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專注餐飲信息化的餐道近日完成了1億元A輪融資,由海闊天空創投、基匯資本領投,魔量資本、香港創新及科技基金跟投。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加強中臺系統的研發,以及對AI等技術應用的探索。
餐道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第一線集團的經營呼叫中心事業部(電話外賣管理),2008年上線第一代外賣管理系統,2014年獨立分拆為餐道品牌,專為中大型連鎖餐飲提供外賣SaaS管理系統、配送系統、數據中臺、BI數據分析、外賣運營等一體化解決方案。
過去幾年外賣市場高速發展,2017年規模突破2000億元,外賣成為餐飲商戶日常訂單的重要渠道之一。餐道為商戶提供外賣SaaS管理系統以及系統代運營等服務,并根據餐飲商戶的需求不斷迭代。去年,餐道6.0云平臺上線,系統包括外賣平臺管理、接單管理、智能點餐、營運管理、配送騎手管理、營銷管理、數據運營中臺等數十項功能。
截至目前,餐道服務的國內外連鎖品牌超過200個,包括麥當勞、哈根達斯、漢堡王、棒約翰、DQ、西貝、COSTA、Wagas、吉野家、老鄉雞、周黑鴨、一點點、真功夫等連鎖餐飲集團。
創始人李振宏告訴36氪,餐飲企業需求多樣且隨時代發展而變化,想要做一個大而全的綜合SaaS系統并不容易,因此餐道在成立之初就選擇做一個能快速對接所有系統的連接器,上線了外賣垂直領域的SaaS管理系統,并于2018年9月推出業務數據雙中臺,幫助商戶對接POS、ERP、CRM、外賣平臺等全業務管理系統供應商,對多渠道進行聚合管理,以實現“數據驅動運營”。
李振宏認為,中臺系統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前臺日漸豐富。從口碑、大眾點評到餓了么、美團,還有抖音、微信小程序、小紅書等新興渠道不斷涌現,對于這些不同的前端流量,商戶都要一一對接,效率低下,而且數據在各系統之間無法共享,需要花很大的成本打通數據流通閉環。
餐道通過搭建業務中臺,提供美團外賣、餓了么等流量平臺數據格式轉化的中間件,打造全業務管理數據交互的標準API,能與各業務供應商系統快速對接,成為餐飲企業構建智能門店的“業務中樞橋梁”。
“我們做的事情本質上是多渠道管理,不僅是既有外賣平臺的管理,還包括對新興渠道的不斷探索。”李振宏說道。
目前餐道推出了全渠道業務信息管理SaaS系統,提供全渠道門店信息、商品信息、訂單信息、會員信息等內容的統一發布與管理。業務中臺為所有供應商系統的數據流轉提供中轉和聚合服務,企業在接入或切換新的供應商系統只需要單點對接業務中臺,即可與其他供應商系統信息交互。
根據團隊提供的信息,截至2019年3月,餐道已服務200多個中大型品牌,覆蓋了全國300多個城市的近3萬家門店,單月管理的訂單GMV已超過14億。在服務的客戶中,多數營業額能提升30%。在盈利模式上,主要是SaaS系統費用和訂單抽點,2018年公司營收接近一個億,目前已經處于盈利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李振宏認為,外賣生態的下一波機會可能在于配送。新渠道需要新的配送方式,而餐道作為連接器的角色,目前已經接入了新達達、順豐、UU物流、百度物流等數十家配送公司,并搭建了商家自配送管理系統。他表示,無論配送還是其他服務,餐道都堅持中立的立場,對合作方沒有傾向性,會保證市場足夠開放。
創始人李振宏
團隊方面,餐道目前共有300多人,其中技術產品研發團隊超過百人。公司總部位于廣州,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設有分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香港、青島、無錫設有6個運營場地。創始人李振宏本科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加州大學EMBA,曾參與創辦了香港最大2B互聯網公司LinkAGE Online和第一線集團,有超過20年大中華市場B2B開拓及15年餐飲外賣市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