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商這一個狹義的領域而言,致力于改變供應鏈的,比如滴滴、Uber,或者做B2B、B2C混合的美菜網,這事如果能夠成功,一定會有很大的機會。
“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過去了”
這次的主題是講“媽媽經濟共建中國母嬰”,我希望就母嬰、消費升級、電商的一些投資機會做一些分享。
首先講母嬰。既然做母嬰產業一定要了解中國的人口結構、每年新生兒的情況,這些是與母嬰產業息息相關的。從1980年到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來看,87到90年是生育的最高峰,這四年出生的人口總和超過1億。91年人口生育出現斷崖式下跌,從2800萬人迅速減少到2150萬,95年、96年又大幅下跌到1580萬,96年之后出生的人口相對比較穩定,每年在1500萬人左右。
我將1980到1985,1985到1990年,依此類推,每隔五年為一個年齡段來看累計出生人數,80到85是1億,85到90是1.2億(最高),90到95就開始落下來了,1.1億,95到00不足8000萬,這是一個存量。
拿一線城市的代表,北京、上海來看,處在15歲左右,2000年前后出生的人是最低的,之后有所反彈,但也沒能回到當時高的時候,這基本是將來中國人口的常態。
但好的地方在于,雖然全國的新生兒數字到目前為止一直是每年1500—1600萬,但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的新生人數其實是在增加的。尤其經歷過2000年的低點,其實是在一路上揚的。以上海為例,經過了1999、2000年的低谷之后,現在反彈的人數基本在1倍。這可能跟現在人口往一線城市聚集有關系。但總體來講并不樂觀,呈持續萎縮趨勢。
現在計劃生育允許二胎,但目前來看,每年的新生兒情況并沒有出現明顯的改變和提升。熟悉人口學的人都知道,政策的滯后效應要很多年才能體現出來,計劃生育這么多年,它的影響不是現在放開二胎馬上就能夠改變的,何況現代人的一些心態、意愿和以前都不一樣了,所以,一句話可以概括,“人口紅利中國已經過去了”。
很多母嬰行業者聽完我講的可能覺得宏觀形勢不容樂觀,但這有好有壞,我覺得倒沒有那么負面,否則我們也不會投貝貝網。這里面有兩個利好,第一個利好是,我們看到中國累計出生人口最多的是85后人群,現在他們正處在生育高峰,而且我們現在講的消費升級,很大程度上是85后的人群驅動和主導的。
原因很簡單,在座的人很多都是杭州的,對于淘寶非常熟悉,淘寶是中國電商的代表,他們的第一代主力消費人群是以82到87這五年的人為核心消費人群,但今天來說,這批人已經處在人生比較好的時期,30多歲,年富力強,收入、發展都在迅速提升,如此你可以看出來,他們這幫人現在在電商購買,是有一些什么特點?他們會要求更多的東西,如品質,這是一個機會。
第二,在中國的核心大城市,現在的人口是反彈的,新出生人口的反彈是非常明顯的。在北京、上海這幾個大城市如果你有孩子,你可能已經感受到現在的小孩入托、入學比以前又難了,這是因為這幾年經歷了翻倍,原先一些資源現在又緊缺起來了。今天來講,電商的人群很多是一二線城市的人群,因為中國的城鎮化,人口在向大城市集中,所以在這些城市,人口并沒有在減少,而是在增加的。
85后的生育高峰人群的消費能力在迅速增加,而且在一、二線城市的新生人口是在迅速增加的,這是結構性的兩個好的機會。
“兩個人群”驅動下的消費升級
很多人現在在談消費升級,消費升級其實要分成兩個人群來看。第一個人群是以1985年前后的中國電商的第一代核心人群為主,他們本身因為自己的收入、發展的提升對于商品消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這些關鍵詞可以體現為:
