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全局者,不可謀一隅;不謀一世者,不可謀一時。
投資講究謀篇布局,起承轉合,還要縱橫捭闔方能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產業互聯網下,投資機構看待項目有哪些新的標準?滿足產業互聯網升級的行業有哪些條件?未來投資機構在產業升級過程中會面臨哪些挑戰?
產業家邀請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與我們分享了星瀚資本的產業互聯網解讀與思考。作為一家專注價值投資、創新理念和產業結合的專業風險投資機構,星瀚資本目前已經投資了懶龍龍、鮮世紀、云菜園、集餐廚、德師傅等優秀的產業互聯網代表項目。
要點解讀
信息數字化主要就是讓產業的各個環節的信息化和數據體系的能力增強。利用一些互聯網的方法,使產業得到信息數字化的進一步改造,這是產業互聯網的主要特色,也是產業互聯網的基礎。
流轉、觸達和支付,或者叫瀏覽、觸達和交割,是產業互聯網在執行過程中最重要的三個點。
產業升級中最重要的是貿易,在商品的供銷過程中有這樣一個邏輯:能切金融不切貿易,能切貿易不切SaaS。
我們正處在一個非常大的行業賽道切換和經濟調整切換同步進行的時期,把握好新產能的周期是投資機構在產業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面臨的挑戰。
產業互聯網=產業升級
1、星瀚資本如何理解產業互聯網?
首先對于多數行業的產業鏈我們定義為四個環節,包括生產制造環節、供應鏈環節、分銷鏈環節、以及零售終端環節。對每個環節、環節之間、以及環節內部進行整合的過程我們定義為八個階段:經驗化、標準化、信息化、數據化、模塊化、系統化、自動化、智能化。
產業互聯網最基礎的東西就是信息化,通過信息化使得供銷端之間的聯動能夠更加標準,然后得到體系化的升級,最終使得產業每個鏈條上的節點之間能夠形成一個更加高效穩定的溝通。
產業互聯網的主要特點,就是利用一些互聯網的方法使得產業得到信息數字化的進一步改造,信息數字化就是讓產業的各個環節的信息化和數據體系的能力增強。
楊歌給產業互聯網下了個定義:用互聯網這種工具,使得賣場也好,銷售的模式也好,能夠完成信息化,使得信息流、物流和支付流(也就是資金流)三流能得到比較有效的觸達,這樣一個升級過程。
2、產業升級與產業整合過程中,降本增效是產業互聯網的精髓
在這個升級過程中,大量的這些以前被叫做毛細供應鏈的供應商,會形成一個整合,形成大宗供應,也可以管它叫大宗物流或者大宗供銷。這就是互聯網的信息化推動下導致的行業整合問題。 在產業升級與CRN曲線的文章中,楊歌曾重點闡述了產業升級和產業整合。
一個行業是否足夠集中,是由它的標準化決定的。對于中國大部分行業來講,目前并不是非常集中,只有一些比如石油化工或特別標準化的礦產能源類的行業,集中度會特別高。 石油化工特別典型,金鐵銅煤礦產能源行業,還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這些大宗農業商品,都不在產業互聯網升級的主要范疇。五金重工輕工、精密儀器,還有一些基礎的能源和起飛大宗類的能源以及消費品,第三產業,都是和產業互聯網升級相關的。 在產業端,整個產業每個環節通過互聯網最大的優勢就是信息化,使得每一個環節得到信息化的提升,最終得到產業標準化,實現降本增效的升級過程,就是產業互聯網的精髓。
篩選優質的產業升級賽道
3、如何篩選優質的行業賽道?
