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比網6月17日訊,阿里巴巴昨日宣布推出企業誠信體系服務,由電子通行碼、信用評級、信用報告、風險云圖四個部分組成。阿里巴巴宣布,將以貿易服務為核心,依托十幾年的數據積累,打通散落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信息孤島,推動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為中小企業提升協同效率、降低獲取訂單、融資等服務的成本。
阿里巴巴方面解釋說明了此次企業誠信體系服務的具體部分。
電子通行碼由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提供碼段,兼容現行組織機構代碼,并與其使用同一碼庫,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主要用于企業經營主體身份識別。
信用評級則以企業基本信息、法定代表人、貿易行為、金融行為、商業關系等五大維度為企業提供信用評級,級別分為AAA、AA、A、BBB、BB五個等級。信用等級將成為企業在阿里巴巴平臺、第三方合作平臺上經營的企業搜索排序、流量分配、營銷活動機會是否優先的判斷標準。
信用報告每月更新一次,包含企業工商信息、經營狀態、交易行為、金融行為、上下游貿易伙伴關系和投資情況等商業信息,為金融機構或者合作企業提供企業當前的信用狀況,協助其做出決策。
據了解,這一服務體系服務的中小微企業貸款預授信額度約為2.58億元。上海銀行總行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總經理朱會沖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通過阿里巴巴基于大數據提供的企業相關材料,2-3天就能作出貸款決策。”
有行業人士認為,此次企業誠信服務體系推出預示著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時代將來臨,而長期困擾其發展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或許將破局。中小企業融資最大的難點在于國內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不完善、信息基礎設施落后等根本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就導致金融機構需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客戶資信調查:一方面增加了業務成本,還制約了其在信用評估、貸款定價和風險管理上的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業務風險,提高了貸款決策和貸款管理難度,減弱了違約信息通報機制的有效性。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此次建立企業誠信體系,將基于其自身雄厚的數據基礎,配合全網誠信通的推進,助力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需求。阿里巴巴增值業務事業部負責人李多全介紹,此次推出的誠信體系,其大數據基礎包括三個方面,即阿里巴巴體系平臺沉淀數據、社會零散孤立的公共數據、客戶授權使用的關鍵商業環節數據。
針對企業誠信體系將產生的效果,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B2B事業群總裁吳敏芝介紹,阿里巴巴企業誠信體系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推動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驗證。此前針對跨境業務推出的信用保障計劃(Tarde Assurance),基于外貿中小企業在通關、收匯、退稅等環節的核心交易數據,為海外買家提供了“你敢用我敢賠”的保障服務。“Tarde Assurance可以理解為類似于淘寶的星鉆冠信用體系,企業積累的出口數據越大、誠信等級越高,可以享受的信用額度也越高,最多可以獲得100萬美元的擔保額度。”吳敏芝表示,對從事外貿的中小企業來講,這個擔保額度意義非常大。“正是因為有數據的積累和信用評級,我們才敢為平臺上的數十萬家外貿中小企業向全球海外采購商背書——如果它騙你,阿里巴巴來負責賠償。Tarde Assurance推出后,海外買家數和下單量在幾個月內激增,因為海外采購商知道中國有很多優質商品,但是基于風險往往不敢直接下單采購。關鍵是,國內中小企業不用任何額外的付費,因為這是它自己積累的數據帶來的信用,所以我們一直在做的就是要讓企業意識到:誠信等于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