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發展與競爭中,世界級一流企業都是核心主力。越是發達的國家,世界級一流企業就越多,美國的經濟實力全球第一,美國也是擁有最多世界級一流企業的國家。我們要成就中國夢,如何推動中國的一些優秀企業發展成為世界級一流的企業,成為中國經濟、產業與技術發展的核心力量和領軍者是現在到未來若干年中十分關鍵和十分重要的事。世界級一流的企業不等同于世界500強,因為世界500強是按照產出規模與資產規模排位的,世界級一流企業當然有相當的規模,但更為重要的是它在本產業領域擁的技術、產品、服務、管理、效率、創新、文化等方面有無可置疑領先地位,我們稱之為公認的領先。
成就世界級一流企業對中國企業來說是可能的,因為我們企業發展恰逢偉大的機遇期。第一個機遇就是中國的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后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消費需求正在發生巨大的轉型升級,這就給企業創造了產品升級、技術創新、服務提高,從而從價值鏈低端上升到價值鏈高端的可能,提供了成為價值鏈控制者的發展機遇。
第二個機遇是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大規模爆發,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顯現,新經濟形態將全面取代傳統工業經濟生產形態。這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偉大的機遇期。兩個機遇碰撞在一起,將產生巨大的市場潛力,因此處在這一時代的企業是幸運的,同時也是需要努力付出的,因為新型經濟形態需要新型企業,開創新的市場,謀求新的發展。
新經濟的實質,就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的誕生并逐步成為主導力量,這一新的生產方式就是我十年前所預見的“互聯網為支撐的智能化大規模定制生產方式”。這一方式既是消費需求由被動式轉變為主動的個性化消費需求的過程,也是由新一代互聯網、智能化、大數據等技術變革融合所導致,典型的就是德國的“工業4.0”和以美國的“CPS”為代表的智能制造服務系統,這一系統的核心生產就是大規模定制的展開與實現。這是一個后工業社會的全新變革,是新產業革命,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創新型經濟。
在這樣的機遇期中,目前還在信奉與實施傳統大規模大批量標準化生產方式的企業,即便不想成為世界一流的企業,從生存出發也必須考慮轉型發展,創新驅動。
新經濟與社會的未來對我們企業轉型影響是非常大的,未來我國的經濟增長將告別數量上的第一,不會再有GDP10%的快速增長,而是要在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質量上下功夫。到目前為止,我國整個產業體系中的傳統產業在慢慢衰落,新興產業在逐步發展,這就是產業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我認為未來若干年我們還會有這樣的產業結構問題,未來還是需要不斷調結構穩增長。在這樣一個需求不斷變化、技術不斷變化、社會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上市公司持續發展成為世界級一流企業面臨很大挑戰。所以我認為企業家應該要有更前瞻的眼光,發展自己的預見思維,把握未來可能的機遇,防范可能的風險,實施變革創新,從而使我們企業從優秀走向卓越,成為世界級一流企業。
世界級一流的企業就是不斷抓住機遇、不斷轉型發展、追求卓越而成的。從來沒有一家企業一誕生就是世界級一流企業,蘋果公司雖然發展很快,但也是幾經挫折、幾經轉型創新才發展而來。中國華為有今天在行業中的世界地位也是通過不斷創新、不斷轉型而來的。所以當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時,企業就必須進行根本性的轉型變革,迎接新發展。但企業轉型實際上面臨很大的問題,涉及面非常廣,包括企業戰略轉型、企業的管理變革等一系列問題。
從戰略層面來講,企業轉型發展主要有三個根本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轉型時機是什么,這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外部的時機,從經濟、技術、政策、消費者的需求變化等方面來看,是不是到了一個拐點,如果到了這個拐點,也許就要考慮轉型問題了。第二方面是企業本身是不是到了該轉型的時候,換句話說,你的主業領域是不是做到了行業領先,或者自身發展到了極限。其實產業本身是有生命周期的,我們不能斷定一個產業永遠處在大規模發展的階段,它有可能成熟甚至衰退。如果我們判斷這個產業到了衰退期,自己的業務做到了天花板,如果此時不轉型的話,是有問題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轉型的內容,即企業轉型的方向和路徑。我們很多人認為,轉型路徑只有跨行業一種,實際上這個看法不完全正確,跨行業發展當然是一種轉型路徑,但是這個轉型路徑成功的概率可能會比較小,因為你面對的客戶群體有了不同,而且跨到新領域,需要有人才、技術等一系列準備,才有可能轉型成功。實際上,轉型還有另外一個路徑,就是在自己現有行業中進一步提升產品、技術、服務等,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如果能夠順著產業發展的趨勢,主業做提升,然后看能不能做成該產業當中的領先者。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轉型路徑。
歸納地說,轉型路徑有兩條,第一種就是跨行業轉型路徑,企業一旦跨行業就開始了多元化發展。多元化也存在相關的多元化或者不相關多元化,或者是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甚至是完全不同的跨行業發展,多元化是一種難度比較高的發展戰略。第二種路徑就是在自己現有產業領域跟隨著產業發展的趨勢不斷升級向前,不斷地把企業的主業做大做強,在這個領域中做得更好。這種轉型的優點是,我們依然在自己比較熟悉的產業領域努力。我認為,這是中國企業從優秀往卓越發展的關鍵之舉。
從轉型的方向來講,以消費需求的變化為例,我們發現中國的中產階層,尤其是中產階層稍微偏高端的那部分人的消費需求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他們逐步追求美好生活、追求個性化消費,消費需求變化了,企業如果不變自然就要被淘汰。另一方面是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進步極快,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正在快速切入我們的產業和企業中,你不適應這樣的技術進步,不進行研發、不調整自己企業發展的方向、不做一些準備,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轉型的難點。轉型實際上是有很大難點的,成功概率不是很高。我們在座很多同學的企業發展到現在,就是逐步轉型過來的,而且轉型很成功。其實,轉型不成功是在于你可能采取了不正確的轉型戰略和轉型方法,而不能怪轉型本身。轉型成功的關鍵在于你轉型的方向、轉型的時機、轉型的方法等都要恰到好處,這在實踐中比較難以做到,如果這三個方面中的一個出了問題,也許轉型就要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