產業升級、消費文化和科技應用是星瀚資本目前主要關注的三個賽道。在產業升級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貿易,也就是商品的供銷過程。
行業中有這樣一個邏輯:能切金融不切貿易,能切貿易不切SaaS。
無論是企業級服務、TO B還是產業互聯網,它們的一致性指向其實都是產業升級。
關于行業賽道的選擇,它需要很容易被互聯網和信息數字化進行標準化改革改造,從而使得這個行業朝著比以前更加標準的一個方向發展,星瀚資本才會去深挖。
宏觀上看,市場天花板不高,市場足夠大,有整合機遇而不是特別集中或分散;微觀上看,產業的商品特點,服務特點或貿易特點是足夠有機會標準化,以至于可以批量化復制,且商品之間沒有太大的差異。
這是判斷產業互聯網基礎的兩個硬條件,還有很多軟條件,比如組織創業的這些團隊必須對產業上下游的供應商供應鏈非常精通,能夠打透行業產、供、銷、端四個環節,這考驗的是企業家資源把握的能力。
蛋品服務商懶龍龍是星瀚資本投的一個頗具代表性的項目。一年時間內做到上海第一大供應商,占有20%的市場份額?!半u蛋這個行業的SKU很少,單品就24個SKU,蛋類的品類都集中在雞蛋上,產業鏈整合起來難度也不大?!?/p>
4、產業互聯網三個重要環節
流轉-觸達-交付,或者叫瀏覽觸達和交割,是產業互聯網三個重要的環節。商品如何進行流轉,資金如何流轉,觸達后能不能迅速形成轉化,讓客戶從知曉到產生興趣到購買支付完畢,整個過程叫做支付和交割過程,能夠最快速高效的完成。
產業升級“下沉”
5、產業互聯網下沉的四大方向
1)、區域性下沉。一線城市基本已經飽和,大家傾向于向二、三、四線城市開拓市場,甚至去地級市、縣級市,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產業互聯網的區域下沉。以去年的拼多多、快手、趣頭條特別典型。
產業互聯網就是顆粒度在往下走,會使得三四線城市以及鄉鎮這些地方信息程度在進行提高,產供銷實現進一步下沉。
中國三四線城市的產業信息度其實比例不超過20%,大量三四線城鎮、縣級市以下基本上都處在一個剛剛信息化、商業標準建立的不是很明確,品牌和運營雜亂度比較高,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也非常值得整合。
2)、行業內的下沉??梢苑謨刹糠郑谝粋€下沉是由第三產業向第一、二產業下沉,就是向農林牧漁生產、制造五金加工等方向下沉。
第二個下沉屬于往細的顆粒度行業下沉,比如向二級行業、三級行業進行下沉,劃分的越來越細。工業制造向一些比較垂直類的生產和零部件下沉,就是產業互聯網下沉非常典型的一個方向。
3)、產業鏈終端類的進一步下沉。以前對于大型電商和物流來講,他們只能觸達到一些次終端的地方,原因是終端的信息化標準化程度不夠高。 目前很多物流商和供應商都希望能夠剝離終端直接觸達客戶,比如自建社區門店或者直接送貨到家,這樣觸達客戶的效率會更高。
今年頻繁提及的社區電商和私域流量其實就是一種終端的進一步下沉。
4)、商品品類下沉,商品的細致化,顆粒度越來越細。以前可能只能做一些大品牌中型品牌,現在由于每個產業的信息化越來越細,很多小的商業品牌,垂直類商業品牌開始變多。典型的就是SKU,像國美蘇寧,它的SKU多停留在百這個量級。
對于農業的供銷,基本上SKU是停留在十這個量級上。信息數字化能夠給商品貿易非常精準的描述,這種精準描述可以完全標準化的區分每一種商品,把它們說清楚,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產業互聯網的信息數字化標準,也就是搭建行業數據庫的過程。
在終端觸達的過程中,傾向于更加便捷化和高效化,這也是最近兩年一個非常典型的特點,私域流量還有待進一步細化的就是對客戶的高效觸及,比如說通過小程序,通過借助標準化微商、配合傳統電商和評價體系等方法進行客戶觸達。
新舊動能轉換的未來挑戰
6、新舊動能轉換是投資機構面臨的未來挑戰
投資公司的機構化,是從2014年到現在非常明確的一個過程。工具只能增強你的效率,在這個效率過程中仍然要培養出自己極強的資本運營能力和系統化管理能力,幫助企業推升推動。能否在每個項目上抓住行業的市場節點,幫助他能夠進行資本推力助推其往上走,這是投資公司非常重要的一點。
“只有經過一個經濟周期的公司才有真正的生存能力。”我們正處在一個非常大的行業賽道切換和經濟調整切換的過程,兩者是同時進行。
行業賽道切換主要指的是舊產能的改變。中國舊產能主要有三個方向,傳統的中國制造(或者叫生產制造)、地產及相關行業基礎設施以及互聯網。這兩年一個主要的挑戰就是新產能的投資上,我們需要把握它的周期。
行業中有句話叫快兩步叫先烈,快半步才叫先驅,投資最難的一點就是首先你要比別人更快看懂行業,想要成功做股權投資的人,必須比正常人要快十年的眼光,比行業同行要快2-3年。
“具備這種眼光后還要權衡和判斷出,哪些是快三年的,哪些是快半年的,你要投那些快半年到一年的東西,才不至于項目因基礎設施還沒搭建完成而破產。”
新產能包括高端制造,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智能城市,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生命科學,新能源等。新能源不是大家想象的電池等能源,而是像核能,核聚變等這些能量緩釋應用和安全應用等。
不過像材料、航天等這些所有新產能它的發展速度相對來講不是那么快,需要一個長期系統化搭建的過程。 這些都需要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