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流言紛紛攘攘的企業微信這兩天發出內測消息,并稱在2個月內上線。在SAAS市場趨向成熟的今天,騰訊延續一貫作風,意圖以收割者入場,更是放出話來:“現在所有的企業級產品,頂多算是在一個水洼里撲騰的小魚”,沒錯,說的就是包括釘釘在內的所有競品。
騰訊的底氣何在?
騰訊底氣十足卻在情理之中,很多人只知道騰訊在個人社交市場呼風喚雨,實際在企業級同樣笑傲江湖,企業QQ、RTX還有微信企業號,每個產品抖一抖都能引起業內軒然大波。然而并沒有卵用,騰訊不夠重視。單說RTX,多年不更新,破解版橫行,迭代速度慢,無官方移動版,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已經掛掉,再說使用門檻高,需收費和部署,動輒數十萬起的使用費用,不是每個企業都能承受,釘釘成功趁虛而入。
盡管企業微信發布的較晚,騰訊依然充滿信心。憑借著RTX和企業QQ多年運作,騰訊早已坐實國內企業IM市場的第一把交椅,與其說是發布新產品,倒不如說是產品線升級,騰訊看到的是更廣闊的市場,RTX定位中大型企業私有內部溝通工具,企業QQ是中小企業,企業微信則是移動辦公,未來騰訊勢必會打通這三款產品,實現企業內外的隨時隨地工作溝通協作。看到這,是否認為入口已屬騰訊的囊中之物?沒這么簡單。
成為入口?企業微信目前還不行
從好奇心日報的評測看出,企業微信脫胎于微信,去除微信的娛樂功能,保留最核心的溝通功能,新增消息回執,還可設置休息時間,期間不接收任何信息,但誠意有余,亮點不足。企業微信功能較為平庸,和其他競品大同小異,對企業的理解沒有釘釘深刻,也沒看到其他驚艷的創新點,缺乏讓企業必用的理由,若僅憑內測時的表現,不說替代掉其他競品,甚至可能連微信都取代不了。
除了功能外,企業微信還滿足不了企業的其他附加需求。第一個是開放性,大多企業或多或少部署有幾套辦公系統,多年的使用讓企業早已把流程關系和業務架構放在上面,動則傷筋動骨,入口級產品必須支持系統集成,讓企業把所有系統整合在一起,再慢慢過渡,淘汰老舊的辦公系統,這些企業微信做不到。第二個是安全性,信息安全是SAAS產品繞不過的坎,SAAS產品服務器部署在云端,由廠商統一管理,安全系數和To C產品差別不大,若隔三差五爆出數據庫泄漏的新聞,企業能放心使用嗎?
因此,企業微信還不具備成為入口的能力,但憑騰訊的產品迭代速度,相信半年之內必然讓大家看到驚喜。
阿里、百度狙擊,阻礙重重
釘釘自14年底推出以來,經過1年多的發展,已有百萬家企業用戶,增長速度讓人瞠目結舌。相較于在個人社交領域一枝獨秀的微信,釘釘在企業領域優勢明顯,產品獨具一格,深諳老板的心態,強調消息必達。釘釘發布時著實驚艷一場,企業趨之若鶩,現早已形成龐大的用戶規模和良好的產品口碑,企業級產品更換成本大,若非必要,很少有企業愿意更換。釘釘同時還與其他廠商合作,共同開拓市場,實現多方共贏。企業微信的消息讓業界緊張兮兮,釘釘對此雖然沒什么反應,但開拓好的市場豈會拱手相讓?釘釘或許在等待最后的決戰,能否攻破騰訊的社交帝國,還是如來往折戟沉沙,我們拭目以待。
AT相繼入局,B不甘落后。有消息稱近期百度將啟動移動辦公平臺項目,或把內部使用的OA產品對外開放,與騰訊、阿里同臺競爭。至于是單獨發布或與百度HI打包,我們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移動辦公領域有百度的一席之地。百度的渠道銷售能力所向披靡,甚至有人調侃百度是賣廣告的,可見一斑,移動辦公產品和百度推廣同樣是面對企業,百度輕車熟路,憑著靠譜的產品和強大的銷售能力,再加上牢牢把控的搜索流量,將是釘釘和企業微信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鹿死誰手還是兩說。
其他新興廠商如何應對?
企業微信的消息早在幾個月前就不脛而走,眾多廠商仿佛做了充足準備,在這兩天紛紛調整戰略。先看站在風口上的紛享銷客,自從去年的融資事件火爆起來,又燒了1個億的廣告后,紛享銷客在業內早已聲名鵲起,最近又完成了E輪融資,同時改名紛享逍客,從銷售管理工具轉型移動辦公平臺,直接和BAT搶移動辦公入口。再看另外個新興廠商工作寶,工作寶市場焦點放在中大型企業,開拓著BAT甚少涉及的領域,定位企業私有溝通協作平臺,工作寶最近推出功能開放服務,將產品延伸到功能應用層,讓各個廠商和開發者集成調用,與BAT開展差異化競爭。
市場是否還有其他機會?
企業級市場是下一個萬億市場,對比個人級,BAT的優勢并沒那么明顯。企業級產品是以企業為使用單位,每個企業都有獨立的使用網絡,或封閉或開放,而企業的需求錯綜復雜,維護成本較高,不是BAT就能吃透。現在的企業級市場百花齊放,擁有包括傳統軟件廠商和新興廠商在內的數百個公司,預計將有數十家公司脫穎而出成功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