨頭的激烈競爭。
小滿科技創始人文博亮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外貿企業服務在國內是一個幾百億元的市場,而現在這個領域做得最好的企業一年收入也沒有達到一億元,因此市場的容量和潛力都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