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后才過去東鳳某小家電廠做網絡營銷主管的小楊忽然給老板給炒了魷魚了!
原因既然是:網絡營銷浪費錢!
小楊我也認識,是一個挺靠譜的80末小青年,做互聯網也有一定的年份了,算是高手一枚!
我去年參加佛山一個電商協會的論壇時候,小楊坐在我旁邊,跟我侃侃而談。沒把我侃暈,倒把隔壁的劉總聽的兩眼放光!
然后,劉總就要了小楊的微信和電話,對他展開了瘋狂的追求!又是許諾高工資,又是有分紅,最后還許諾了很多東西,終于把小楊從佛山挖來中山。
等小楊來了后,劉總以為從此可以借助互聯網平步青云,就有了接不完的訂單了!
小楊因為有了蠻大的激勵,也很努力的去做前期鋪墊。建站、做圖片、找美工。。。。。全部是花錢的活!
過完春節后,小楊漸漸發現劉總看他的眼神變了,畢竟一個多月過去了,小楊就花了劉總好幾萬元,而且無論阿里巴巴也好,官網也好,都還沒有上線呢。聽說,網站上線后,還要花點錢推廣。。。。
好不容易3月份網站上線了,正準備推廣呢!小楊找劉總申請5000元推廣的時候,劉總壓抑已久的情緒爆發了。
于是,好好一對鴛鴦就分道揚鑣了。。。。
這似乎是大多數傳統企業老板轉型互聯網的時候,常常發生的事情。。。。
很多老板在開始做互聯網后,一定會一段興奮與迷茫的過程,然后就是懷疑,因為有不斷的成本支出。
這些就是我們所說的“沉默成本”,而“沉默周期”越長,成本支出也越大。這項成本包括了“現金”與“時間”。
網絡營銷的推廣前期是有一個無法回避沉默成本的,而前期的團隊磨合包括團隊與老板的磨合都是網絡營銷生與死的博弈。
老板在沉默期能承受多少的現金壓力,或者說老板準備了多少銀子來維持多久的沉默周期,都是一個對老板本人和網絡營銷團隊的考驗。因為誰也無法確切的回答這個問題,心理預期的費用和周期往往到了最后不是想像中的結果。
如果小老板沒有足夠的心理陳默成本預期,在頭幾個月里,光花錢而沒有生意可做,或只成交了微不足道的一兩個小單,此時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放棄網絡營銷,原來想以網絡營銷創業的夢想,頓時化為泡影,還到處宣揚散布網絡營銷“忽悠論”。
因此,傳統企業老板轉型互聯網的信心及成功與否,要在三個月內見分曉,最好在一兩周后能夠接到業務咨詢電話或QQ詢盤,那就會讓老板能欣喜若狂,大喊:“互聯網,我愛你!”。
如果,在三個月內沒有任何網上反應,光支出而沒有收入,那就可能放棄網絡營銷,高喊:“神馬都是浮云”之類。
我早幾年就看破了這個問題,因此現在我在做B2B互聯網生意培訓的時候,一定要老板和業務主管一起來聽。
一來給老板足夠多的心理預期的沉默成本,二來也真正系統的教一些做網絡推廣工作的,盡快在一兩個月內就拿到一點點成果,這樣才會有足夠的信心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