第一,品質。他們已經不是當年18歲、19歲上大學的時候,買20塊錢一件的衣服的時候了,現在都屬于家里的頂梁柱,收入水平比以前翻了很多倍,他們對于產品的需求不是像以前以便宜為主,而是追求品質為主。
第二,他們會特別追求健康。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消費,健康的投資。從價格帶上而言,他們能承受的價格帶比以前明顯地提高了,平均值也有明顯的提高,這可以用一個“輕奢”的詞來概括,他們希望不是大眾的、普通的、滿大街都是的商品,但他們的能力不足以購買奢侈品,但是希望品質上有溢價,即價格上允許一部分溢價,但別太高。
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90后、95后,這些人的消費理念和上一代人群發生了很大的區別,他們不太追求性價比,更多追求的是個性,要體現風格,而且是興趣。他們喜歡展示,買東西要買我喜歡的,能夠體現我個性風格的,而且我要穿出來、用出來,展示給別人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他們要時尚,要在潮流上,他們不喜歡老的東西,不喜歡OUT的東西,喜歡新潮的東西。
這兩個人群驅動著中國所謂的“消費升級”,但這兩個人群表現的特點又有很多不一樣,對于我們而言,母嬰行業的從業者,第一個人群對我們目前的影響最大,所以品質很重要,體驗也很重要。但是我們講品質,不光是商品的質量好,一個人的購買行為不光跟消費的商品有關,還與購買商品的過程中的體驗有關系。
我記得以前從美麗說、蘑菇街出來的時候,我研究過一個數據,那個時候淘寶已經很強大了,為什么美麗說、蘑菇街能夠脫穎而出?當時有一個數字,淘寶達成一個購買所需要的PV。一個消費者在淘寶上買一個東西,要點擊網頁進行搜索、排序等亂七八糟最后到他添加進購物車,完成支付的動作,平均完成一個購買要有多少次的頁面瀏覽,我記得當時的數字是140個PV,最后達成購買。看到這個數你就知道為什么辦公室的女孩子一上午啥都沒干就在逛淘寶,因為買一個東西要140個瀏覽不容易。這造成的一個問題是太累了,像美麗說、蘑菇街解決的問題是縮短了你從有這個愿望到購買的時間與路徑,所以它們受歡迎。
所以,一個品質和體驗保證的渠道對消費者來說一定是受歡迎的,這也是我們在跟貝貝網團隊談的時候,很看重這一點,要保證品質和體驗,要以這樣一個渠道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這本身也是消費升級很重要的部分。
電商投資的四大機會點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些跟我的本行有關的,關于電商的一些市場變化以及機會。呼應剛才講的基本數據,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了,現在來說括移動互聯網的紅利也已經消失了,這導致了流量的成本在快速增加,獲取用戶的成本越來越不容易,流量越來越貴,這是目前電商市場很嚴峻的現狀。
現在的商業模式需要動更多的腦筋,不能簡單粗暴。商業模式可以簡單粗暴的時候是市場剛剛開始高速發展的時候,那時候你有紅利,可以野蠻生長,淘寶、京東生長在那個年代,但現在不是這個時代了,新進入者需要在這方面下更多的工夫,需要構筑更復雜的商業模式。包括一些好做的品類,比如像3C、圖書、電器這些標準品,已經輪不到你做了,你就要進入更難做的品類,比如超市類的、生鮮類的。房子、車子這些大眾商品類的交易完全是一個更復雜的模式才能夠進行驅動。商業模式變得更復雜、更重好處是,阿里、淘寶不能夠輕易地過來滅掉你們,這個壁壘會更高。
第三個變化的特點是資本市場很冷,大家都說是“寒冬”,我覺得是嚴冬,樂觀的估測還得一年,企業不能亂燒錢,要回歸到商業模式的本質,講究可持續發展。對于很多做電商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不要錯誤地估計形勢。所以,我們要潛心地研究消費升級,這個過程中,消費者人群的需求變化到底是什么?現在講這方面的人非常多,寫這方面的文章也非常地多,但在市場第一線的人,你們能直接跟用戶打交道,能不能更好的體會和觀察到用戶的需求在哪里,你抓住了,就很容易成功。
