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是電商平臺數百萬的賣家之一的時候,你就成為電商平臺的一枚棋子,平臺之間的博弈往往不會考慮中小賣家的難處,中小零售商的數據和流量應該進行兩手準備。”近日,在千米網迎來4周年之際,托比網記者對千米網CEO李寧進行了專訪。
大玩家玩大概念,小玩家還是要腳踏實地
無人零售領域近期十分火爆,對此李寧表示,無人便利店相對來講做的是概念店。京東、阿里、蘇寧等大玩家基于他們多年的技術、數據積累進行探索,無人零售未來2-3年可能會被人們所接受,這也代表著一種趨勢,但是目前并不能完美的實現落地。包括人工智能領域在內的概念性技術并不能迅速運用到門店的實際消費中,可能對于大城市落地較為容易,但是對于中小城市來說十分困難,目前這些概念還是不太適合發展規模性商業。
在李寧看來,對于沒有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小店甚至連內部IT化都尚未實現的現狀,提供一套互聯網IT工具來進行升級武裝是最實在的。小店經過長時間的經營積累一定的會員數據后,利用這些最基礎的數據做一些智能的沉淀分析,有效改善經營效率,提升銷量,這個才是切身實際的。
數據和流量不能直接交付給電商平臺
李寧解讀新零售概念時表示,新零售就是互聯網IT,首先是通過軟件賦能的方式來提升效率。云端的軟件不受時間、空間的控制,能夠隨時管控與經營生意,而且避免了傳統軟件更新換代的問題;其次就是去中心化的流量運營。互聯網出現是讓信息與資源分享更加高速、便捷,雖然平臺式的盈利模式確實便捷了消費者和一部分賣家,但是平臺通過掌握一手流量、分發二手流量賺錢的盈利模式似乎違背了互聯網發展的初衷,所以去中心化的流量運營建議商家可以依托于多個大平臺,并在平臺之外自建渠道去經營自己的流量。現在的社交網絡,包括微信、直播、今日頭條等等都是可以自建自營的備選渠道。平臺生意可以繼續做,但是受電商平臺競爭的影響,在不得不做出抉擇的時候,自建渠道便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補充。
“目前中小零售商他們最大的困惑是賺錢很難,因為電商的沖擊將線下消費者吸引到線上來。而未來的銷售應當是全渠道的,哪怕是一個小門店,也應該讓你的消費者在互聯網上找到你。”李寧解釋道:“互聯網IT能把已有的業務IT化,而且能夠把小店線上化,增加與客戶線上的連接,促進二次消費。而千米網有針對性提供的交易系統可以把流量來源和交易系統打通,這樣就基本解決了流量問題,同時再做一些運營上的指導,就能夠幫助中小零售商把生意做好。”
在搖擺中堅定,未來義無反顧
據托比網記者了解,千米網前身是深耕電商貿易行業的歐飛網,在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后最終決意通過軟件的方式去服務行業,因此孵化出千米網。但是千米網曾在做軟件還是平臺之間搖擺過近兩年的時間,經過產品的不斷推出與否定,直至2016年下半年開始審視自己,決定專注于軟件產品,砍掉了與軟件不相關的業務,并且在產品定位上更加專注于接地氣、以用戶為導向的產品。
“千米網一路趟過了太多的坑,不僅花費了很多金錢,也錯過了很多機遇,但是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軟件更接地氣、更貼近用戶。”李寧表示,不僅僅是B2B行業,任何行業都會被技術催生和改變,很多新奇的東西逐漸在改變人們的生活,但這是基于技術和商業很好的嫁接基礎之上的,而嫁接最好的方式就是出現一個用戶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對于千米網來講,就是千米網給客戶提供的軟件。所以千米網是以技術和產品驅動為核心,專注于軟件。
據介紹,千米網軟件研發人員預計今年年底將達到60%,關于未來的發展規劃,李寧表示:“定位不會變,我們還是做電商SaaS,產品在未來半年內會有一些增加,比以往擴大了用戶畫像的范圍,根據不同的用戶畫像做交易系統。并且2018年下半年可能會提供一些軟件類的增值服務,例如金融方面的支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