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消息,快消品倉配一體化服務平臺萬超幫已獲得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君上資本領投,君孜資本戰略跟投。本輪融資萬超幫將用于系統建設和市場運營。
萬超幫成立于2016年,是一個倉儲配送+B2B交易平臺,它打通了上游的品牌商、下游的零售終端、經銷商、倉庫運維人員,以及配送隊伍,想幫助快消品一級經銷商解決貨品倉儲和配送問題。
據介紹,一個完整的服務流程是:上游品牌商根據經銷商要貨需求將貨物發送到萬超幫倉庫,由萬超幫管理和庫內作業;零售商根據需求在平臺下單,或在經銷商業務員幫助下下單,由萬超幫配送團隊接單并將商品配送到指定零售商。整個鏈條多角色全程在線,零延時反應,大大縮減運營周期。
圖片來自于:三錢二兩
創始人陳思廷告訴36氪,目前,整個快消的供應鏈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并沒有太多改變,走的仍然是傳統的老路子,即一級經銷商從品牌商拿貨,自建倉儲并進行配送,在運力有限的情況下,還須由二級經銷商來補缺。這對經銷商來說,有幾個明顯痛點:
自建倉儲和物流成本太高、存在安全隱患,還存在淡旺季,且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提升,盈利會進一步受影響;
針對采購量小的零售終端,為提升滿載率會犧牲時效,降低服務能力;
整個產業鏈的庫存管理體系、訂貨體系比較落后,影響配送效率;
在運力不足時,二級經銷商商介入還會分走一筆利潤。
對此,他認為,從共享倉儲和配送系統切入B2B領域會是一個好辦法:
依次為萬超幫B2B平臺的商超端、銷售端、配送端和數據端
首先,統一倉儲和配送。在當地建立的1萬平米的集中倉庫,并配有專人進行運營,幫經銷商直接去掉倉庫建設投資成本;建立配送體系,幫助經銷商減少人員支出和車輛支出,在增加運力的同時也擴大了利潤空間;
其次,通過B2B平臺打通整個產業鏈,讓經銷商和上游品牌商和下游客戶的交易線上化,來縮減中間環節、優化匹配效率;也能讓經銷商能被更多零售商所看到,從而促進獲客;
據悉,截止目前,萬超幫已在成都、鄭州、西平、伊川一共建設8個倉庫。陳思廷表示,萬超幫集約配送成本只有傳統模式的40%,單車平均日效能增加3-5倍,60%的訂單可實現當日達。
不過在我看來,萬超幫既有B2B交易平臺,又涵蓋倉儲和配送,可以說是一種很重的商業模式。但陳思廷表示,萬超幫的倉庫、車輛、司機并非自有,實則是輕資產、重運營模式。其中倉庫是租賃,車輛由新能源汽車公司提供,配送也是采取眾包形式(O2O連接周邊的貨車司機)。
獲客上,萬超幫主要有三種方式:在進入市場前做好調研,在區域尋找有痛點的經銷商;以倉庫為中心,通過招商人員地堆和代理商引薦;與一線品牌商合作,吸引經銷商。陳思廷透露,目前公司訂單量已突破3萬單,并與統一、王老吉、農夫山泉、銀鷺等知名食品品牌區域經銷商都建立了合作關系。
盈利上,一是面向經銷商,按貨品的重量和體積收取倉儲和物流費用;二是面向接入客戶,收取軟件費用。據悉,萬超幫目前月交易規模在4000萬元左右。不過,現階段的萬超幫要想盈利,還要增加倉庫密度,實現規模化獲客。在擴張上,陳思廷表示,未來主要會面向人口規模在1000萬以上的省會以以上城市展開建設倉儲和配送體系,并采取直營形式。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陳思廷為原《銷售與市場》雜志社主編,對快消品市場有較深理解及實踐;CTO李榮國曾任職于原阿里巴巴第三方平臺大數據分析與技術研發服務商,專攻爬蟲技術和數據分析;CMO胡小印為原北京中科商軟創始人,曾為中商惠民、掌合天下等企業提供軟件技術服務。
總體來看,萬超幫則是一種“服務+撮合”的B2B模式,通過倉配服務經銷商降低成本和提高銷量,通過撮合交易打通產業量,提高運作效率。
其實,在快消品行業,還有有自營、信息交易平臺兩種B2B平臺模式。
其中自營平臺類,典型的如中商惠民,通過自建倉儲體系、配送體系、自采的形式獲得最大相應的價格優勢并賺取差價,其本質上還是扮演一個大的分銷商的角色,模式相對較重;而信息交易平臺類,如掌合天下,定位B2B信息撮合交易平臺,為批發商和門店建立一個自由交易平臺,更多解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