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2017中國互聯網產業年會上,多位知名網絡企業負責人和網絡專家認為,未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分享經濟等,將逐步推動經濟產業升級,改善公眾生活,孕育出新的“獨角獸”企業。
“人工智能不只是MASTER和人下圍棋,將來會應用到各種業務中。”谷歌全球技術總監、上海研發院院長陳曉說。
當前,無人駕駛汽車、在線智能翻譯、可穿戴設備等人工智能設備正走近公眾生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說,有機構預測,未來10年幾乎每個應用和服務都將包含一定的人工智能。百度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也曾預言,靠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已經沒有可能再出現“獨角獸”了,未來的機會在人工智能領域。
陳曉說:“人工智能最大的應用是,將海量的信息幫助人類讀懂、消化,并建議給人類。”針對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問題,目前有公司依據醫生的診斷案例大數據,研制人工智能機器,未來可以用這個機器快速診斷糖尿病患者是否發生視網膜病變。
“我國以電商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發展勢頭良好,但工業互聯網經濟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鄔賀銓說,這是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新空間,將孕育出新的“獨角獸”企業。
“智能制造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預測2017年互聯網發展趨勢時表示,制造業與互聯網的加速融合,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趨勢。
通用電氣5年前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通用數字化集團中國區咨詢及解決方案總經理張超說,工業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互聯網消費激活了需求側,現在應該利用互聯網技術激活供給側,而供給側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工業制造。
紅領集團本是傳統的服裝企業,近年來推出全球服裝定制供應商平臺,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董事長張代理說,這個平臺實現了在大流水線上定制生產個性化產品,近年來企業收入大幅提升證明,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也可以有很好的發展空間。
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賀東東認為,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起步基本上處于同一窗口期。中國的優勢是工業門類全、機器數量多,大數據資源豐富。缺點是制造業距離工業互聯網時代還太遠,中小企業多,很多企業沒有足夠的錢和人才去發展工業互聯網。國家應該建立工業互聯網云或平臺,讓這些小企業接入后立即就能應用。
網約車、房屋短租……分享經濟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在交通出行、房屋租賃、家政服務、酒店、餐飲、旅游等領域,涌現出摩拜單車、小豬短租、愛大廚、途家等企業。
在預測2017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趨勢時盧衛說,國內分享經濟領域將繼續拓展,教育和醫療可能成為分享經濟發展的新領域,這方面企業的數量將不斷上升。
分享經濟充分利用社會閑置資源和資金、勞動力、知識等生產要素再利用,也把熟人之間的分享關系擴大到了陌生人群體。
我國有超過7億網民,有專家提出,當前“人口紅利”正逐步減弱,可以用分享經濟更多地釋放“網民紅利”。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說,分享經濟作為創新的商業實踐,相關部門需要給創新留出試錯的空間,對于已經阻礙分享經濟創新發展的政策和制度應積極主動地進行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