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微信終于來了,在騰訊證實之前我便相信了,因為在我看來這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不是因為騰訊的老對手阿里巴巴做了釘釘,而是因為微信太需要一款企業版應用了。早去年10月,我與中國最早做移動辦公的金蝶“云之家”的CEO田榮舉有過一次長談,田榮舉談到了這些與微信相關的話題讓我印象深刻:
1、移動辦公市場最大的潛在用戶對象是微信中的工作群,但微信并非一個好的辦公工具。可以預見工作和生活分離是趨勢,況且專門的企業應用可以比微信體驗更高、服務豐富數倍。
2、未來移動辦公軟件會更加重視用戶體驗,“用戶思維取代客戶思維”,用戶不再像過去使用ERP一樣被動使用,而是主動選擇。不過,用戶思維不代表全部參照消費端產品,『組織特性』在企業級軟件中十分重要,例如信息安全,這是企業使用微信等社交平臺的痛點。
3、正是看中了微信簡單的交互方式,在2013年金蝶就開始將微信的『對話式交互』和『消息流設計』這些元素融入移動辦公,要做『企業的微信』,這就是現在的云之家,你打開其應用之后,恍然間會覺得這就是微信。
上述三點,足以說明微信為什么要做企業微信,微信事實上承載了許多工作需求,但這并不合適,它干擾了用戶生活,無法適應企業的組織特性,更重要的是,它不能很好地支持企業在IM之外的更多需求,例如電話會議、流程審批、報銷單據等等。微信企業號并不能解決上述問題,它只是一個企業與員工連接的平臺,不能算是辦公軟件,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要用獨立的應用,于是,企業微信來了。
企業微信的市場強敵環飼
在業界擁有較好口碑的IDC的報告顯示,從2015年開始,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件市場開始呈爆發式增長,截止2015年末,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件市場累計注冊用戶達到8300萬人,累計企業用戶達到600萬家。其中金蝶云之家在大型企業市場以28000 家企業用戶排名第一,截至目前,其用戶數突破1500萬,企業數超過150萬家。另外一款應用阿里釘釘,在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去年底企業客戶數量也已達到85萬家。
除了金蝶云之家和阿里釘釘這兩個通用型平臺之外,企業級辦公市場還有諸多垂直型應用。比如主打銷售管理的紛享銷客和銷售易,除此之外還有明道、iWorker、外勤365諸多玩家。由于企業級市場距離大眾用戶比較遠,因此許多都不為人知。
企業微信前景如何?看好但不能高估
我看好企業微信。
第一,企業微信并不是從零開始。至少微信企業號用戶可直接導入到企業微信,目前入駐微信企業號的企業數量超過65萬家,員工數量超過1000萬,其很快就會與金蝶云之家、阿里釘釘在一個量級。除了微信企業號之外,騰訊企業QQ、營銷QQ客戶都可以導入到企業微信上。
第二,企業微信擁有最好的群眾基礎——因為幾乎所有企業員工都是微信的用戶,大家已經習慣通過微信與同事、與領導交流。現在微信要做的就是將這部分行為分離出來,用戶習慣基本沒變。不過,微信對此還是有多擔心的,至少不想讓用戶混肴兩者的功能,在圖標設計上刻意保持了巨大的差距。
第三,企業級市場勝負遠未成定局。盡管現在已有金蝶云之家、阿里釘釘兩大綜合平臺,以及大量垂直工具,但是企業級市場并不成熟。中國有5000萬家注冊企業,有數億企業員工。這些企業和員工都是企業級應用的客戶和用戶。IDC報告顯示2015年只有600萬企業,8300萬用戶使用社會化移動辦公軟件,這些使用者的活躍度如何姑且不論,但滲透率還處于較低的水平。
不過,我并不支持微信會很快拿下社會化企業辦公市場的說法。
除了已有大量對手在之外,在消費者社交領域做得好,與在企業級社交做得好是兩碼事,是關系并不是很強的兩件事——否則企業QQ早都做大做強了。事實上呢?我們在PC端依然使用了大量的ERP去完成各種任務。更關鍵的是,企業應用與消費產品的邏輯完全不同,它的普及需要企業自上而下,它的使用需要員工配合,它的商業模式更復雜。其背后是企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深入需求的深度滿足。一方面,企業在經歷了PC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轉型后,其對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轉型,希望低成本地實現企業移動化,快速連接業務。另一方面,企業對移動化的要求不是IM、通話這么簡單,而是需要全面的移動化。
在解決人的協作、企業的工作協作上,移動辦公的需求對服務提供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移動辦公應用不僅要具有IM、通話等功能,更要求其能實現基于企業既有信息化設施、符合企業一站式移動工作需求的全方位移動工作解決方案。譬如現在做的最大的云之家,以金蝶多年專業的企業市場為鋪墊,構建起了基于企業生態的專業連接能力,其移動輕應用涵蓋了金蝶所有的產品體系,甚至包括金蝶競爭對手的產品。以金蝶整個ERP流程審批為例,云之家輕應用已覆蓋財務、供應鏈、制造及CRM 等4個領域的數百種單據,可以快速幫助企業實現業務處理全面移動化。而這些,卻是BAT和釘釘等移動工作應用所難以實現的。
事實上,企業微信還面臨不小的挑戰。如何從用戶思維脫離出來,迎合企業級應用的需求?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邏輯,過去微信倡導的極簡等設計理念可能都不會適用。如何去滿足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多元、多變的業務需求?如何滿足這些不同,是巨大的挑戰——微信企業號通過開放平臺的形式將業務特性交回給企業自身處理,企業微信或許會沿用這一招;金蝶云之家采取的則是開放平臺的方式,允許企業為其員工開發自身應用,但入口都是云之家。
為什么騰訊重視企業級市場?
微信上辦公需求太多,將其分離是必須的——這個理由并不充分。為了狙擊阿里釘釘——這個理由或許并不存在,至少騰訊官方聲明并未認同這一點。事實上,從做企業號開始,微信就已經在嘗試去企業級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了。為什么會重視呢?
在to C的消費級市場趨于飽和進入紅海之后,企業級市場卻是一個藍海。美國已經誕生Salesforce這一市值高達475億美元的SaaS(軟件即服務)巨頭,還有SAP、Yammer等明星公司。過去多年,中國企業級軟件一直不瘟不火,與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絡并未充分集合,企業信息化并不充分,這給后來者留下了許多施展空間,大有可為。就在2014年,李彥宏還曾提出“未來中國互聯網的一個大蛋糕在企業級軟件市場”,因為“傳統企業需要利用互聯網實現更高效的信息化。”這一觀點正在被印證,有意思的是,在阿里和騰訊都進入企業級軟件市場之后,或許百度很快會有動作。
除了企業級市場本身充滿機會之外,它對移動互聯網業務有巨大的助益。要知道,人們每天有超過8小時在辦公室度過,這些時間都可算作工作時間。移動互聯網的本質就是爭奪用戶注意力,搶占用戶時間,通過拿下企業級市場,拿下工作這個場景入口,就有巨大的流量,基于此可以開展創新的業務和服務。
企業微信未來很可能會與滴滴這樣的應用結合起來,向辦公室的用戶推薦用車服務或者企業拼車服務;還可以跟大眾點評結合起來,面向企業提供特供的團購優惠;企業入口未來可成為電商導流入口,比如給大公司提供專屬優惠… …當然,金蝶云之家、阿里釘釘同樣有類似玩法。
可見,企業微信不只是看中企業級市場的潛力,更多是想搶占“辦公”這一入口——雖然入口是一個老掉牙的詞,但它真的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