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產業似乎是哪里熱哪里就有泡沫,特別是12月央行降息后,股市一路飄紅,這么熱鬧,2014年的冬天就沒可能是“虛胖”嗎?即將過去的這一年又將會給2015年帶來什么影響?跟九哥看看2015年需要留意的五大行業(排名不分先后)。
1.房地產
今年10月,英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在其最新的經濟前景展望中就嚴肅警告道,“中國房地產暴跌可能讓全球經濟復蘇脫軌” 中國經濟增長率下降將會“抑制”全球貿易,打擊信心并“可能對全球增長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
然而,中國房地產是不是會跌?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12月1日發布數據顯示,中國八成城市房價跌回一年前。而近日央行降息后,對樓市的刺激也并不明顯。
中國貨幣現狀是,在QE出現的大量的錢并沒有進入到美國的實體經濟,而是跑到中國套匯、套利,變成中國房地產價格的飆升。在美聯儲退出QE的情況下,大量的錢和資本將流出中國,這將會導致中國的外匯儲備大幅度減少——這必將造成中國外匯占款顯著減少,中國的貨幣將不會像過去那樣寬松。2015年可能將變成房地產泡沫被刺破的危險的一年。
2.機器人
這個行業會上榜或許讓人感到很詫異,其實早在2013年,我國機器人總銷售量就超過日本,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但國內的機器人目前擁有量還很少,只有3500臺左右,生產企業也僅三家,還并未形成規模。
受到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刺激,現在很多企業都準備在機器人領域大干一場,有泡沫存在。截至目前,我國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接近60家,跟機器人相關的規模企業已有140多家,機器人行業已出現“低端產能、無序擴張”的苗頭。
僅就富士康一家來看,郭臺銘在2011年提出“百萬機器人”之時就備受關注按照計劃,按照計劃,富士康要在今年實現“百萬臺機器人”的目標。但是時間已到,這個計劃似乎進行得并不順利,這展現了中國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用人困境局面的加劇。
3.鋼鐵
作為“制造業”的代名詞,鋼鐵行業一直在面臨尷尬局面。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中國的鋼鐵產能持續過剩,出口量正迅猛增長。1~10月的出口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幾乎逼近全球第二大粗鋼生產國日本的整體產量。而在今年年中,中國鋼鐵業發生了兩件標志性大事:一件是央企中鋼集團被報道數百億貸款逾期違約,牽涉工行和交行。中鋼集團新聞處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該消息不屬實,但稱“公司有個別資金難以按期到賬。”二是螺紋鋼10月合約價格收盤2485元/噸,跌破了2500元,比螺紋指數最高時的5185元,跌去了52%。
而關于“鋼鐵業是樓市風向標”的說法早已屢見不鮮,“按照歷史上美國、英國等國的經驗。在鋼鐵業最頂峰后的回調期,鋼鐵產能大約要去掉30-40%。而中國的此輪鋼鐵業泡沫要比美國等要大得多。”
4. 大宗商品
在受美元和原油的打壓下,明年黃金價格可能將繼續走低。我國因黃金儲備1054.1噸而位列世界第五,然而因為“中國大媽”瘋狂買金,使得去年中國成了世界第一的黃金消費國。
黃金價格的下降將使得中國人的資產大量縮水。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其他商品之上。和中國密切相關的銅價今年跌勢明顯。11月28日,大宗商品中兩大重要資產:石油和銅價創下四年新低,而美股年內屢創歷史新高。投行高盛認為,大宗商品開始長線走弱,新興市場貨幣將因此出現重大洗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將使得收入從大宗商品生產國轉移到大宗商品進口國、大宗商品生產國之間也將發生相對的財富轉移,從而影響各國的貿易條件。
5.P2P
應互聯網時代而生的互聯網金融又到了冬季,進入年底,投資人提現相對集中,不少平臺均出現提現困難或限制提現,甚至直接導致平臺停運或倒閉。每到年關,近乎成為P2P行業近兩年風險集中爆發的月份。
據零壹財經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30日,國內問題平臺共288家(不含港澳臺地區);其中,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四省的問題平臺數量共計146家,占到全部的50.7%。盡管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個“去泡沫化”的過程,但P2P行業的可持續性也需要人才去泡沫化。
搜狐證券撰文評論,我國P2P真正崛起的時間不過兩年,爆炸式發展下,從業人員稀缺。一家公司P2P的董事長稱,目前P2P行業主要缺風控、技術、營運、推廣等崗位人才,“但是實際上值不值那么多錢呢?我認為已經形成了很大的人才泡沫!”他認為現在P2P普通面對的難題是,那些銀行等傳統金融以及知名互聯網企業中,有經驗有能力的都不想挪動,公司勉強啟用的人實際上并不值那么多錢。現在行業發展一日千里,就職人員需求也暴增,整個行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用人缺口,業內人心浮躁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