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比網消息,10月18日中國B2B第一媒體托比網在上海舉辦“創業與投資:風口下的大宗B2B”的主題沙龍。本屆沙龍得到了化塑匯的大力支持,化塑匯CEO智建鵬、鋼銀電商總經理白睿、運去哪CEO周詩豪、鋼鐵電商專家王招華、滴滴找油CEO曹耀以及零一創投合伙人吳運龍等均到會分享經驗。同時在現場舉辦了托友會第一次項目秀活動。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與會的B2B行業人、企業人以及投資界人士超過50人。
會議上,化塑匯CEO智建鵬分析了什么樣的行業B2B適合與互聯網嫁接,以及嫁接過程中要做好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這三個著力點和產業特色。另外,他還提到了綜合平臺、線上線下、多角色、基于核心企業和SOLOMO與大數據這五個新的發展方向。他最后表示,大宗B2B要靠近客戶,站在炮火最前沿。
以下是智建鵬演講的全文:
互聯網和大宗商品B2B嫁接,是我們的一個實踐,不是我們首創的。這里是我對互聯網和大宗怎么嫁接的一些感受。
有人在朋友圈表示,化塑匯用高額的提成把成交額給搞大了。其實,第一,撮合額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如果沒有交易閉環和利潤,它根本不重要。第二,我們的撮合額到十月份已經完成兩百億了。這個事情其實沒什么,化工大宗的平均單價八十萬一單,做個幾百億挺正常的事。不用覺得我們怎么支撐,這個行業就是這個樣子。
和大家分享,創業的時候,別人去說,咱們去做。
什么樣的B2B行業適合與互聯網嫁接
如果要創業,什么樣的B2B行業適合與互聯網嫁接呢。第一個產業特質是體量夠大。例如,國家離不開的鋼材化工農業等。然后是具有高速發展的特征,其實化工里面也有。化工不像別的行業一樣沒有產業升級這個概念,我們依然每年有30%的新品推出。這些新的化工產品推出來之后,原有的渠道未必可以支撐。
第二個交易角色特質指交易層級比較多。昨天晚上我和其他行業人聊天,他是做瀝青的。瀝青這個產品其實很有意思,他說也想做B2B。后來說中國做瀝青最好的經銷商有三十多家,用戶一千多家。其實這是一個喝酒的事兒,喝酒搞定了業務,而不是電子商務化的事兒。這個事情做B2B可能就會有問題,到底做不做得出來,我不知道,但是我總覺得那個行業可能有一點問題。
第三個產品特質是SKU比較多,核心產品的價格波動大。這個不一定。因為無法說每個行業都懂,所以具體行業仍需具體分析。
嫁接的三個著力點和一個特色
著力點是指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再結合產業特色。每個行業講的基本上都是這些,重要的是我們怎么來做的。
剛開始做撮合,其實是解決信息流。我們現在一個月突破三十億,把大量的買家和賣家聚合過來解決信息流。沒有做撮合,物流和倉儲就沒有辦法做。
我們幫兩家做完生意,物流的人過來問,還用我們嗎。我們也在嘗試做,線上沒有推出來,線下已經做了幾十萬。對我們來說不是特別大的收入,但是畢竟我們在做嘗試。幾十萬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周邊地區短途的支線物流。
更重要的是這兩天我們和兩家大物流公司簽了協議。我們在說物流的時候,其實背后還有一些其他的合作,不僅僅說只接一個物流,這其實是不合適的。
資金流,現在撮合到了這個規模以后,算是穩定了,但是資金流的閉環我們在嘗試,可以和大家說一下,我們技術部和平安銀行做了一個支付通道。但是我們要的支付并不簡簡單單說一筆多少錢,是要做供應鏈金融的。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想著下一步怎么做,你的團隊和你的投資商也好,或者合作伙伴也好,就會知道你的策略在哪,這是我們的一個特色。
當然了,關于產業本身的特色,大家回頭看一下部門分類,有化工、有塑料,還有一些特殊化學品,我們也在一點一點做,這是一些行業特色。
五個值得關注的新方向
綜合平臺、線上線下、多角色,這三個是互聯網的人出來的時候會考慮的。我是從慧聰出來的,之前沒有關注物流。用馬云那句話,網上貿易、創造奇跡,賣了東西就是奇跡,賣不了東西就是收廣告費交會員費。現在不一樣了,考慮物流、支付,甚至有線下的交易場所。
我想講的是另外兩個,我覺得挺有意思的。一個是基于核心企業的,剛才我和鋼銀的同事在聊,上海的鋼鐵電商,三家,找鋼、鋼銀、歐冶,能排前三名的。其實歐冶是基于寶鋼,圍繞著一個核心企業開放平臺做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在座的不一定全是互聯網公司出來的,基于核心企業做開放平臺。
還有一個有點逆向思維,大家現在的B2B電商都在說怎么成為入口,大家買東西成為入口,但是這個入口的概念其實是一個PC的思維。大家都知道現在說革命,革淘寶命的是誰,有人說微信,有人說是口袋購物。其實現在的思維是移動、開放和碎片化的。我覺得如果對行業了解的話,做這塊可能也是一個很好的嘗試。目前,我們這邊只能是中心化做。
靠近客戶,在炮火最前沿
上面幾點做完之后,要去靠近客戶,站在炮火的最前沿。這個團隊如果是互聯網基因的,要找一個傳統的場所。
基于之前的分析,我覺得是相關的執行策略,一種方式。如果你的互聯網基因比較強,老大或者說核心團隊是互聯網的,做一些標準化,然后再鏈接。如果你沒有融資能力,核心企業又沒有融資能力,做app也不錯,像今日頭條,提供服務也不錯。最近我和京東的李大學做了一次溝通,他是原來在C端玩的很強的技術人,發現B2B是接下來的大市場,他們從一種資深的技術人員的角度怎么詮釋,也是很好的邏輯。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要敬業要有專業性,B2B不是說誰想玩就玩。對此,我不太同意,年輕人是未來嘛,不能光是我們一幫老頭在玩。今天基本上沒有說打擊,雖然大家都知道嚴酷的寒冬來了,這個時候我們把自己的內功練好,做成了成王,做不成隨它而去,基本上就是這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