最后我想講一些電商投資的機會。最簡單地講,我覺得有這四個機會。第一是流量創新。剛才說現在流量很貴,但有沒有便宜可以獲得流量的一些創新方法?我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現在有人用拼團、朋友圈自發的傳播,用戶獲取成本顯然可以更低,我先不評價這個模式最終會多成功、多好,我只是側重于講它在流量方面的創新;再比如做社群電商、社區電商也是一種,利用社群、社區自帶的積累的流量往電商引導,流量成本也會很低;還有像去年開始非常紅的一個詞“網紅”,網紅電商說到底靠的是網紅帶來的低成本,甚至免費的流量,所以,為什么他們能夠做起來,能夠發展得好,是與此有關的,它在流量創新上解決了成本更低的問題。
流量創新還有一個不算是最大,但也不錯的機會,即新生品牌的機會,或純粹是網生品牌的機會。因為很多交易性的平臺,他們是在快速發展的,這當中既有淘寶這樣老牌的平臺,也有像貝貝或是我們衍生到更寬闊的電商交易領域,如美團、餓了么等O2O平臺,這些平臺吸引了大量的流量,聚集了大量的用戶,其實在快速地發展,你依托于他們,其實你們可以快速地建立起一種新的品牌。
我隨便舉一個例子,餐飲大家都知道以前傳統開一個餐飲,開一個飯店,需要做一些什么事?你要選址,要開店面、招廚師、伙計、買菜、進貨、賣出去有一堆的事。今天來看,很多新型的餐飲品牌,他們根本不需要開傳統的店面,他們純粹在餓了么、美團和百度外賣這三大平臺上接單也可以發展得很快,這是伴隨著“流量即平臺”的發展來快速地做新生的網生品牌,這比較現實,大平臺是成王敗寇,最終成功的不會有太多,這一定是集中式的這么一個結果,但就品牌而言,這是可以“百花齊放”的,作為創業者而言,可以做新興品牌或網生的品牌,這是一個機會。
第二我自己稱之為淘寶大品類的分拆的機會,這是一個體驗的問題。淘寶發展至今,它太大了,包羅萬象,幾十億個SKU,在上面要買一個東西實在是太復雜了。但我又不想要買別的,我就想要去買一個衣服或買一個二手,我需要有一個更集中更有效的地方。淘寶第一大品類女裝,出來了美麗說、蘑菇街,母嬰出來了貝貝,淘寶將閑魚這一個二手獨立出來了。通過更進一步地優化供應商和產品品質以及鏈條,給淘寶大品類下的細分品類用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和價值,也是電商的機會。
第三個機會也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商業模式的創新。商業模式不是瞎創新,得創關鍵。做電商的人,肯定有一些很關鍵的指標是你們每天都在看,很在意的,比如轉化率、復購率、存活周轉率,這些都是關鍵的核心指標,你的商業模式能否在根本上去改善這些指標是關鍵。
中國的電商上市公司,除了淘寶、京東,最值錢的是哪一家?唯品會。唯品會的模式是特賣,特賣的模式改善了周轉速度的問題,這是特賣模式天生決定的。從這個指標上而言,它天生有這些優勢。
現在做內容的電商以及做網紅的電商,他們致力于大幅度地改善哪個指標?改善轉化率。我只是給大家起一個頭,大家可以自己去想如何找到一個更創新的商業模式,并且能夠將它運用好。
第四個機會是供給端結構化重組的機會。這在O2O的層面上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如優步、滴滴改變出行行業,airbnb改變了住宿行業。對于電商這一個狹義的領域而言,致力于改變供應鏈,比如做B2B、B2C混合的像美菜網。這事是否能夠做成,還在發展摸索中,如果能做成功的話,一定會有很大的機會。
這是我大概跟大家分享的幾點,關于人口、母嬰、關于消費升級、關于電商,謝謝大家!