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深化推進大會召開,會議公布了綜試區第二批制度創新清單,出臺了一大批便利化舉措。
創新
推出第二批制度創新清單
第二批制度創新清單涉及10個方面30項措施,更加注重以跨境電商B2B為重點,更加注重產業發展和生態圈的營造。
創新金融服務
支持綜試區跨境電商信用保障體系建設,探索建立股權投資基金和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以及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利用所擁有數據資源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
進一步推進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將試點支付機構辦理企業跨境電子商務貨物貿易項下單筆交易限額由等值5萬美元提高到等值20萬美元。
簡化個人電商開立外匯結算賬戶程序,境內個人電商在“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平臺備案后可開立外匯結算賬戶,不受個人年度等值5萬美元結售匯總額限制。
優化智能物流
增加新航線、新設接轉專線、增加來往卡班、水陸空鐵聯運等方式,延長長三角區域城市和綜試區跨境園區的一體化物流通道,鼓勵做大做強跨境電商海外倉網絡。
出臺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便利化舉措
通關監管便利化
對綜試區B2B出口業務實現通關作業無紙化;推進全國通關一體化和“一地注冊、全國報關”等海關便利化措施;實行企業分類管理,對誠實守信的B2B出口企業適用較低出口貨物查驗率,優先辦理通關手續。
檢驗檢疫便利化
對綜試區內生產企業,出口工業品類做到隨報隨放,以事先和事后檢驗監管為主。
出口食品類來自示范區或者一類企業,采信企業自檢結果,做到當天核放。
其他出口食品類在風險評估基礎上降低抽檢比例;給予B2B出口企業申領原產地證書優惠政策。
退稅管理便利化
縮短退稅時間,對納稅信用資產狀況好的跨境電商企業,在申報受理后,確保20個工作日內完成退稅;提供退稅綠色通道,對B2B出口企業退稅指標提供保障。
外匯結算便利化
簡化B2B出口企業的外匯名錄登記手續;允許A類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貨物貿易收入免于進入待核查賬戶;簡化A類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貿易信貸報告,允許人工批量報備數據;推動銀行與“單一窗口”聯網,實現網上外匯結算。
產業發展便利化
引導企業使用信保產品爭取更多的線上訂單;擴大B2B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建設B2B示范園區,便利B2B出口企業的注冊登記,推進“允許商務秘書企業登記”、“一室多照”、“工位注冊”等便利化注冊登記措施。
300家電商給予重點扶持
杭州綜試區還推出首批300家跨境電商B2B市級重點企業,將給予重點扶持。
杭州綜試區與阿里巴巴聯合共建信用保障資金池,阿里巴巴對每家市級重點企業在原有信保額度基礎上增加50萬美元信保額度,并在通關效率、退稅和結匯上給予傾斜。
服務
擴大“單一窗口”平臺應用
“單一窗口”綜合服務平臺打通了“關、稅、匯、檢、商、物、融”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跨境電商B2B企業,只要在前期完成備案手續,在接到訂單后,只需要登陸“單一窗口”平臺,將相關訂單信息按要求輸入系統,系統后臺就會自動將相關數據同時發送給海關、國檢,并將退稅申報發送給國稅、收匯信息發送給外管,實現數據化全申報。
跨境電商B2C企業,在“單一窗口”平臺則已經實現了一次備案、多主體共享、全流程使用。備案后的相關數據會直接發送給關、檢、匯、稅,由不同部門分別審批后再將結果統一反饋至“單一窗口”,供后續流程使用。
有企業做過比較,從國外發貨空運到蕭山機場,再通過海關等監管部門最后到消費者手中,可以節約一半時間。
目前,原申報地為寧波上海等共計14個申報現場可通過“單一窗口”,實現在杭州申報,并從上海外港、上海洋山港、北侖港、梅山港等口岸出境。4月份以來,企業通過單一窗口出口貨物申報時間從約4小時縮短到目前平均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