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1688平臺發布2018年工業品市場年鑒,深入全面分析了1688平臺在工業品領域一年的發展。
其中的一些核心數據包括:
從生產資料到通用物資覆蓋全品類五金、電工、安防等50+行業類目、1700+品類、數億商品數。
已有近300家百億級大規模企業入駐1688工業采銷平臺,詢價采購單數超60萬張,年采購規模超1000億。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買家數量則近千萬。
2018年,1688工業采銷平臺現貨在線交易實現354.5%增長。
1688工業品領域與一般意義上特指MRO的工業品有所不同,與1688長期深耕的消費品領域相呼應。比如,諸多化工品牌就入駐了1688工業市場的品牌站。
如果從產品設計的角度看,1688工業采銷平臺有如下特點:
1、基礎設施化——1688長期以來一直以基礎設施的身份參與到中國產業互聯網的建設之中。
盡管曾有過供應鏈角度的嘗試,但最后仍是以自身最擅長的基礎設施角度賦能。這與該領域,比如MRO領域產業互聯網中的自營模型主導的平臺呈現出極大差異。也正是這樣的定位,使其品牌站和超級店的組合顯得特別。
品牌站使B端的品牌擺脫了C端單一形態的旗艦店,更完整地從企業數字化的角度提供解決方案。完整的授權經銷體系線上化遠遠超過旗艦店銷售的價值。
超級店的設計幫助1688成為平臺的平臺,幫助平臺實現面向客戶的專業化服務問題。狹義上的競爭對手成為合作伙伴,各自發揮出自身的價值。比如在面向大型企業買家上,相較于不同的企業信息化系統,1688更容易實現接口的打通,從而將大型企業納入到自己的服務體系之內,同時滿足企業的陽光采購和專業服務的需求。
2、深抓采購端——如果將工業品類目和消費品類目做比較,毫無疑問工業品類目更容易呈現出采購端的價值。
簡單來說,消費品大多數呈現出分銷到神經末梢的狀態(比如類似夫妻老婆店這樣的終端);而工業品則因為大型企業的采購行為,在品牌商分銷以外呈現出了另一組場景——企業采購。
這一組場景目前在行業內最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分銷型的平臺和采購型的平臺往往會將對方視為競爭對手。實際上,由于兩種模型的面向對象,目標之間都存在巨大差異,目前的相似可能更多反映出還未找到適合各自的模型。一個簡單的論斷可以描述為,分銷型面向產品/SKU,而采購型則面向企業。比如說對電子承兌匯票的考量,主要針對大型企業的付款特征所作的優化,并帶來增幅超10倍的采購訂單量。
1688平臺發布的年鑒同時對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其中在需求端,大中型企業的線上化采購和數字化采購基礎上的深度協同兩大趨勢越發明顯。供給端生產商在渠道建設的數字化,生產制造的智能化和小批量定制化能力則提上日程。流通端的趨勢則與企業職能的豐富與升級有關。
1688平臺工業采購板塊的出現到目前大致經過兩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據托比網觀察,其進一步發展將對上述能力進行持續優化,而在細分業務場景上,圍繞品牌商的線下渠道再整合(如批發市場),本地服務屬性的挖掘都將幫助平臺實現更為高效的成長。相較消費互聯網,工業采銷平臺的流通端具有人群固定易識別,地理位置聚集顯著,產品交付服務屬性強等特點,相信上述舉措將幫助平臺進一步夯實基礎,工業品采銷服務將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