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端屬性明顯的淘寶網,開始嘗試新方向——耕耘B端用戶。)
繼開通企業店鋪后,淘寶網即將推出面向企業的專業市場__小微快采,意欲解決企業在采購環節中的種種痛點。
其業務負責人青石向《天下網商》記者介紹說,所謂小微,面向的是兩類群體:一是微小型的中小企業,另一個是大型公司的微小需求,對這兩類組織的采購需求將在小微快采頻道上得到很好的梳理。
此前,在2015淘寶年度賣家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零售事業群總裁行癲就曾透露說,淘寶會在橫向業務上進行拓展,開辟一個新的、獨立的專業市場,將產品賣給企業消費者,而不是賣給個體消費者,并強調"會把這塊業務獨立地運營,給賣家和買家提供一個更專業化的服務。"
小微快采即是這個想法的最終落地形態。
為什么做小微快采?"這是一個20萬億容量的大市場,但是線上的份額卻只有幾百億",采訪一開始,青石就向記者分享了這樣一組對比強烈的數據,對采購市場而言,它的互聯網化才剛剛開始。
與此同時,出于提高時效的考慮,政府層面也在鼓勵把中小額的采購需求放到網上,另外,傳統采購過程極易滋生腐敗現象,這也加快了互聯網透明采購的進程。
面對這個新的藍海市場,各大電商平臺也紛紛在企業采購市場上有所布局,阿里巴巴集團內部不僅有B2B端的1688,還有B2C的天貓企業購;京東推出了慧采等三大采購平臺,1號店、蘇寧易購等緊隨其后推出相應的頻道,一些垂直的行業平臺也在加強其采購的色彩。
不僅僅是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在淘寶,企業采購類的需求也在急劇增長。2014年底,青石和他的團隊就開始針對這個市場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走訪和數據分析。
經過這番調研之后,青石對淘寶內有采購需求的B類用戶進行了一次人群畫像:這些企業的采購需求往往并不大,用途是自用而非二次售賣,同時他們對及時性和快速有著很高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青石發現,這個已經在淘寶內產生過采購行為的群體中,淘寶賣家占了近七成。也正是因為服務人群的不同,意味著小微快采與其他平臺采購業務有著天然的區隔。
至于小微快采與同集團內1688平臺的區別,青石解釋說,兩者的側重點有很大的不同,1688平臺內的采購大多是出于二次售賣的,有起訂量的要求,在產品品類分布上,很多是以生產資料的形式存在的。而小微快采則基本上都是企業買來自用的,辦公行政用品居多,采購頻率較高。
而與其他平臺的采購業務相比,小微快采一改采購的大宗化特點,反而突出微小這一特色,可以靈活的滿足目標人群的采購需求。
在青石看來,淘寶這個典型的C2C平臺去做滿足B類需求的小微快采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這是一個過去就已經存在的市場,只不過現在我們把它單獨拎出來做精細化運營了。"
小微快采怎么做?面向微小企業和大企業微小需求的小微快采,到底要怎么做呢?小微快采要做一站式快捷采購。
最顯著的變化是原本分屬不同行業的類目將進行一次歸集,把屬于企業采購范疇的9個一級類目打通,形成一個獨立的小微快采頻道。
同時,根據其消費者的需求特點,小微快采也創新了一些特色功能和玩法__提供采購解決方案、打通優惠券、個性化定制等等。
在調研過程中,青石發現,這類用戶和其他淘寶買家所不同的是,他們雖然購買頻率高,但是他們并沒有逛的需求,同時,他們的一次采購基本是多SKU購買的。在這個過程中,
如何在海量商品中找到最優的采購組合才是核心。
因此,小微快采推出了相應的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前期先以需求量大的服飾、數碼行業來試點,舉例來說,一位服裝賣家要到小微快采進行采購,系統會為他推送其服裝賣家身份所需要要的一些采購商品,他只需要進行簡單的勾選就可以快速完成這次采購。
在采購結算時,他可以使用通用優惠券,在不同的類目和店鋪內使用,這也是淘寶首次推出打通不同類目的通用優惠券。
在日常的內外部運作時,企業往往需要使用有自己企業Logo的各種辦公用品,個性化定制也將作為小微快采的一大特色,而淘寶海量的賣家和個性化服務恰恰是這個特色服務的天然支撐。
為了保證這些特色功能的質量,小微快采也對頻道內賣家的資質進行了篩選,金牌賣家成了最低門檻。
而這些只不過是上線初期的一些基本功能,青石透露,接下來小微快采將進一步完善一站式快捷購物,基于用戶需求的創新玩法也將越來越多,例如具有O2O特色的同城大件配送、專業性的上門咨詢服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