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慧聰網獲得如此多的媒體關注,已經是2014年的事情了,那時慧聰網從香港股市的創業板轉主板。
而這次,慧聰網收購中關村在線,多少有些意外,畢竟兩家在互聯網界“垂垂老矣”的公司組合,能玩出什么新花樣惹人猜測。
牽手夕陽紅,老樹催新枝
慧聰的輪回。
慧聰網創始人郭凡生1992年在中關村創業起步時恰恰就是以IT、家電、汽車三個行業為起點。2000年,慧聰戰略放棄了IT行業。15年后,慧聰網借道中關村在線又重新回到了IT行業。
中關村在線的宿命,15年三次被收購。
1999年,在慧聰網起步七年后,中關村在線在同樣的地方起步,只不過中關村在線選擇了從IT業發跡。2004年,中關村在線第一次被美國CNET收購;2008年,第二次被CBS收購;而這一次,投入慧聰網的懷抱。
在風生水起和話題不斷的互聯網界,慧聰網和早已推出了一線隊列。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都曾在桌面互聯網時代紅極一時的兩家公司都似乎都銷聲匿跡了。或許銷聲匿跡并不太恰當,只怪現實太殘酷,不太喜歡制造和炒作話題的,昔日大佬,慧聰網可能還是和過去一樣同等的聲量,但很快就消失在了浩如煙海的信息流中。尤其是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的到來,慧聰網顯然還不太適從。
收購是慧聰網謀求改變的標志,謀求再次適應新時代的互聯網生態,甚至移動互聯網生態。內部信中已經說得很明確,慧聰網的八大垂直電子商務公司將學習中關村在線的商業模型,從B2B向B2B2C轉變。慧聰網將改變以中小企業客戶為主的服務方式,發展到以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并重的模式。
顯然,B2B行業慣稱的“南阿里,北慧聰”,如今的慧聰和阿里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不過阿里主要的發家其實也不在B2B,而在C端業務取得了更大的突破。而妖股“科通芯城”等的串紅,再一次激發了業界對B2B的關注,未能及時而徹底轉型互聯網被阿里B2B后來居上的慧聰自然不會放過如此機遇,當然想利用自家在B2B領域的深耕和積累,加之中關村在線組合能夠帶來的活力和新思維,再次煥發青春,在B2B領域發力和收獲。
目前在B2B領域,只有阿里巴巴一家做成了B2B2C業務,其他的B2B公司都在折騰B2B的業務。B2B目前主要的模式是依靠會員+廣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到達天花板。慧聰網之所以要收購中關村在線,是基于其本身的業務如今的發展遇到瓶頸,想尋求一個新的盈利模式,以便更好地為未來布局。 而此新模式一方面是將B2B業務發展到以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并重的模式;另一方面是希望通過中關村在線的用戶基礎,將B2B延伸到B2B2C。而且后者正是此輪收購的在意點。
低調的慧聰網,布局已經完成,剩下的看執行
橫向上,慧聰網成為科通芯城基礎投資者,投入約1.55億,占股3.55%,有此成功案例,肯定還將在此垂直領域繼續入股或投資。
縱向上,待收購整合完成后,慧聰網將形成以中關村在線為首,包括家電電子商務公司、汽車產業電子商務公司、化工電子商務公司、酒店用品電子商務公司、工程機械電子商務公司、安防電子商務公司、電子產業電子商務公司在內的八大垂直電子商務公司。同時慧聰還擁有消費品電子商務公司(包括18個行業)、工業品電子商務公司(包括20個行業)、慧聰O2O電子商務產業園公司、神州數碼慧聰小貸公司以及兆信防偽科技公司五大獨立公司,總共13家獨立公司,將專注于電子商務、金融、地產及防偽四大領域。
電子商務、金融、地產、防偽,甚至時下流行的O2O,慧聰都已經布局,而中關村在線的CEO劉小東也強調“通過本次收購合作,中關村在線將從一個提供廣告服務的媒體平臺轉型為金融服務、電子商務、O2O等為主的多元化產業平臺。”對的,你沒看錯,新的慧聰網已經囊括了電子商務、金融、地產、防偽、咨詢、O2O、媒體等領域,發展得好儼然也是構筑護城河,建立商業帝國的節奏。這么說來,慧聰確實是挺低調的。但當種子埋下,并不一定就能“春種一粒子,秋收萬顆糧”,能不能收到糧,以及收到多少糧,關鍵就看團隊的執行力了。
“戀愛期”很甜蜜,但考驗才剛剛開始
從慧聰網和中關村在線雙方CEO發出的公開信來看,似乎都對此次并購信心滿滿。“兩家企業在商業模式協同上有更多潛在提升空間。”“未來雙方在行業資源,用戶協同、客戶解決方案、市場營銷、電商、互聯網金融等多方面可以優勢互補,形成化學反應,商業價值最大化,裂變出更多的商業可能。”
“戀愛期”總是美好的,看起來很甜蜜。但是資本市場似乎并沒有如此看好。受收購中關村在線消息影響,慧聰網早盤高開低走,最高時7.94港元,上漲8.48%,終盤回落到6.95,下跌4.92%。顯然,資本市場并不像筆者這樣樂觀,認可慧聰的轉型機遇。資本市場給出的答案顯然是在昭示不太看好兩家“老舊”的公司弱弱聯合。當然,資本市場應該看長線,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但筆者之所以說考驗才剛剛開始,原因在于,表面甜蜜的15億元巨資交易,實際上慧聰網僅支付30%的現金(4.5億元),剩余70%通過發新股給予中關村在線。而且據坊間傳言:慧聰網和中關村在線簽了一個對賭協議,要求收購后三年內,中關村在線的收入分別達到1億元、1.3億元和1.7億元,年收入增長30%。
資本都是逐利的,中關村在線的股東們想巨額套現,是要拿出業績來的,不然就可能“吃進去的還得吐出來”。如果不能如期達成業績,雙方恐怕就不會如此甜蜜了。
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尤其是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加之移動互聯網五花八門的信息流入口爆發,給垂直網媒的生存空間形成了巨大的擠壓,垂直網媒作為用戶消費決策參考的的作用正遭到與平臺分離的自媒體以及各種強勢入口資源的強烈沖擊。
慧聰網收購中關村在線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既然窗口已經打開,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垂直媒體平臺在未來將“傍上”大流量平臺。
寫到這里,關于慧聰網收購中關村在線,想到幾句歌詞,作為文章的結尾。“因為不安而頻頻回首,無知地索求,羞恥于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個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