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鋼銀電商發布了2018年度財報,營業收入達957.15億元,同比增長30.31%,三年增長超3倍;凈利潤破億,達1.55億元,同比上升273.73%。鋼銀電商作為鋼鐵電商的標桿企業,首次跨過凈利潤過億的門檻。
在年報前后公布的2019年Q1數據,顯示出了更強的盈利能力。2019年Q1財報顯示,2019年Q1的營業收入217.09億元,相比于2018年Q1的 178.52億元,同比增長21.60%。2019年Q1的凈利潤達0.51億元,相比2018年Q1的 0.25億元,同比增長106.66%。
圖片來源:鋼銀電商(www.banksteel.com)
如果拿2019年Q1數據去簡單和全年數據對比,會發現利潤增長水平較快。利潤增長的比例也超過了營收增長比例的束縛。這顯示出鋼銀電商在“交易+供應鏈服務”雙輪驅動下取得了良好的運營成果。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一季度的增長,由于存在國家稅收優惠的時間差,實際上是一份有所壓抑的增長。相應的,我們看到鋼銀電商4月初的多次突破日均20萬噸交易額的成績。所以這樣的增長勢頭之后,預計二季度會出現進一步的補漲??紤]到業務的增長強勁,鋼銀電商的利潤水平有望交出一份相較去年更為出色的答卷。
圖片來源:托比網(B2B行業資訊)
上圖是鋼銀電商2015-2018年的營收結構中寄售和供應鏈服務的構成情況。盡管2019年Q1數據企業沒有披露其組成,但通過利潤的情況,我們可以推定供應鏈服務和寄售業務的結構有望取得進一步優化。這意味著采用鋼銀寄售交易的客戶更多的購買了鋼銀電商的供應鏈服務產品。而在客戶總量固定的企業級市場,向客戶提供多種服務是增強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互聯網是低邊際成本的——這是所有互聯網業者都會說的一句話。然而,在產業互聯網方面,這句話的前半句——高固定成本是一個更加不能忽略的要素。因為在純互聯網項目(更多是2C項目)之外,產業互聯網項目多數的交易標的是實物,而實物本身存在剛性的價格成本,這使得產業互聯網的開展,其成本高于消費互聯網,而根據行業和品類的不同,這一固定成本的要求往往更高。
而鋼銀電商的凈利潤增長超過營收增長,也可能意味著其固定成本已經走到了一個基準點上——在這個前提下,低邊際成本的優勢將有機會沉淀為新的利潤。
盡管鋼鐵電商的寄售服務費是一個短期內難以提升的值,但是隨著交易量的放大,資金成本一端卻有可能進一步優化。供應鏈服務的凈利潤能力或許遠遠超過技術服務費的能力。
鋼銀電商的寄售業務在2019年已經走入了第五個年頭,而圍繞其搭建的電商平臺技術系統應該已經相對完備了,這意味著無論在技術人員還是相關IT投入上,應該都進入了較為平緩的階段。而老客戶對業務的熟稔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已經較傳統貿易效率提升的服務人員的效率。
總結一下,鋼銀電商的凈利潤增長反映了鋼銀電商可能真正進入了低邊際成本的紅利期,背后由以下三項支撐:1.供應鏈服務的比例繼續升高,2.供應鏈服務的資金成本可能在降低,3.技術端投入頂峰已過。
鋼鐵電商的發展對產業互聯網的交易市場走向有著深遠影響,托比網將繼續觀察。而鋼鐵電商向服務模型的調整,或許將真的帶我們走出數字化的分銷商的思維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